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十五次思考

周日在丁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共同讨论了心理表象方面的内容。一开始,丁老师就问:表象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产生的?

回顾之前的内容,联系现在的新概念。表象和永久客体有着很大联系。在物体消失后,孩子仍然能够模仿出来,想起来,这就是表象,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有表象。

联想主义心理学把表象看做知觉的引申,儿童几乎生下来就有知觉,为什么要到2岁感知运动的末期才出现最简单的表象呢?

表象是内化了的模仿结果,必须是物体消失后,孩子还能模仿出来,说出来,表象才出现。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什么是信号功能?

皮亚杰认为:表象的形成依赖信号性功能。所谓信号性功能是指儿童具有应用一个“信号物”来代替事物的能力,这个信号物是被分化了的,并能引起表象。所以说表象不是知觉的引申,那是怎么来的?表象的产生包括了知觉不具有的新的建构。表象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知觉提供的客体材料和思维运算。

丁老师带着我们回顾了四种信号功能: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和初期的语言,模仿是主要的行为模式。孩子在和大人交流的过程中,不得不使自己适用于一个不断影响他的外部社会世界。

信号性功能以信号物代替具体事物的一种能力,之所以产生表象,是因为摆脱了具体事物和狭窄时空的限制,为思维增添双翼。儿童有思维表象时,他的思维也前进了一步。

丁老师的梳理帮助我再一次理解信号性功能和表象。

如何让思维得到更好发展?通过大量的信号性游戏发展?

具体的运算思维是在一年级,2岁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延迟模仿、象征游戏、绘画以及初期的语言组成。当发现孩子的这些能力落后时,我们通常说孩子不够聪明,记忆力不好,有一定原因,但是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游戏、思维的干预,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让他思维(运算)有更好的发展呢?

接着沈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问题:有些孩子做加法时喜欢数手指,不愿意拆分棋子,或者直接写出答案。

直接写出答案,多半是幼儿园机械灌输的,不愿意拆分棋子又如何解释呢?

我们一般人的解释是:孩子懒惰,不愿意拆分吧,或者就是学习太被动了。

沈老师的解释是:手指是身体部分,孩子通过它们形成表象(如之前大量的感知动作游戏),达成运算,相对简单。但是拆分棋子不一样了,那是对外物的操作。

我的疑问是,自己身体的操作和对外物的操作,在认知上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沈老师说要引导孩子摆脱手指。从数手指到拆分棋子之间,孩子还得补充什么?孩子遭遇到什么困难了?这才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沈老师的这些话一直在脑海里环绕。而《玩游戏、学数学》这套书看起来容易,理解却不容易,特别是老师们结合皮亚杰理论思考。

南明老师的这些思考,真正从孩子的认知上思考,而我们平常的思考喜欢是道德上指责,所以孩子更多的是抵触,南明的孩子从思维上体会到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心理学》第十五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