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假的”写作书

收集书单的时候不仔细,知道《风格的要素》被奉为“英文写作圣经”,但好像对中文写作帮助也很大。昨天一打开目录就有点傻眼了,看上去大部分内容对中文写作基本没啥用。

挑几节有用的,摘抄下来:

看了一本“假的”写作书_第1张图片

一.写作的基本原则:

1.使用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直接、有力。

如:

我会永远记住第一次去北京的经历。

我第一次去北京的经历将永远被我记住。

2.用肯定句进行陈述

肯定句要清楚明确,避免使用枯燥乏味、犹疑不决、含糊暧昧的预言。

不论自觉与否,读者不会满足于单单告知事情否定的方面,他会想了解肯定的东西。因此,就是表达否定概念的句子也最好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不重要        微不足道

不记得        忘记

没注意       忽视

不信任       怀疑

将肯定和否定形式并列使用可构成更有力的句子结构:

如:

不为慈善,但求正义

不是不爱凯撒,只是更爱罗马

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

3.使用肯定、明确、具体的预言

语言应明确、肯定、具体,忌笼统、含糊、抽象。

如:

1.一段恼人的天气来了。

雨连着下了一周。

2.取得了应得的报酬,他看起来心满意足。

他一边把钱塞进口袋一边咧着嘴笑。

4.删掉多余的词语

生动有力的文章必须是简洁的。

就像一幅画作中不应有多余的线条,一台机器不应有多余的零件,一句之中也不用有赘词,一段之中不应有赘句。

这并不是要求作者笔下句句去除所有细节只保留主题,而是要求每个词都要起到作用。

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简洁。肯定句比否定句更简洁。

造成罗嗦拖沓的一个常见情况是用一系列句子对一个复杂的思想进行逐步说明,如果能将这些句子组合成一句表达会更加简洁有力。

要做明白、肯定的陈述。避免使用乏味、犹豫、模棱两可的语言。

5.避免使用一连串的散句

有时作者可能会把句子写得太紧凑、太沉重,偶尔使用松散句子可以避免文体过于正式,同时给读者放松的机会。因而,松散的句子常见于笔调轻松、自然的文章中。但是如果此类句子出现过多就成为问题了。

如果作者发现自己写了一连串松散的句子,则应考虑重写一部分以避免单调无趣,将部分句子换成简单句、由分号连接的两个分句、由两个分号组成的掉尾句或三个分句组成的松散句或掉尾句——具体选择以更好的表达思想为准。

6.将需要强调的词放在句末

通常将最想强调的词或词语放在句尾最为合适。

掉尾句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突出了主句。

另外一个有强调作用的位置是句首,主语外的任何成分置于聚首时都会得到强调。


二.写作格式注意事项

1.口语体

如果你需要使用口语或俚语或词组,请直接使用;无需将其放在括号中,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不然会显得装腔作势,好似你要领读者进入高雅的上流社会一般。

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感叹号

不要用感叹号强调一个普通的陈述句。

这是场精彩的演出!

多棒的一场演出啊!

标题末尾不加句号,如有必要可使用问号或感叹号。

3.圆括号

如果一个句子中有括在圆括号中的成分,应在后圆括号之后加标点,加标点的方式同没有插入圆括号时一样。括号里的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标点,句子末尾的句号应省略,而问号和感叹号则应保留。

如:

我昨天去了她家(第三次去见她),但她已经离开镇子了。

他声称(我们为什么要怀疑他的信念呢?)他现在已胜券在握。

4.引文

作为文献证据的正式引文由冒号引导,并放在引号内。

在语法上起同位语作用的引文或做动词的直接宾语的引文前,通常要加逗号,并将引文放在引号内。

如:

马克吐温说,“名著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读过,却没人愿意去读的作品。”

当引文后有限定性词语时,逗号应放在引号内。

如:

“我不能参加,”他说。

一行以上的引文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需要在排版上区别于行文。除非引文原文中出现了引号。否则引文中一律不加引号。

谚语及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字不需要加引号。

如:

这是考验人们的灵魂的时代。


做完笔记,发现收获其实还不小,正所谓开卷有益吧。

财新传媒主编,原《财经》杂志创始人王烁说,“关于写作只读一本书的话,我推荐斯蒂芬平克的《风格的感觉》。”此书尚在寻觅中,找到的朋友可以告知我一声,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了一本“假的”写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