从《李鸿章传》(梁启超)到《从晚清到民国》(唐德刚)到《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我能说这个过渡转接还是相当完美的吗?
《人间词话七讲》觉得自己有些大胆,因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还没拜读,却翻起来它,是不是搞错了次序了,只因为共读。
最后提到的那个“潜能”,我在想,是不是用“朦胧”来概括挺好的,纯粹是班门弄斧。叶女士说,读书要有自己的思想,想来,也不碍事。
想到这几次上课讲评诗歌鉴赏题时,默默地意识到以诗解诗,倒真是不失一个绝佳的方法。
无奈,一则,队友不是那么给力,得搜肠刮肚,摆出他们学到过的才有那么点效果,而且需要多番提示;
二来,惭愧的是,自己也没有那么深厚的诗词底蕴,有些惴惴的。充分准备,才是解决之道。
时下正火的《朗读者》的美女主持董卿不也说,“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要做好主持人,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一种是长期的,平时你在看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都会不知不觉影响你在台上的整体面貌;一种是短期的,就像老师上每一堂课前都要备课,主持人拿到节目后,就要看你能为节目做些什么。”
老实说,主持人主持节目和老师上课,还是不乏共同之处的。
阅读这些本书,深感不足,为作者之信手拈来,源头活水涓涓不息而折服。
阅读得越多,越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似乎这个不够,那个欠点,这种时候,真心期望能重回校园,回炉再造。
这种时候,博尔赫斯《沙之书》,总是会不失时机地出现。那种渴望拥有,却发现又无法掌控,越读,越觉得己之浩渺,恐惧感油然而生的感觉时时袭来,这样的体验,肯定很多人有过。
鲁迅先生曾鼓励一些青年,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唐弢《琐忆》)
这么一想,又有些释然。浅则浅矣,至少没有故弄玄虚,我不也正在慢慢补功课吗?慢慢累积,或许有一天会有很大不同。
想起近日做到的一篇阅读题《怎样做一个会读书的人》,说到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读懂,最高境界是通。
读懂只是限于被认知的某个学术理论或观点,这只是浅层意思上的理解,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认识阶段。
“通”则已超出事物本身,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了,所以“通”比“懂”进入到更高的层次。
所谓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博古通今”、“心有灵犀一点通”和“一通百通”等,就阐明了“通”字的深刻蕴意。
如何做到“通”呢?通过自己反复揣摩,不断的内省、反思、渐悟、顿悟,从而获取智慧。这个“通”的境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民国时期杨玉清先生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简简单单地做一个读书人吧。
《欢乐颂2》里学霸赵启平对曲筱绡说,等哪一天你不为什么目的而读书的时候,那你也就是一个文化人了。
最后,想引用一下《从晚清到民国》后书皮里的那段话: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运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但愿,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涓涓细流,不息不止,汇入大江大河,奔腾不息。
(此为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