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体验一款产品

都说学习产品经理知识要多去体验产品,手机至少要有100个以上的app。但是用过几百个app,别人问你这个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时还是懵圈。这就是传说中的没有产品感。在课程中,luke老师说,碎片化的体验并没什么卵用,要带着明确的任务和逻辑去体验产品。现在都在谈论碎片化知识,碎片化时间。那么我们再谈谈如何把碎片化的体验搭成一个框架。

认识产品,体验产品的正确姿势:系列化、深度体验、追踪式体验。

系列化体验:单点突破、延伸同类、以点带面。

0355

体验多种相关产品,对于某一领域会有较深的了解

类似并不在直线领取的产品、同类型的产品

模式、功能、形态、氛围上的区别

深度体验:多次重复认真完成主流用户的任务

方法:什么样的用户(目标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典型场景)会用这个产品或功能,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需求痛点)。

区分用户一般3-4种类型,不要出现7-8种就太多了。如:新老用户区分、发帖者和看帖者。

案例:mindnode

产品经理/设计师(目标用户) 在思考的时候,需要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典型场景),但现在的思维导图工具,只能在电脑上编辑,如果要在手机上编辑的话,需要人工导入导出,很麻烦(需求痛点)

体验关键功能:同一动作,重复十遍以上(真实场景)

·入门使用:新建思维导图、增加多级导图、编辑导图。。。

·深度使用:模板、调整背景、颜色。。。

·亮点功能:icloud多端同步、插入图片。。。

简单地暴力测试

关键功能上限:有哪些限制,为什么会有这些限制?

比如:作为一个论坛,发帖的限制,发帖的长度,发图片的大小,需要做暴力测试。然后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限?再如一个论坛注册十分钟后才能发帖,发帖的间隔多久,这些设置是什么原因?为了防水,那么为什么这样做能够防水?这些日常的思考经验积累会在日后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更好的解决。

作弊空间:有哪些空子可以钻?钻空子的复杂程度

特别的玩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玩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

比如:知乎的泻药。

案例:微信发朋友圈,文字上限是多少?探探一天最多看多少个妹子?为什么贴吧上有“一楼喂熊”或者“一楼喂度娘”?

mindnode:一副巨大无比的思维导图,会不会拖慢速度?和手机端同步的速度是如何?如果两边同时修改会出现什么奇特的结果?

体验竞品

相关竞品:看 优缺点和差距

相关功能:看功能模块在大平台中的意义和表现

追踪式体验:追踪任务效果,跟踪版本迭代过程

持续体验:不能只做一次,要持续跟进

关注中长期结果:体验是短暂的,结果是长期的

特别是社区类和内容类产品,交互形式是表面,重要的是交互背后带来的竞争形式和大量用户长期的氛围。

有些交互很好,体验也很好,但是在深度追踪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人用。这句话是luke老师在课程视频说的,我的理解是产品是多维度的,用户体验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有其他,比如运营和市场。所以产品设计和产品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岗位。


案例:1914

列出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找出做得比较好的,然后再去体验。体验过程不单纯是看看房子长什么样子的,而是要去预定,定一个房间,交付完后是怎样的。在线上开一家名宿是怎样的?看看预定的时候有什么限制?有时间上的恶限制还是价格上?可以找房东单独聊天,看房东会不会找你单独成交,或者你找房东单独成交看是怎么样子的?同时预定多个房间会怎样?最多发布可以发布多少个房间?发布相同的房间会怎样?

产出

输出体验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正确体验一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