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知道分子”还是“知识分子”?

你是“知道分子”还是“知识分子”?_第1张图片


“知道分子”一词最早出现于王朔先生2000年的一篇杂文《知道分子》,后来2012年北京有家出版社还把他的这类杂文集结起来,做成了一本书。

文章里是这么说的:第一个人说的,叫做“知识分子”,第二个,第三个还有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多少辈,俗称“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都叫“知道分子”。

千禧年,还没有发达的网络,没有层出不穷的“自媒体”,公知一类的词还带有明显的褒义。那时大家的信息来源多出于书本,而读书多似乎就给了那些“知道分子”表现的动力。

查字典,翻典籍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候大多都是专业人士来做,他们遍览群书,博闻强记,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原本还能混在“知识分子”里的那些“知道分子”似乎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前有谷哥,后有度娘。如今固定知识的获取已经比过去方便的太多。

而那些名言警句,哲理格言,在有了强大的网络数据库之后,几乎能满足那些有相关知识需求的人。

想在公共场合扮个“高级知识分子”实在太容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还有数不清的手机社交APP,反正大家都隔在屏幕两边,你管我是“度”的还是“谷”的。


网上有好事者列出了“知道分子”的几大特征

1、知道分子喜欢网络,任何一个人随口即可说出无数概念、原则、定义、理论,所涉及领域广泛。

2、知道分子不甘寂寞,与媒体关系密切。默默无闻和知道分子是一对矛盾的词汇。

3、知道分子对于批评比原创更热衷,更有想法,在驳斥对手的过程中,他们最懂得享受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的快感。

4、知道分子追求自由,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秀的事。

5、知道分子很少会安静下来慢慢写一本书,他们最大的特征是“不为”,最大的特点是“到处开花”。

其实按古代人来说,这些“知道分子”属于杂家,他们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什么都不精。这些人的“代表刊物是《读书》,代表作是《管锥编》。”

我昨晚逛了下知乎,发现这类人格外的多。你让他在问题下发个原创答案吧,几乎没有;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吧,大多都是报数据,然后把数据再用文字解释一遍。

这些人更热衷于在别人的答案下面评论,如果答主反驳了,他们便更快的摆出他们的理由,找到支持他们观点的“例子”。他们就像是发了情的母猫,一旦找到目标,便穷追猛赶。

所以我每天写的推送,基本不写时评。最多就我喜欢的某个明星,某个电影做做简短评价。


我认为一篇文章,始终是要传达出一种观点,一种想法。他可以浅显也可以深度,但他一定一定是你自己独立思考出来的。这不仅仅是要考验你的干货,还需要你认真的推理和反证。

如果这些都没有,仅止于意气,那一片文章除了煽动了你的负面情绪或是给你打了一满碗鸡血,剩下的就都毫无用处了。

现在仍有一本甚为畅销的书,我估计大多数人都看过,叫做《乌合之众》。

我不喜欢这本书,并不是他说的都不对,恰恰他说的很多地方都很对。但重点是,他除了增长了你的自负几乎毫无用处。很多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陡然生出只有自己是明白人,周围都是傻逼的意气。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在于他创造,而不是他制作。制作可以是各种形式,集合、校对之类,而创造就要求必须在一个专业内的深度。

大家只要动动手都知道的叫常识,而只有少部分人才知道的“常识”就叫做专业。如果一篇文章只是煽动一下情绪,会是一篇“爆款文”,就跟淘宝上的爆款一样。

但情绪宣泄过了之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既不能让你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提升。他的作用,也就是让你爽了一下,你骂不了这么干净利落,骂不了这么精辟。


“知道分子”永远都能找到你根本没听过的领域,说着你听起来像天书,但是感觉很厉害样子的东西。

譬如那个常问别人茴香豆的茴四种写法的孔乙己。而“知识分子”会告诉你茴香豆四种写法各自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知道分”子总是在纠结你有没有听过,而“知识分子”考虑的是你听过的内容是为什么会形成。

“知道分子”能告诉你诸多苹果种类产地以及甜度,然而“知识分子”才会去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掉上去。

但话有说回来,哪个“知识分子”以前不是“知道分子”呢?

就像伍迪·艾伦的电影,一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边却要嘲讽着知识分子。这像是一个从前知道分子的报复,也像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和这个群体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知道分子”还是“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