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业悲剧的真相:别被资源所诅咒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作者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谈了一个中年失业者的家庭财务悲剧。故事的主人公在深圳一家通信行业的顶级公司就职,依靠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原始积累,在深圳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也买了两套房,还生了二胎。眼看人生大道越走越宽,忽然落下一道晴天霹雳,公司清理高年龄、高成本的员工,他不幸中招,离职了发现出去根本做不了独当一面的头狼,能争取的薪水只能腰斩,于是两套房贷和俩娃的养育成本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中年财务危机像一条绳索,在他无望的脖颈上,越缠越深。

中年失业悲剧的真相:别被资源所诅咒_第1张图片

        这篇文章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和改编,阅读量达到10w+。文章成功的原因,除了我这位作者朋友在理财方面确有见解,在家庭财务方面做了非常精到的分析之外,也是因为这个话题切中了当下的一个热点:中产阶级的焦虑。关于这个热点已经有过太多的讨论,今天不展开说,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看到这个案例就想到的:为什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离开他的工作岗位后,竟然找不到一个同等待遇的职位?一次离职,怎么就成了灭顶之灾?

        是他所处的行业不好吗?不是的。直到今天,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仍然比较快,而且中国在这个行业的全球相对地位还在持续上升。如果说这个行业不好,那全体传统制造业、农业、实体零售业都要去跳海。我曾经遇到一个开快的补贴家用的杭钢半山基地中年失业工人,那才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是他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太大吗?也未必是。文章没有说明这位主人公的具体岗位,但应该是属于高技术领域无疑。虽然这个行业的高薪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抢饭碗,但总的来说需求量足够大,技术壁垒肯定存在,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也绝非等闲,不可能没有市场需求。

        那么是他不努力吗?更不是了。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这样的自述可信度很高,因为他是农村苦出身,能在深圳闯出名堂来,你说他不努力,鬼都不信。

        所以分析来分析去,无论内因还是外因,几乎都挑不出他的毛病——这就是故事的悲伤之处,你做对了每一步,命运却板着脸说了一句:Game Over——理由?没有理由。这样的结局,很难不让人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中年失业悲剧的真相:别被资源所诅咒_第2张图片

        这个主人公是个典型的理工科生,即使面对这样的人生悲剧,他还是很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并在文中道出了他面临困境的缘由:“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做自己擅长的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辛辛苦苦十几年,把自己干成了一颗螺丝钉,一颗只能在原来那架隆隆运作的庞大机器上运行的螺丝钉。一旦那架机器垮了,或者是用一颗新的螺丝钉来代替旧的,旧的就只能跌落黄土,蒙尘悲泣。即便还能换一架恰好要用到旧螺丝钉的机器,也绝不是原先的待遇,因为旧螺丝钉创造不了那么大的价值——否则也不会被原来的机器所抛弃。

        在现实中,很多螺丝钉会被机器的隆隆声所误导,把机器的巨大误认为是自己的巨大,并以为这种巨大可以永恒下去。机器的巨大对螺丝钉而言,应当是好事,但螺丝钉如果止于螺丝钉,而不去试图进化为发动机,则可能会演化成螺丝钉个体的巨大悲剧。武钢被兼并前被裁掉的上万名工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工人,对此应该都深有感触。放在历史长河中间,兴衰只是过眼云烟,但这种感触对个体而言,代价未免过于沉重。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得更慢。世行2000年的研究证明了这个概念的真实存在:1965—1998年全世界低中收入国家人均GNP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而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期却下降了1.3%。在全球65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只有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博茨瓦纳)人均GNP年增速达到4%(1970—1998),而一些东亚资源稀缺的经济体(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中国国内也有类似的景象,2016年GDP增速排倒数的东三省和山西省,全都是资源大省;而自然资源匮乏的闽浙、潮汕,如今其商帮纵横四海,遍布全球。

中年失业悲剧的真相:别被资源所诅咒_第3张图片

        造成资源诅咒的原因很多。我以为其核心原因在于,当外部资源对于地区经济成长赋能过多,其内生动力就会削弱,但外部资源又是属于可控范围之外的“身外之物”,一旦受到扰动,经济体的虚弱就完全暴露出来。

        对于个体也是一样的道理。超级平台对于个体的赋能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这种赋能而导致个体的内生动力减弱,那就是“福兮祸所伏”了。《财富》杂志曾经报道,美国一般跨国企业的寿命只有10-12年,世界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0年。中国的数据并不会比这个数字更乐观,将来企业生死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从这个意义上说,寄望在一个企业终老,将是越来越难的事——这还是在不被裁员的前提下。

        以上的这些讨论可能比较沉重,但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意义是,我们过去太习惯于被平台定义,譬如“我在政府机关工作”、“我在大型国企工作”、“我在世界500强外企工作”。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可能很重要,但对于逐渐步入中年的职场老鸟来说,你也许更需要认真思考一点:我有没有定义平台的能力?也就是在局外人看来,“这是XX的公司”、“这是XX的部门”、“这是XX才能干的业务”。拥有这一点能力,你对待外部世界的变化,也许会更加从容镇定。毕竟内在的才能禀赋,是不可能被外部变化轻易颠覆的。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样的问题不容易想清楚,即使想清楚也不一定有方向着手去做。但是早一点考虑这个问题,比事到临头再行反思要好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里的那个主人公,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振聋发聩的一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年失业悲剧的真相:别被资源所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