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三》第六章:获得掌控-组织整理读书笔记

【要点梳理】

1.“有条理”意味着所有事物各就各位,放在合适的地方。

2.意义先于条理:在分类之前首先想想这些东西是否有用,是否有必要留存下来,确定有用再进行整理、分类。

3.处理日常琐事的复杂系统:GTD模型。

4.组织整理的类别:

(一)结果

(1)宗旨:把自己的使命宣言(人生目标)贴在墙上,记在笔记本里,保存在电脑手机上。

(2)原则: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

(3)愿景:列清单,制作梦想板

(4)长期/短期目标:日历+滴答清单。

(5)关注层面:列出生活工作诸多事务清单,定期查看。

(6)项目:每周回顾一次。

(7)你期待别人完成的结果:需要别人协助或参与,或需要别人来完成

(二)行动

(1)日程表:预约、已经确定日期的活动、当天需要或者想看到的信息(具体到某一天甚至某一时刻)

(2)越快完成越好的行动,按情境分成:电话清单,电脑清单,办公室清单,家清单,任何地方清单,外出事宜清单,议事日程清单,阅读/回顾清单,等待清单

(三)酝酿

(1)需要定期总结的事项→将来/也许清单

(2)表上记录的以后要做的事情。不必马上去执行,再多考虑一下,或者将来有时间再做。

(四)辅助资料

包括全部的项目规划和具体事宜,涵盖所有可能相关的材料,根据主题话题或项目进行分类。

(五)参考资料

(六)垃圾

与目标不相关,不重要,没有用处,没有意义的事

【方法与践行】

1.行动前“三问”: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做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要不要做?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2.先明确意义,再分类。首先舍弃对自己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首先断舍离。不要试图期待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上,做到“高能要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搞定三》第六章:获得掌控-组织整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