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国平(一)

周国平,初知他的名字源自人教版语文书中有一篇他的文章,题目是《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当我和学生一起学完这篇课文的时候,竟然喜欢上了他的文章,他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记得似乎在《读者》上读过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耄耋,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认识周国平(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天下班路过三味书城,在门口转角处一旧书摊上发现了他的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两本书共计25元,价格远远低于书上标的价钱,算是捡漏吧。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迫不及待的捧卷读来,“许多东西,今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偶尔真诚一下,进入了真诚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诚感动。”……诸如此类的句子(姑且称作经典语录,其实本身就是)在字里行间到处皆是,如此清丽的文笔,如此睿智的见解,如此柔情的侠骨!真的,对他有些肃然起敬了。公交车上浓烈的汗味、拥挤的乘客、轰轰的车鸣,似乎都不那么让人在意了,有时候,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一俗人,横竖有点小矫情,尤其是现今社会,满目充斥着物欲和功利,能够摒弃穿越、玄幻、情色小说的人有几何?趣味盎然读几米,读周公的又有几何?

认识周国平(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何为阅读,个人认为,给人以心里踏实,自在、美感的读书就是有价值的阅读,东坡居士因月色入户,睡意殆失,欣然邀好友张怀民步入庭院,看到庭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叹曰: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苏子喜月,赏月之雅兴,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种有价值的“阅读”。

周国平的文章尚未读完,肯定是一次有价值的阅读,当然,以上文字只是一个很肤浅很表面的认识,权当是管窥而已,等读完他的作品,可能尚有点发言权吧。

今天特地挑选了几幅美图,摘录他的精句,插入音乐名曲《沉思》,有文、有画、有乐,感觉是不是有点小清新的味道了。

认识周国平(一)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追求(周国平)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幼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

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认识周国平(一)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周国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