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中国医生荒是一个伪命题

最近几天,各个医生的朋友圈疯狂地转发了一篇世界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道:中国10年470万医学生毕业,但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文章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10年来医学生的流失率很高。

最近几年来,媒体中不断报道,某地出现儿科医生荒,某医院出现影像医生大批跳槽,全国麻醉医生缺口30万,还有精神科医生荒……

一边是伤医案不断,一边是医生荒盛行,似乎两者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其实,医生究竟荒不荒呢?我们来看一下网上的资料,2015年的资料显示,全国在职医生的总人数为282万人。2014年约有70万人参考了执业医师考试(执业医师37.7万人,助理执业医师36.3万人),执业医师的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为85%,综合笔试通过率为62%,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应该有约22万人通过;助理执业医师的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为67%,综合笔试通过率为3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有约12万人通过,两者相加应该有30多万人通过资格考试。

2016年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的人数近50万人,按照2014年的情况推算,通过人数应该在20万人左右,那么,这些取得了执业医师执照的人补充进来,是可以解决医生退休后,医生减员问题的,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医生荒呢?这就需要探究其原因了。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据笔者了解,大城市、大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进人基本都要求硕士和博士了,许多医院连硕士都不要了,本科生在省会城市和三甲医院很难立足,医院具有绝对的选择权。据传,有的地方进公立医院打点相关人员的好处费,已经达到了6位数了,而且还很难进。这是缺医生吗?显然不是的,如果缺医生,你还能挑三拣四的?看来,在这些医院进人是一个买方市场,说明在大城市根本就不缺医生。

相反,在一些小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则招不到医生,就是招进来了,也留不住人,稍有本事的医生就会跳槽,在这些医院啼血人才完全就是一个卖方市场,求职者可以拥有充分选择权。两者相比,是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们再看一下专业方面,像外科、肿瘤科、妇产科等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很少出现医生短缺的,这是因为这些专业的医生培养周期比较长,同时收入也比较高,可以稳住“军心”;而像影像科室这些风险不大的热门专业,因为外面容易找工作,则出现跳槽热。像儿科、麻醉这些风险大,赚钱少的专业,人才的流失就更为严重。

面对医疗界的这种状况,让我想起了房屋装修的经历:在2000年,我装修房子的时候,一个装修工人每天的工钱是40-50元,那么,10年后,我再装修房屋时,装修工人的人工费就涨到300-400元一天,涨幅惊人,但我们仔细一想,300-400元一天的人工费并不高,装修这个活又脏、又累、对身体又有害,现在的80,90后,几乎没有人愿意做这些事情了。因为没有人做,但市场有需求,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只有用价格的杠杆来调节,这就导致了人工的价格上涨。涨到多少?还是市场说了算,一直涨到有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的地步,才是合适的,这就是市场的规律,这就是人的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医生荒是一个伪命题,一方面病人人满为患,一方面闹医生荒,这不符合市场规律,中间缺乏什么?缺乏市场调节。有病人就应该有医生,没有医生,就说明医生的待遇不够,需要市场来调节。如果像装修工人那样按照市场规律调节,何愁没有医生?!

同样在同一个医院,为什么有的专业“荒”,有的专业就不“荒”呢?原因还是待遇和风险问题。

既然医疗走市场化的道路,就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办事,医生的荒与不荒,应该由市场来调节,提高医生的收入,让医生认为他的付出与收入是符合的,医生就自然不荒了,医生荒也就自然就消失了。

但实际上,医疗是关系到百姓的健康问题,这就决定了医疗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必须走公益化的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需要政府公平地配置医疗资源,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去,合理分流病人。但我们不能“鼓”而不“励”,要有政策能够吸引医务人员自愿到基层去,能够促使病人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这些都是我们管理部门应该花大力气加以引导的。

那么,提高医生的收入,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是最合适的,但我国的国情告诉我们,医疗必须走公益化的道路,既然如此,这个“羊毛”就不能出在“羊”身上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同时,我们要加大医院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实际的考核机制,降低药占比,避免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对于儿科等收入少,风险大的科室,应该给予政策扶植,杜绝医生的收入与药费和检查费挂钩,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让医生能够获得体面的收入,这样才能避免医生的流失。

因此,我们认为,医生荒是一个伪命题,只要待遇起来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说中国医生荒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