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读《教育常识》有感

教育科学学院 17小教理张文洁

      这个星期我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读完后感触良多。

      李振涛教授在序中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构建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虽然从小学到现在,我没有进行大量的阅读,可是在闲暇时间阅读作品,读完后,我会反思自己,在品悟作者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反省自己。

      这本书有七个部分,分别是“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作者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所描写的世界让我们用自己的生活去体会,思考他所写的文字。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卢梭说“把握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对什么样的孩子,就要有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忽视孩子的差异性,助力孩子的健康发展。作者认为人就是始终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总是带着已完成的可能性,走向新的可能性。这就是“终身教育”背后的人性常识,虽然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保持未完成的状态,不止于眼前,去探索、发现、学习。坚持不懈的学习,会让我们的精神之园开满鲜花。作为教师,也应该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地坚持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皮亚杰认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极少数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天才那样快速的吸收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阶段就学习该阶段所需要的内容和知识,在这个阶段发展和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

      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教育理想中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这句足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你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李政道说:“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要从小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起点,是求知欲的开端,好奇心是学习动力的一大源泉。老师应与学生一起去挖掘和探究这个源泉,共同发展进步。这部分还讲到“从幼年开始的好习惯是最完美的我们把这种好习惯叫做教育,因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早年开始的习惯。” 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因为从小就没有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孩子长大后行为习惯变得恶劣,等到这时候才进行教育就晚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等。

      在教育内容常识部分,陶行知说:“要养成儿童之自我精神,除了跟教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习,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界去学。”学校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社会自然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教育内容能够尽早与日常生活联系,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效果。杜威认为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的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帮助理解目前的功课,并运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获得的知识,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有联系性的。在教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利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效果可能会更有效果。作者认为解读教材要有成人眼光,教师眼光,学生眼光。作为一名师范生,反思自己今后的教学,要多运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日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的思考。为此,教师需要设想,如果我是学生,初次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是否感兴趣?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给我几个理由,我理解这些知识的障碍在哪里?我该如何学习把这些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我的知识?”

      此外,在教师常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教育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力量的源泉是教师的语言,这种语言具有促进生命成长的力量,教育即唤醒,唤醒的途径是教师的语言,如果老师说出一句话,能够伴随学生的一生,这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教学常识中的“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学生都有它独有的优点和缺点,这时候不要揪着他的缺点不放,而是要不断的发现学生的优点,放大他的优点,寻找学生自身的每一次进步,去表扬学生总有一天学生的改变会让你大吃一惊。

      除此之外,书本中的其他许多的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我们在书中与作者结缘,与常识结伴,感受这些与作者心灵共振的美好声响。在今后会对我们还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文集】读《教育常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