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一段我写的话:
从前,有一种米叫紫米,他上千年都生活在一个神奇的地方——云南墨江克曼村,那里有梯田,还是有胶泥特质的梯田。每天,他在北回归线上与太阳舞蹈,养育了一代代哈尼族人。有一天,他想走出这座小县城,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健康食材,他想将这一份健康带给大家。正因为如此,他重新包装、定位,为自己代言,正因为如此,他狠下心离开终日相伴的鸟儿、阿墨江,终于,他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广大朋友带来丰富的花青素,也给所有有爱的家庭带来了欢乐。
这段话是我根据书中所讲的销售话术之一——故事话术编写的。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欢迎自觉脑补:从前,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言归正传,我把本书做了一个梳理;总结出几个知识点,也是本书的脉络:
1、新的销售概念;2、新型销售的三大素质:内外和谐+情绪浮力+头脑清晰;3、销售实践:6大话术+即兴发挥+服务心态。
第一部分:全新的销售概念
我想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生活当中,谁是销售?你的脑海里可能浮现出一下人物:隔壁家卖菜的老王,前阵子卖房中介小哥小李,路边偶遇卖保险大叔老张?如果你这样想,估计你就跟我一样,对销售的认识只停留在职业层面。
销售,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根据本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定义:打动别人,也是销售。人们每一个小时就有24分钟用来打动别人,所以说“销售”在今天,已不再是过去个别人的职业。在当今时代,“销售”成为一种人人必备的能力。试想一下,我们去面试,是不是试图打动面试官,获得满意的薪酬?我们身边很多人业余时间做微商,是不是也在努力让你购买他们的产品?工作的时候,做一份出色的PPT跟客户交流,是不是想过通过这份PPT影响客户的决策?以上这些,都是平克所说的销售——说服、影响他人。
也许你会问:这样是不是越来越多人从事销售行业。平克告诉你:是的,并且有三个因素,造就了这一重要趋势。
第一,创业人员越来越多。创业人员最开始必须成为一名销售人员,才能拿到订单,存活下来。这个现象得益于现在社会越来越自由,需求多样化,大公司无法覆盖的需求给了更多人机会,于是有了更多利基市场,长尾效应更加明显。这一点我深刻感受到。之前曾经待过两家创业型公司,那时老板最头疼的事情便是如何说服大客户购买。
第二,弹性——公司对员工技能提出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从层级式转入了扁平式。人们工作内容更具有跨界性质,具有多样化性质,同时现在商业环境变化太快,需要一种特别技能——打动他人的能力。
第三,尤其是服务领域,如教育和医疗。这些领域是以打动他人为核心,他们要服务,要鼓励人们去做一些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这一部分最精彩的是“买家谨慎”与“卖家谨慎”。这两个概念其实更换成我们的语言会更明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往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卖方投机取巧,欺骗消费者的事情屡有发生。但如今,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更新迭代快,也更透明,所以人们可以通过百度、第三方比价平台货比三家,卖方不再享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所以,平克认为:卖家不再垄断信息,而是澄清信息,从“买方谨慎”演变成“卖方谨慎”。这样就要求卖方把服务做到最好,把买方想要了解清楚的情况提前告知,才可能真正赢得客户的好感。
个人看法:我觉得未来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罢,信息对等的情况下,诚信才是最重要的,诚信才能走的更远。
第二部分:全新销售的三大素质
一、内外和谐
概念解释:顾名思义,就是具备跟他人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
要想达到内外和谐,平克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像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做法。我以前看过一个职场案例,说的是一名秘书看到经理对另一名秘书说咖啡太甜,轮到她值班时,她用几个小纸杯分别调制了几种不同口味、不同纯度的咖啡,让总经理去挑选。这就是典型的换位思考,站在经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还有一个昨天刚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一对恋人乘坐一辆巴士进入山区,只有他们在中途下车。结果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行驶途中,一块大石从高处坠下并将巴士压得粉碎。所有乘客无一生还。那对恋人看到这件事说:“如果我们都在那辆巴士上就好了!”如果换作一般人可能会说:“还好我们刚好下车了!”您认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
没错,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而不仅仅是同情心。答案是:如果他们都留在车上没有下车,那辆巴士将会因他们没有下车而赶在大石坠下前驶过出事地点!
