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周小结--认知局限/审美能力/心理学思维

第二十周小结 2017.05.20

(一)本周主要工作

1、天天用英语:6篇

2、运动:2次健身

3、本周学习内容:李松蔚《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主体&客体/ 无为

4、写作:2篇--亲子英语&周小结

5、阅读:《元认知》未完

(二)本周收获

一、认知的局限性

我很喜欢《每天听本书》,主要为了听两个逻辑,一个是书籍作者的逻辑,一个是转述师的逻辑。因为我发现自己看书有个问题,只能接受作者的逻辑,但没办法提炼出一套自己的逻辑。这里是一套逻辑,而不是根据某个观点,谈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几点原因:① 只能想到问题的表面,想不到更深层次;② 背景知识有限,建立不起联系。

解决方法:① 对同一件事,反复思考。而且自己先把想法写下来,然后再做对比,找差距;② 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建立宏观概念。

举例:《穷查理宝典》说查理.芒格 喜欢看书、学习,对于学到的新方法,要想到这个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二、审美能力

在《每天听见吴晓波》里面听到,人工智能时代比拼的是:想象力、创造力、跨界能力和审美能力。关于审美能力,大乐乐老师讲了一篇《Coco Chanel》的文章。

Coco说了太多名言警句:例如:“Luxury must be comfortable, otherwise it is not luxury.” “There are people who have money and people who are rich.”

“Elegance does not consist in putting on a new dress.”

对于富有、美、时尚的追求,不是买了多少新衣服,买了几个大牌,不能把它们理解得很浅显。而且“断舍离”,也不是把东西全都扔掉,而是要懂得有节律的购买。

我理解,这就是对于“精良”的追求。

三、李松蔚《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主体&客体/ 无为

这套课是年初购买的,2月听过一次,但觉得有些不能理解。前些日子,群里有朋友问,我才想起这个课程。所以,趁这两周有空,重新听课。但,特别欣喜,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对老师讲的烧脑内容,也能很好的理解。

听着这一系列的课程,有个很强烈的想法: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擅长的领域也是有限,知乎上确实有大牛,听这种系列课程,学习起来更加系统,时间花费也不多(比起一年的课程)。有些时候,经典的理论毕竟有限,而为了填满一年,需要增加很多案例和略为不相关的内容,这样重点不够突出,伴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反而失去兴趣。但需要根据学习内容而议,也不是一棒子打死全部。

通过这一年多的付费学习,我感觉在选课方面,越来越有心得了。首先,看老师。集中精力听某领域内大牛的课程,然后做延伸阅读。其次,看课程体系。最理想的是系列课程,因为单纯分享,好多内容讲不透;而一年的课程,又过于冗长(但历史学、新知类除外),还是要看老师。自己喜欢的老师,确实需要延伸学习,一起成长。最后,平台不受限制。得到、喜马拉雅、知乎Live和一块听听(英语类),前三个APP都可以快速播放,一般选择的播放速度是1.5倍。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头部生存者,而咱们可以博采众长。

四、本周上了两节课:大历史第十一课 文化,知识社群 分享 冥想


第二十周小结--认知局限/审美能力/心理学思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十周小结--认知局限/审美能力/心理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