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炎帝陵

上个月和一同学周末无事相约徒步前去游览炎帝陵。早就听说炎帝陵在宝鸡,但来宝鸡多日,还从未想起过炎帝陵。在同学的提议下,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行程,便前往炎帝陵。宝鸡是一个生活节奏很慢的城市,一路上人烟不多,我们沿着河边拿着地图,边走边聊,不觉得便走到了常羊山脚下,炎帝陵就在山上。

远远的便看见了一个石质的牌坊,周围都是一些卖香卖炮的小贩,还有一些拉客上山的黑车司机大声吆喝。我与周围小贩攀谈得知炎帝陵便从牌坊后的小路走三四里地就到了。同时还得知炎帝陵在70年代被红卫兵破坏掉了,现在的一切都是90年代建的,我和同学感慨万千,便一同向小路走去。

小路的两边全是山脉,住着百十户人家,与牌坊外就是两个世界。这里尽显荒凉,路上也少有行人。再往前走,会看到一个大牌坊,当中写的是,炎帝陵三个金色大字,两边的对联我没记清楚。其背面的横眉是“绳其祖武”,旁边的对联也忘记了。过了这个牌坊,道路开始陡峭,盘山而上的路如同丝带绕着长龙山绵延而上,看不到一点尽头。路漫长而枯燥,没有遇见一个同行的人,时值初冬,木叶尽脱,狂风卷着黄叶抛向空中,一片又一片慢慢洒落。两边的树没有一点生机,使人心中平添一丝凄凉。沿途时而有小鸟飞动,扰的树枝唰唰作响,反倒给沿途增添了一丝丝的活力。至半山中间便来到景区入口。

入口前有一块小平地上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为启功先生所题写的“炎帝陵”三个红字。入门,廊折亭回,有一小屋便是售票处,买了票便走进了景区内。当时心头一惊,炎帝陵为何如此荒凉?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同是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陵的差距怎么这么大?随之便和同学一同走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正面是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书“神农故里”,背面乃是由已故书法家刘炳森所书的碑文。转亭而上便是台阶,两边挂满千家姓的锦旗,中间的平台两边立的是当时捐款单位的功德碑。

从台阶一直向上走就来到大殿门外。院外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华夏光昭四海”下联是:“炎陵德惠千秋”。横眉是“华夏始祖”。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殿,店前放着一个巨大的铜鼎,左右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厢房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红色的丝带,边上还有为高考祈福的愿望牌。厢房靠近正殿的部分,两边各有一个小亭子,左边亭子里边是一个牛皮鼓,右边亭子里边是一个巨大青铜钟。我和同学不免好奇前去,敲了敲那个铜钟,声音悠远而厚重。这时候工作人员好像埋伏好了似的,前来便要收费。并且告诉我们说,敲一下一块钱,如果购买他们的香火,便不需要出钱了。我也没同他多理论,便买了三支香(大概有一米多高的那种),放在那个铜鼎里边点燃,悠悠的烟雾就飘飘而起。我来到厢房中,里边都存放的是上古的生活用品(多为石器和骨器,但大多数都是仿制品)种类少且无趣。便走出厢房进入正殿。正殿里边有一尊巨大的炎帝雕像,雕像面目和善,仙气飘飘,给人一种很和蔼可亲的感觉。我们便磕了三个头,为家人祈福之后,来到了这个大殿的后面,殿后门楣正中有隶书写的“盖世功德”匾。殿后便是台阶,下了长长的台阶就是一个广场。

从阶梯走下来便来到广场,这个广场很是空旷,是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进行祭祀的地方。在广场的尽头有一尊巨大的炎帝牛首人身像,通身金黄,底座上写着“人文始祖”四个金字。坐像后边是一个大厅,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也记不大清了。墙外写着“同根同祖,华夏共祭”。进入大厅有一只通高9米的巨型炎帝像,身披黄色绸缎,两边皆是各姓氏祠堂,里边有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中年男子在此看管经营。他跟我们聊了一会儿,非要我们在那功德箱里投钱,说了一些什么保平安,求祝福之类的话。我和朋友不想败兴便都投了20块钱,略表心意。

大厅后边便是山丘,有一个漫长而陡峭的阶梯(应该叫神道吧)。当时正在施工,路上堆满了石子水泥和沙子,还有正在忙碌的工人。道路两边立着的都是用大理石雕成的古代帝王将相的塑像。有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千秋统一的秦始皇……从神道慢慢走上去,便看到一个土丘。基底为青砖的,上边是土堆,被枯草覆盖着,周围的树上都绑着红色的彩带。由于是旅游的淡季,也没有什么香火,也很无趣的慢悠悠的走了下来。从山上下来,心中感到无限轻松!

细细想来一切都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其实想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游玩的,只是感受一下,文化的气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炎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