换位思考,带来的结果只有两个:职场和生活上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者生意上取得双赢。
要想达到内外和谐,需要做到3个原则:
第一个是假装自己不是手握权力的人。我自己总结一下,叫做放低姿态,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加林斯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权力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更不可能换位思考,根据他人的建议和立场调整,权力与换位思考呈反向关系。
第二个是多用心,更要多用脑,我觉得作者这样表达不易理解,干脆叫:察言观色。观察他人的关系网络,随时调整自己的风格。平克提到这是一种社交测绘能力,实际上是对人关系和环境的评估能力,在社交场合里,我们不妨后发制人,先观察了解清楚情况,而后再与人进行交流。
第三个是策略性模仿。谈判中有意识地根据对方做动作,比方说对方喝水,你也喝水,模仿他的行为举止,事实证明双方达成满意的概率更高。平克还延伸了跟模仿类似的一个动作:触摸。在法国的一项街头实验:收集陌生人的请愿签名,大约55%的人照做,而调查人员碰触陌生人手臂,这个比例达到81%。
二、情绪浮力
概念解释:是指在事前、事中、事后所表现的出的乐观、坚持、复原、积极、热情的情绪表现能力。
情绪浮力由三大要素构成。
第一个要素:事前不要自我鼓励,而是自我问答。
我的联想:以前写作时,老师会教我们多使用疑问句式,尤其是设问和反问句,一方面是吸引人们注意,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就是平克说的那样:有可能激发人们思考达成目标的自发或内在原因。人在反问和设问中多一点思考,折旧增加了成交的可能性。
第二个要素:事中,找到积极与消极情绪的魔力比值。
本书跟很多销售书讲得不一样,积极情绪并非要满格充电,而是认为积极与消极应当达到一种平衡,即3:1。这个比例并非一个凭空捏造的数据,而是根据北卡教授和巴西社会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和实验测试发现的,实际上这个数字是2.9013:1。积极就像浮力一样,让你飘飘然,而消极则像重力一般,给予你打击。两者有机结合,让你勇敢面对现实,谨慎乐观。
在书中后面的延伸拓展里,我觉得“列举并拥抱”策略有助于缓解消极情绪,这一策略就是:数一数在某一时间段内遇到的拒绝,然后尝试赞美他们,换个角度去看。
第三个要素:事后,拒绝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
其实,这一因素跟上面一个因素接近,是给销售注入更多正能量,更多积极的想法,把拒绝看成一种外部因素,而不是内部的个人因素。此外,人之所以害怕失败,是因为未知的不可预测性。当我们把拒绝的可能性提前想好,比方说提前发一封信给自己,那么结果不再可怕,而我们在事中会表现得更好。我以前就试过演讲前心里模拟无数失败的场面,做好应对措施。实际上,是我想多了,但有助于在演讲时调整紧张的情绪。我将它当作情绪管理的手段,还是蛮有成效的。
三、头脑清晰
概念:具备帮助他人以更准确的全新方式看清所处位置,帮助他们找到意识不到的问题的能力。
就像第一部分所述,目前社会信息越来越多,买卖双方信息对等,选择太多,很多人反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头脑清晰的前提就是确定问题。我认为未来的商业社会:提问和筛选是未来企业有价值的方向(个人看法,欢迎探讨)。信息筛选先不说,本书内容重点说提问。因为:打动别人,帮助他人寻找问题变得更重要。前几年对美国商业团体提供一份能力清单调查,评选最重要的能力,结果“确定问题”排名第一,而“解决问题”仅位列第八。
商业联想:分答APP。这个应用里,提出问题可以赚钱,而回答问题虽然赚更多,但是明星效应为主,而提出问题,谁都可以。
平克在本章拓展提到如何更好地提出问题:
1、生成问题,把所有陈述句改成疑问句;2、完善问题,对问题归类;3、对问题排序,从中选择出三个最重要问题。
头脑要清晰,平克告诉我们要用对比!对比!对比!让我想起《定位》里面的对比定位。很多定位方法都是要寻找准确的竞品。最经典的莫过于当年的王老吉凉茶,对比的是饮料,始终定位于大众化饮品而不是可食用性药品。接下来平克提出了五大清晰对比法则,个人认为总结得很精彩。
1、少即是多。选择太多,用户反而无从适应,甚至放弃从你这里选择。现在已经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选择本身就太多,我们应当帮助用户减少选择,筛选最佳。为什么MUJI深得大众喜爱,就是因为简单简洁。我们只需要给用户界定范围,选择一个对比项就够了。
2、用户体验。近几年来,O2O盛行,营销学上多了一个“用户体验”名词,实际上就是要让用户参与到整个事情中,成为整个过程的一份子,体验能够增加用户的满足感,也更能说服客户购买。
3、标签效应。给人一个标签行为,有助于用户比较产品时给自己设定一个框架。前段时间有个柏拉图性格标签很好,吸引了用户下载,不正好印证了标签的力量吗?
