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书笔记

《荒原狼》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出版时间:1927 年

年代:一战结束后,二战开始之前

作者:赫尔曼·黑塞 (1877-1962,德裔,后放弃德国国籍)

成就:一九四六年 诺贝尔文学奖

仅从篇幅来看,《荒原狼》比一本宣传用的小册子还薄点。现在的展览宣传册都比这个印的厚些。单纯从内容来说,《荒原狼》也算不上是一本小说。书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版者序;第二部分是哈里·哈勒尔自传。在哈里·哈勒尔自传的前半部分,还包含了一篇文章,题名为《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出版者序使用第三人称,向读者(也就是我们)介绍作者(其实就是他自己)从旁观察荒原狼得出的种种结论等等。自传的前半部分,尤其是那篇论文,挑战读者的神经和耐性(真的)。作者一边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剖析,一边将自己身处牢笼,身边都是令人窒息的空气这种氛围描写地淋漓尽致。读者已经确实觉得活着对于荒原狼哈里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折磨,能继续活着则需付出莫大的努力,真的还不如死了痛快,据说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是这样想的。篇幅进行到这里,在故事的现实中,我们能够知道哈里似乎是一个文化名人,他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有所保证,但是他依旧和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这时,哈里在街上偶遇熟人,一名教授,他答应了对方的邀约(虽然体内的狼性在嘲笑他)。在拜访的时候,因为发表了和对方相左的观点,而对方原来自然一直不知道哈里的真实想法。这件事情之后,哈里痛苦万分,来到一间酒馆,结识了重要的人物,一名极富魅力的女郎:赫尔米娜。赫尔米娜能够命令哈里,并且哈里喜欢被赫尔米娜命令,做些和世俗相关的事情,

“她正像我所需要的那样爱护我,又像我所需要的那样嘲讽我”

“慢着,”她喊道,“慢着,你不会跳舞?一点不会?连一步舞也不会?而你却说,天晓得,你已经在生活中花了多大的工夫!你这就说谎了。孩子,到你这个年纪不该这样做了。嗯,你连舞都不想跳,怎么能说你已经作出极大努力去生活呢?”

哈里觉得生活似乎又能有了希望,死亡似乎离他远了一些。然而赫尔米娜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告诉哈里,自己将要给他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杀死她。此后,赫尔米娜给哈里介绍了一位漂亮而又自由的“交际花”,玛利亚。哈里通过她了解到还有这么一群人(交际花),过着这样的人生,通过约约会,陪陪男人谋生。她们谁都不属于,谁也不忠于,也不问明天。哈里在和她们成为朋友的同时,也结识了酒馆里的萨克斯风手,帕勃罗。破菠萝是一个英俊,性感,及时行乐又仗义的,极富魅力的男人。主人公哈里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地看他不顺眼,总想和这个男人味动物性十足的萨克斯风手谈些深奥的哲学话题,以此来和他划清界限,无奈破菠萝都是不上当。让哈里一肚子的厌世理论没出发泄。

写到两位美女出现,这故事似乎有点看头了。但是读者们先不要兴奋,好景实在不长。哈里接受了赫尔米娜的邀请,去了化装舞会。在那里发现了女扮男装的赫尔米娜,在“地狱”里(又是一个隐喻),他离开美丽活泼的玛利亚,去和赫尔米娜共舞。舞会的氛围愈来愈激烈,赫尔米娜又重着女装。夜已深,这时,破菠萝出现了,邀请哈里去

本书作者赫尔曼·黑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步入50岁大关,并且经历了第二次婚姻的失败。社会大背景则是德国已经陷入了一战后一种对战争期许的狂热气息。种种打击和挫折,外加社会大环境对他的不友好。他的精神一度崩溃,在自杀的边缘徘徊。《荒原狼》的男主角“哈立·哈勒尔”在书中频繁提到自己在剃刀边缘挣扎,所描述的就是作者的真实心境。大门已经敞开,只等这匹疲惫不堪的老狼驾到。

在最后的部分,哈里应破菠萝的邀请,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旅馆,在旅馆的每一个房间,都是虚拟的情景。在一个房间里,哈利和破菠萝搭档,将所有开机动车的人都射杀了,将自己反对现代主义的思想变成行动。

在另一个房间,哈里看见赫尔米娜和破菠萝在一起躺着,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就拿出刀把赫尔米娜杀了。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里面出现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作者“精分”出来的:美丽的赫尔米娜(这个名字是赫尔曼的阴性,用作女性名)像是“阿尼玛”,是作者本人的阴性的一面,也是最终拯救他的人。而不屑于和主人公进行一切探讨的破菠萝,则是作者的“本我”。

《荒原狼》被形容成德国版本的《尤利西斯》不是没有道理的,前面的内容已经足够让读者吃不消,最后的结尾也没有明确说出赫尔米娜究竟是不是真的死亡。即便这样,个人觉得这还是一本值得读的书,作者对于自己分裂的精神的分析,对于一战后的思考,对二战的语言都存在于文字的流动之中,如果不怕没有情节,意识流,没结尾,语言晦涩的话,不妨一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原狼》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