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能力!

“还不如去卖肉夹馍。”

“嗯?”

“卖肉夹馍都比干现在的赚钱。”

“这个,额,好像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就有文化......”

“这个.......”

“看到我父母这么辛苦,我却无能为力,只觉得赚钱让他们更轻松。”

于是,我没有反驳了。

但这段和朋友的对话,又验证了一个又一个想法,也是很多人深陷其中的思考困境。


                          读书,为了什么。

这里的读书,含义很广。可以说是学习知识,可以说是为了获得文凭,也可以说是做所谓的学术研究。你能想到的,我觉得都可以包括。

为了飞黄腾达,为了赚钱养家,为了实现梦想,等等。每一种目的都很正常,并且我认为并不冲突。谁说读书人不能想着赚钱,谁说赚钱就俗不可耐。但是,读书,意味着什么呢,它带给你的改变是什么呢。

最近微博上看了两个视频。

第一个是张雪峰老师在《演说家》里面的演讲,针对考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公司说不看学历,但是世界五百强公司并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残忍却无法避免的事实。考研,或者说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有时真的可能是最便捷的路。每一代人都在努力的改变命运,想要比上一辈更好。却又多少人依旧在原地踏步。

第二个视频是一档综艺节目,一HR就985之类的名校学生表现抨击了一下前来应聘的某学生。她讲话很刻薄,或许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核心是,当你读到某个境界,当你身处某个地位,你应该有着相应的能力。你说985可以代表名校,博士可以代表最高学历,但最应该代表的是相应的思考能力和处事能力。所以市场,名企等等看重的是这些标签背后的含义。当然,你也可以手握一手好牌,却把它打烂。

公众号文汇教育近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研究生毕业收入不如卖麻辣烫的,这样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么?》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的小日子,这是令人开心的。这背后有他的努力和头脑,但一个人却仍在纠结卖麻辣烫的赚的比自己多,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会有人说,现实打败了梦想。

现实是什么,无车无房无对象?

梦想是什么,行业领头人?叱咤风云的金领?还是守得一家幸福安康?

真正打败梦想的永远是你自己。不要什么都怪现实,现实不背这个锅。现实只是给你上了一课让你更加清楚认识自己。学生时代学的政治忘了么,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大现实你无能为力,自己的现状是自己造成的。

都彷徨过,怀疑过。

王桑出国留学三年,旁边人似乎已经进入人生正常轨道,结婚,买房,还贷,生子。我们还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问过王桑,你说那些以后,包括你在内的,想留高校的,都是出于什么想法。为了社会地位?还是真的为了学术研究。可是现在的中国高校,以论文为标杆,每年产生多少的论文。到底论文的意义在哪里,转变为实际生产力么?可是,又屈指可数。很矛盾的命题,我们两个小年轻真的探讨不出来。面对周围朋友的状况,我们也是亚历山大的,王桑更是,他努力的想让这三年的一切都有意义。我也坚信,因为能力是不断提高的,梦想是自己实现的,路是自己走的。

我跟王桑说,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虽然三年后,我们才会重复现在朋友的这几年,但出国除了给自己镀金,但更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人脉,丰富自己思维。这才是受益终身的。

在那哀叹命运不公的,是能力配不上梦想,而又不愿改变的。

好像扯了很多自己的事。有些想法可能片面了,毕竟自己经历的太少,也只能随心所想,写下这些支离破碎的观点。

学历?能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生家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还是回到那段对话,想说的第二个想法是,一个家庭和一段生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会在成年以后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三观,为人处事等等。

比如,我的家庭,父母体制内,安逸是一辈子的追求,小时候不觉得,大学也没啥感觉,大家也不会讨论钱啊啥的,进入社会了,你就发现不一样了,不同生活背景的想法不同了,当然,我追求稳定的倾向开始很明显了。

那段对话的朋友,父母早年来魔都打拼,成果累累,但辛苦是一定的,所以朋友才会要用金钱消除这种辛苦,尤其在自己还背负房贷的情况。

我没有说什么样的家庭好和不好,只是说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它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处事,从而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享受着和他们的接触,让我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世界。

生活就是这么奇妙,有时让我们开心,有时又欲哭无泪。但是,这正是令人兴奋的地方。

我们会变得更加成熟,也有可能世故。

但知世故而不世俗,才是最大的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