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

对错_第1张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最近到了某一个“叛逆”期,开始质疑我对他的一些要求,开始会和别人比较了。

看电视有二十分钟时,我告诉他眼睛需要休息了。他就会说:为什么我们班的XX小朋友可以连着看三集?

我告诉他:别的小朋友这样连着看几集,眼睛会近视的,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

吃糖的时候,我告诉他只可以吃一颗,他会问为什么姐姐可以想吃几颗吃几颗?

我告诉他:姐姐是女生,你是男生,女生可以随性一点,男生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

有时候在马路上手里有垃圾了但附近没有垃圾桶,我会让他一直把垃圾拿着直到扔进垃圾桶,他也会疑惑:你看前面的那个人他为什么随手就丢在地上了,我却要一直拿着呢?

我告诉他:那个人这样不文明,丢在马路上面,清洁工会扫的很辛苦。

昨天两个孩子在一块儿玩儿铁锹,我觉得危险,让他不要玩儿了,他没玩儿了,可是看见姐姐还在玩儿,又问我,为什么姐姐还可以玩儿?

我说:姐姐玩会有小姨批评她,你继续玩儿妈妈就会批评你。

等了一会儿,他看见小姨并没有批评姐姐,又质问我:你不是说小姨会批评姐姐吗?为什么姐姐没有受到批评?

我忽然语塞,意识到我这样的解释恐怕没办法让他心服口服,有时候表面迫于我的“淫威”会照做了,心里也会不平衡。

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每当他质疑:“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做,我却不可以?或者为什么别人可以不做我却一定要做?”的时候,我会先问他:“你觉得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生活上的习惯)?是对的还是错的(原则上的问题)?”一般会他给出的答案会和我心里预想的一致(毕竟是非观是我从小灌输的)。

我继续引导:我们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这样做了是好的,是对的,所以我们去做;我们不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这样做是不好的,是错的,所以我们才不去做。一般情况下,再就着当时的事情给他讲明是怎样好或不好,这样他就不会带着怨气“执行”我的要求,心里也平衡了。

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也会这样,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该不该做,而是参考别人的做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我们经常因为外在的东西动摇我们的本心,名利的诱惑、别人的闲言碎语、自己的虚荣心......

这个世间,有的事情有明确的法律准则去约束,有些事情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靠自身的道德去约束。

我记得《杜拉拉升职记》里面有一段话:“如果你知道你做的某件事情,明天要合法地见报,你会因此感到不安,那么这件事情是‘不道德’的;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情,你的母亲知道了会感到羞耻,那这件事情就是‘不道德’的。”

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那么麻烦,大道至简,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去芜存菁,得到一个标准:做一件事情、做一个决定有些纠结的时候,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我这样做是对的吗?如果是对的,就大胆去做,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