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是家长圈的活跃话题。但这项能力的培养中,不少家长往往不得法门,甚至落入误区。下文中,培养了多位“学霸潜力股”的作者,总结出阅读培养中,最容易进入的4个误区,与家长们分享。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花生地(ID: Amber201606)
文丨安柏 编丨Travis
我们家几个小朋友,花生、花生的妹妹玉米、花生的弟弟小布丁,虽然不能说是牛娃,但是学习都还说得过去,姑且称为学霸潜力股吧。
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
非常爱看书!
玉米在幼儿园时,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在那里吵吵闹闹,她却会拿着一本书在角落里看得入了迷。老师就评价:玉米长大一定成绩好,我见多很多小朋友,这么爱看书的,就没有学不好的。
布丁家里,满坑满谷都是绘本——暴露了我妹妹、布丁妈妈是个购物狂。但是绝的是,她买得快,布丁看得更快,有些书还看了很多遍。
布丁的书柜之一
花生3岁多,就能自己一个人,抱着一大本书静静地看上一个小时。
因为喜欢阅读,4岁起开始通过指读法,再接着是自然习得,在6岁上学前认识了1800个字,没怎么让我费心。
小学老师还总夸他知识面广,博学多闻。
阅读是通往学霸的一个重要阶梯,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从我们家孩子来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和妹妹躲开了一些家长经常掉的坑。
所以,我今天就从反面讲讲,家长鸡娃阅读路上容易进入的4个误区。
为了阅读而阅读
阅读是件好事,但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认字而阅读、为了涨知识而阅读就不怎么好了。
因为,当看书带了功利心,娃就会有压力,读书就不能成为一种乐趣,反而变成了一种作业、一种任务。
你要让孩子讨厌一件事,很容易,就是把这件事当成任务布置给他。
但这里我必须说实话,让娃看书一点功利心都没有,这我也肯定做不到。
但是我能做到的是,尽量不表现出我的企图和功利心。
也就是,我不会和孩子说以下这些:
看书多好啊,对你有好处;
这本书看了会让你涨知识;
那本书看了会让你成绩好……
我会说什么呢?
这本书好好玩;
那本书很好看;
太有意思了,看小熊都做了些什么呀!
孩子只会因为书好看而看书,不会因为书有用而看书——只有大人才会这么做。
你让孩子喜欢一件事,也不难,可以采取饥饿疗法。
我上次讲过一整套的书,我从来都是一本一本给小朋友的——像引鱼上钩一样,不是咣当一下给他们一堆——娃还会稀罕吗?
还可以制造悬念。 学学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每夜讲到精彩之处就停住了,就这样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也不再杀她了。
孩子就像那个听故事的国王,有悬念就会有期待、有渴望,实在等不了他们就会自主阅读去了,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还可以把阅读作为一种奖赏。孩子做完作业奖励看一本书,这比告诉他阅读是一件好事有用的多。
干涉孩子看 “没用”的书
一些家长说孩子不喜欢阅读,而当我问孩子不喜欢阅读的表现是什么,他们就说孩子要么不看书,要么看那些没用的书:日本动漫、奇幻小说,武器车辆……而不是那些“正经书”。
其实,这不是孩子不喜欢阅读,这只是孩子不喜欢按照大人的要求阅读。
所谓的“有用”,只是大人的判断。
有好几个家长来问我,孩子喜欢看奥特曼,会不会有问题?
其实奥特曼就是日本的超级英雄,就像美国的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也可以适当给喜欢奥特曼的孩子做这种阅读拓展)…… 孩子喜欢超英那是件好事,可以引导他积极向上、增强能力、帮助和关爱他人。
花生小学有段时间沉迷武器类的书籍,虽然我对此并不感冒,也没觉得对他学习有任何帮助,但我也没去干涉,就像我小时候家长从不干预我读那些杂书。
渐渐地,他因为喜欢武器喜欢上了军事,从喜欢军事喜欢上了战争史,又从战争史喜欢上了整个历史和地理,进了初中这两门学科也学得很不错。
去年4月,他在六小强的科技小组因为成功地改造了“孩之宝”出品的NERF精英长狙玩具枪,还获得了学校科技节大奖……
所以
对孩子看书,不要再说有用没用,而是要说开卷有益,加以鼓励。
对孩子重复看一本书感到担心
如果你家有个3-6岁的娃,会不会老是让你重复讲一个故事或者自己重复看一本书,一遍遍没完没了?
这种事情也曾发生在我家。
有些家长就会担心,老是看一本书,太单调了,应该换一本新的。
其实,我们不能按照大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优秀的儿童绘本,用词造句、人物或动物形象、传递的情绪和道理,这些设计都是非常用心的,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值得一看再看,孩子每次重读也会收获新的认知和体会。
花生小时候有一套贝贝熊(现在叫博恩熊)绘本,里面有一本《凌乱的房间》他特别喜欢看,总有过二三十遍吧。
书里用很夸张的手法,展示出小熊把东西乱塞在柜子里,一开柜门所有的东西像洪水一样喷发出来,花生每次看到这里就格格笑个不停。
重复看了这么多遍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花生开始主动收拾玩具、收拾房间,不乱堆乱放。
可见,绘本的逻辑是很符合孩子口味的,它不是说教,而是呈现,这才是孩子愿意去看去感受的,比大人说一百遍道理要强得多。
所以,不用担心孩子重复看一本书。一本好书看得多,他们真的能吸收进去,也能付诸实践,不经意之间就让你大吃一惊。
认为做阅读理解题等于阅读理解
最近有位妈妈给我看一张孩子(二年级)的语文卷子,说孩子是不是阅读理解能力不行,为啥会做错扣分啊。
我是这么回答她的。
其实,我相信
孩子看懂了这篇文章,但这不代表着她就能把阅读理解题全做对,因为做卷子一方面有时间限制比较紧张,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比如这道题,需要找到原文中的“经历”,这也叫原文定位,是阅读理解一个重要的技巧,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都很有用。
这道题不那么容易,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原词重现,也就是原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经历”是怎样怎样的。”
这道题和很多阅读理解题一样,发生过了替换——用一段解释来替代原词(大多数题目是用一个近义词替代),变成需要经过两次定位。
第一次定位到文章开头第一段,(小老鼠)急着要给妈妈讲在外面的经历,但是这里没讲经历是怎么样的。
第二次定位到接下来的第二段,才能看出小老鼠的在外面的经历其实是“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这段经历怎么样呢?
可有意思了,就是正确答案。
我的建议是,孩子小时候还是要多阅读、少刷题,保护他的阅读热情,等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到了小学可以配合做些题目,讲讲技巧。
因为做阅读理解题不等于阅读理解。
如果孩子能保持阅读的习惯,做到广且深,那么他的阅读能力会逐渐达到一个高水平,那么以后碰到什么阅读理解题也都不怕了。
所以,
阅读理解碰到困难还是先要治本——先解决阅读的问题,而不是做题的问题。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可见,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阅读的科学打开方式都是从广开始的,不怕看杂书,就怕不看书。
作者简介:安柏,北大硕士,世界500强经理,鸡娃10年上岸六小强,阶段性成功的海淀老母亲,从过来人角度带你科学鸡娃。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5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