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小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虽是一本工具书,但通篇都没有“投机取巧”的花招,甚至在开篇就提出了读书时“所谓‘理解精髓就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那是机会主义者让自己更安心的理由”。想把书读“到位”,不劳心劳力是万万不能的——这是整本书从头到尾没有提及却无处不在的隐藏事实。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的很多方法,说到底,是对人类耐不住性子的本能的一种对抗,是实践的前端——让“方法”可以被执行下去的方法。普通人到不了嗜书成瘾的“书痴”境界,总得想方设法应对那不时造访的懒散和怠慢,以及读不下去的失落心理和抵触情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承认了人心理和性格上的种种复杂和缺陷,它们需要系统的方法来规避,并非靠无脑的鸡血就可以维系的。也因此比单纯方法论的工具书更有人情味,在生硬的要求和人性的弱点之间作了妥协,寻找“痛并快乐”的方法,那是实用主义的工具可以使用下去的前提。用看似不起眼的小招数,让不那么容易的长久坚持成为可能。


交给时间

读书“找不到感觉”的挫败感常有常新,生拉硬拽的解读又难免牵强附会。与其硬着头皮强装好汉,倒不如用奥野宣之的方法:等这本书变得有趣的时候再读。对于读起来“不太友好”的硬骨头,主动示弱强过僵持对立徒增抗拒,这算不上偷懒,“曲线救国”而已。毕竟,“走心”的阅读,才能享受到或共鸣或冲击带来的精神愉悦。让暂时放下的遗憾和想要把书读完的偏执在生活里时刻警惕,在时间中发酵,缩小自己滞后于书籍的延迟,等待姗姗来迟的“同步”带来的惊喜。

读书笔记的“弦外之音”

奥野宣之给出的读书笔记的组成——摘录与感悟,是学前班起就了然于胸的“有效的读书方式”,但和躺在沙发里随意翻阅相比,毕竟辛苦,于是被我们当不知道一样视而不见。尽管不易,还是要寻求“和平共处”的方式。选一只珍爱的钢笔,感受书写时它在手中的分量,记读书笔记即时变成了一件要屏气凝神认真对待的事;用个备受作家和艺术家推崇的moleskine,提笔前想到和海明威用着一样的本子,美的尾巴都要翘起来;蘸百乐的彩墨,只看「松露」、「秋樱」的瓶子都赏心悦目,更遑论回归传统书写方式的欲罢不能;如果写得一手好字,更是锦上添花的乐事——抓住一切时机和读书笔记建立亲密关系,让这件事值得被期待。这样的“激励策略”在意志力强的人看来或许是不屑一顾的雕虫小技,对需要“歪门邪道”才能消减精神软弱的做法嗤之以鼻。可凡事都如苦行僧一般,未免太克扣自己,我终究愿意相信,进步与情趣可以两全其美。

记忆重启

我们中的大多数没法随心所欲的支配记忆,《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那样能在自己的记忆宫殿里随意“翻阅”,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境界。“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想读的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时能从海马体里翻出用得上的东西。我们需要一个关键的存储部件,像泉眼,打开便有泉水喷薄而出、源源不断。把书“越读越薄”,除了整理内容,更要把庞杂的内容压缩折叠成情绪,而情绪和感觉是记忆场景再现的“泉眼”,由情绪唤起对内容的记忆,有感从而知觉。大概因为这种经历常常若隐若现、难以琢磨,才被世人奉为“灵感”这神不知鬼不觉的东西。

看似无脑的摘抄,在这儿就派上了用场,“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都会随抄写时身体的感觉深深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悄无声息的保留下来。在摘抄这件事上也有文章可作。细微之处决定情绪,那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不知道该怎么处置的书籍腰封,依着心情换上的最贴切的墨水颜色,都会在再次翻开笔记时调动起所有感官,回到捧书的瞬间。这类小花招不必耗时费力,不会喧宾夺主,我自己有时给笔记撒上香水,尽可能多的添加个人特质,建立联结。

并非结束,是新的开始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的感受到其中的魅力”。重读是不变的书籍和不断改变的我们的久别重逢,不断擦出的新火花是阅读过程持久的延续。这大概是“温故而知新”的含义之一。因此经典永垂不朽,日久弥新,时隔五年、十年、二十年,总能咂摸出新的滋味,也看得见自己改变的痕迹。

如果能保持足够的激情和好奇心,一本读完的书是另一个新的开始。读书大约变成这样一种体验:瞥到了一扇虚掩门缝里透出的光亮,循着恰好被撩拨起来的好奇心,“以读过的书为起点,接触更进一步的研究主题,可以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体系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从朦朦胧胧到抽丝剥茧渐次深入,是知识的积累,也是发现自己。“人并非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或出书让自己达到新的高度”,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产生“原来我可以走的这么远”的不可思议,体会到思想的绝对无限。以书为终点,言之凿凿、自以为是,眼里的世界反而越来越小,乏味且无趣。以书为起点,天地广博,不故步自封、不矫情卖弄、不固守成见,不做蹲在井底之青蛙。


关于读书“方法”的小想法

如果陷入到对“方法”立场不坚定的自我怀疑中去,犹疑中的步子很难迈的坚定,“辩证”地看待所谓“方法”尤为重要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方法明明是因人而异的东西,强硬起来却那么蛮不讲理。我们向来讲究书要一本一本认真读,几本书同时开工常常被贴上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的标签。我曾在捧着不知所云的书还硬着头皮坚持的自我折磨中挣扎,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看到“爱书之人大都喜欢同时阅读几本书”的时候才从无厘头的自我苛责中解脱出来,面对桌上躺着的3本拆了封的书终于理直气壮起来。

归根到底,在阅读这样纯粹、私人的体验里,没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的了。“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才能长久的坚持下去”。违背情感的勉强都难以持续。我们向来推崇一板一眼收纳在书架上的码书方式,可书散布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方便查阅也没什么不可以,也有的干脆“把书堆在地板上,踩着书籍生活”,便是这样,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生活中需要我们肌肉紧张僵起脖子的事情已经太多,何苦把阅读也变成让人心力交瘁的惩罚。《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教我更坦诚的面对自己,寻找到读书最舒心的姿势。毕竟,“带着主观的心情读书,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应该放心享受才是”。

那些已经用的得心应手却不同于书里的方法,我也没有改变的打算。我想奥野宣之一定会理解这样的读者。


读书这件小事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这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