4、微量负面效应。这里的负面信息是有界限的,负面信息是轻微的,并且与正面信息吻合,而不是自相矛盾。
5、潜力比实力重要。销售时,不要一味强调过去取得的成绩,还要强调自己未来希望未来达到什么成就。这一理论平克用了facebook两段广告点击率进行对比,同一个演员,一个强调“他是新一代巨星”,另一个强调“他有望成为新一代巨星”。结果后一个点击率更高。
第三部分:销售实践:6大话术+即兴发挥+服务心态。
第一部分讲述概念,全新销售是什么;第二部分就是阐述销售素质;最后一部分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最后一部分有关销售实践技巧,平克提及了6大话术、即兴发挥和服务。展现6大话术前,有一个做法需要我们去做。
销售开场:不是立刻打动人,而是吸引对方主动参与。这里面的逻辑线应该这么勾勒:
抛出有吸引力的话题——展开对话吸引对方参与——双方达成结果
6大话术
1、一词话术
把观点浓缩成一个词语,反复强调和宣传。
我的联想:定位理论。品牌进入用户的心智经常都是需要找到一个打动用户的词语。我提几个词语,大家肯定自然而然想到某个品牌,“搜索”、“怕上火”、“防脱发”、“聊天”、“PPT”。其实,广告文案也是一种销售,他们经常浓缩成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让某个词语进入用户的心智,跟企业品牌产生正面联想。
2、提问话术
之前已经在中篇提过,我们要多用问句形式。这里平克对比了陈述和提问句式对于用户的作用:我们做出陈述,你只能被动接收,而我提出问题,你会被迫有所反应。
平克说的对,问句很奇妙,让被问者(用户)进行思考,促使他们寻找理由支持或反对,而人们一旦找到理由相信一件事,其信念更加强烈,这样就会采取行动购买你的产品。
3、押韵话术
这部分很好理解,说话带押韵,记忆更深刻。
中国古诗流传至今,朗朗上口,押韵水平比外国人不知道强多少,大家还很喜欢吟诗作对,这就是例证。比方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本曲已被葛优征用了,想想就知道多牛逼),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主题话术
更准确说,是标题话术。平克向我们展示了三大卓有成效的因素:实用性;好奇心;具体。
作为标题党的拥护者,我也认为要吸引客户,文字必须要下功夫。实用性和好奇心都很好理解,“具体”这一因素我还是举个例子,有助于我们理解:标题为“这些中药包你治百病”,这里面实用性和引发好奇,是做到了,“具体”如何体现,改成这样:8种你熟悉的中药治百病。如何?欢迎私下讨论。
5、微博话术
这部分就是说要像写微博一样不要超过140个字,即“精炼”。
6、故事话术
在读书笔记开篇我已经用到了。这个话术方式源自于皮克斯电影讲故事的方法。具体如下:
从前, 。每天, 。有一天, 。正因为如此, 。正因为如此, 。终于, 。
平克在后面的拓展资料提到几个小细节,很值得学习,我摘抄下来分享:
1、为你的销售增加动人的可视元素,即图片或视频;
2、遵循PPT演讲的20×20原则,就是20张PPT,每张讲述20秒,用适合的文字和图像完成自己的销售话术;
3、竞争激烈的销售陈述中,如果你是市场领导者应该第一个陈述,如果你是挑战者应该最后一个压轴;
4、单位精确度高的数字比精确度低的更可信,比如说电池寿命长达2小时,如果用长达123分钟更可信;
即兴发挥
要想很好地即兴发挥,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听取对方建议:以“内外和谐”为关键,让我们自己的观点寄居在他人的观点当中。同时聆听时不要打断对方说话。
多说“是啊,而且”。我们习惯说“是啊,但是”,两者只差两个字,带给人的情感冲击确是千差万别。举个例子说,朋友说这个蛋糕很好吃,你想表示赞同又要劝他少吃点并且喝杯茶,可以这么说:“是啊,但是蛋糕吃多会腻,不如喝杯茶解解腻”,还可以这么说:“是啊,而且觉得太腻的话,可以来喝点茶解解腻”。后面这个句式让对话不再呈现沮丧的下降螺旋,打开了更多可能性,而前者让听者多少有点无奈。
合作双赢,让你的搭档颜面有光。这部分主张:谈判目的不应当让对方有所损失,而是尽可能帮助对方赢,双方互惠互利(《影响力》这本书有一项原则也有所提及,这本书也强烈推荐)。这部分主张:永不争论,赢了论点,就是丢了买卖。
服务
全新销售,实际上更加重视“服务”的概念。里面提到一个医疗服务案例:以色列医生做了一次实验,安排300多人拍CT,让一组CT医生参与查看,CT医生查看扫描结果时,附上患者照片,实验结果显示医生看得更仔细,偶然发现了患者一些跟原病情不相关的其他病变。3个月后,这一批医生看回上次的CT片,但是没有附上患者照片,结果错过了80%曾经偶然发现的其他病变。这个实验说明,如果能够识别出服务的具体对象,我们会更加用心,服务更为周到。同时:突出意义,是一种最有利、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打动他人的方法。
本书读书笔记已经完成。最后引用平克的一句话收尾:打动他人最明智、最道德的办法,就是怀着谦卑之心和感激之情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