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是一种非金属。硒是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

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

硒植物活性硒是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是人类和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中国自主研发的硒比国外的硒更适合中国人吸收。

硒的康养意义

①. 硒有抗癌作用。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②. 硒有抗氧化作用。硒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如果人体缺少了硒就会“不再年轻”, 会导致未老先衰;

③. 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④. 硒有抵抗有害重金属的作用。缺硒易引发铅、砷、镉等重金属中毒症状。

⑤. 硒能够调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缺硒能引发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

⑥. 硒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的功能。缺硒能引发蛋白质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染色体损害等。

⑦. 硒能够增强生殖功能。缺硒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

硒元素是精浆中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份,当精液中硒含量减低时,这个酶的活性降低,不能抑制精子细胞膜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精子损伤,死精增多,活力下降。

所以,男性更需要补硒,因为供给体内的硒大部分集中在生殖器官中,并可与精液一起排出体外。特别是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居民,生活在贫硒地区的居民,更需要补充硒。

⑧. 硒是肌肉的功能的重要成分,缺硒会使骨骼肌萎缩和呈灰白色条纹,发生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致密性变化,脂质增多,钙质沉积,导致疾病发生。


由于人体内硒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

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症状。

正常来说,每人每日的总需要量,中国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25微克以上有保健作用;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50微克或75微克以上。由于中国72%的土壤中缺硒,在天然食品中,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大米、玉米等谷类作物硒含量均低于40 μg/kg,国人日常的硒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0 μg的最低摄入量,日硒摄入量只有30~45 μg,低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而富硒大米、100微克(富硒玉米粉)、动物内脏、鱼类、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含硒元素都比较高,缺硒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食物。

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

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 的县只有1/3,即中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 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

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 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而中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mg/kg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mg/kg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表现在硒摄入量严重不足。

中国居民普遍习惯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中国粮食主要种植地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均为低硒地区,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从而造成全国性缺硒。

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

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 的县只有1/3,即中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 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

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 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而中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mg/kg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mg/kg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表现在硒摄入量严重不足。

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

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 的县只有1/3,即中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 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

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 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而中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mg/kg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mg/kg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表现在硒摄入量严重不足。

中国居民普遍习惯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中国粮食主要种植地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均为低硒地区,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从而造成全国性缺硒。

健康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硒是强免疫调节剂,人体中几乎每一种免疫细胞中都含有硒,补硒可增强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整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对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无疑是增加了一道抗感染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的坚固防线。

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硒的功用

硒的功用比较宽泛,但其原理主要是两个:

第一、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

第二、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降低毒物毒性作用。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原称“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美国亚利圣那大学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13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硒200 μg,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总发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肠癌下降58%,前列腺癌下降63%。

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风险"和"硒可在人体内产生抗癌变作用"。

在中国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课书(九年级下册96页)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262页),"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 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

食物来源

根据2000年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明确提出:18岁以上者硒元素推荐摄入量为50微克/天,适宜摄入量为10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天。[7]

含硒的食物有:内脏和海产品0.4-1.5mg/kg;瘦肉0.1-0.4mg/kg;谷物0.01-0.04mg/kg;奶制品0.1-0.3mg/kg;水果蔬菜0.1mg/kg。

此外还有无机硒即亚硒酸钠,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已禁用。酵母硒、麦芽硒、纳米硒(啤酒酵母+亚硒酸钠)人体吸收和代谢率低。人体吸收率仅40%-60%,且剩余为无机硒残留。

备受青睐的为天然有机植物活性硒,如100微克植物活性硒(富硒玉米粉),从富硒技术改良的土壤中吸收硒元素的纯粮食品,经过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生物转化作用,在体内以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人体吸收率达99%以上,既满足了人体硒元素需要,又解决了硒的吸收和代谢率偏低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