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我国传统启蒙书籍《三字经》对苏洵的描述,苏洵成为读书人大器晚成的典范。

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_第1张图片

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四川眉山人。虽然他写给欧阳修的书信中自称“布衣居穷”,但实质上在当地属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苏序乐善好施,他的两位兄长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外出做官。苏洵没有家庭之累,又无意于科举考试,喜欢任侠与壮游。19岁时娶程氏,结婚数年没有子嗣,使他更加放形山川名胜,游历寺庙道观,喜与高僧道长交接。直到二十七岁那年,大哥苏澹病故,面对日渐衰弱的老父,加上有了孩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家庭重担,开始发愤读书。

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_第2张图片

开始,苏洵也想走他两位兄长的老路,学习应试时文,为科考准备。他辞谢了素常往来的少年友好,闭门读书作文。通过两年的努力,他考进士不中,考茂才异等又不中。他认真思索,叹息道:“此不足吾学也。”把自己为应试而作的几百篇文章全部烧掉,决意不走科举之路。他专攻《论语》、《孟子》、韩子(韩愈)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同时遍观百家之文,兀然端坐,潜心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先后进入四层境界:开始接触这些文章讲述的道理时感到很敬畏;接着揣摩这些文章的表述方法觉得很惊讶;后来感到豁然开朗,觉得文章就应该这样写法。最后,感到自己要说的话越来越多了,到了不能抑制的程度,于是下笔成文。这样苦学了七、八年,到嘉祜二年(1056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把自己的文章呈献给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阅后大加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竭力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这一年,苏洵已经是四十八岁了。第二年,他的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及第,轰动京师。第三年,经欧阳修推荐,朝廷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不改不走科举之路的初衷,上书以有病推托,不肯应诏。到了嘉祜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任省校书郎,这才走上了仕途,这一年他已经52岁了。

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_第3张图片

苏洵不仅自己发愤读书,他还非常注意孩子的教育,他不仅是两个儿子的慈父,也是他们的不可多得的老师。苏洵的文章引物托喻,析理精微,论说有破有立,词锋犀利,文风纵横恣肆、酣畅明快,对两个儿子的影响非常深刻。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不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三篇《六国论》,洵文为第一。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观,以拓宽眼界,提升气质。苏洵在为两个儿子命名上,根据各人的气质和他的愿望,分别命名为“轼”、“辙”,希望苏轼能有所作为,希望苏辙能免于祸患,确实很有远见。从实践看,苏洵的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苏轼、苏辙不仅同榜及第,而且与他一同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_第4张图片

白发毋悔读书迟,关键在于能发奋。我们要打破成见,在学习型社会里,既要重视起跑线上的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继续教育,大力提倡和推进终生学习。苏轼、苏辙少年早成固然令人羡慕,苏洵式的大器晚成也很值得今人借鉴。(文/韩立坚)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27岁读书,52岁入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堪称大器晚成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