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慕遮(称夷族部分支系父系一始祖),相传为夷族得姓始祖。据贵州彝文史籍《西南彝志》载,约华夏“西周”时代人,曾经同“羌戎夷部落”部分代表“阿沽怒噶”等一起于商朝末年协同周武王讨伐暴君商纣王,战争胜利以后,一度被赐封陕甘宁、河北、山东等一代,后因为时代变迁,入住今四川西北部,传31代至笃慕(仲牟由),生6子,始分布于云、贵、川诸地,称彝族6祖。(此乃彝族渊源其中一个走向之一;笃慕之前的上古社会时代彝族早已形成了诸多部落王国,这些将是后面蛮夷中的诸夷群体始祖家族。据考证:在六祖分支以前彝族就进行了一次最大的分支,即‘五色分支(青、红、黄、白、黑)’,如此鉴之,希慕遮系彝族人始祖,但是六祖并非所有彝族人的共祖,六祖代表的乃是一定范围区域地理位置之内彝族先民为了重组纯血统的婚姻和细化统治而整理的内部分配而已……。)
――希慕遮是夷族得姓父系一始祖,据《西南彝志》载:夷人始祖希慕遮自大渡河以西地区,从岷江上游沿江而下,迁入成都平原。彝经《爨丛文刻·古史通鉴》、《笃慕流源》等记载了古彝族祖先笃慕在昭通“洛尼山”六祖分支前后的历史,从希慕遮到笃慕有三十一代彝人居于蜀(约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建立了“古蜀国”,在那里就“兴祭祀、立典章,设科律”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后来很多彝族人民就将希慕遮视为他们的始祖。
――支格阿鲁是夷族神话中的英雄,拥有神奇力量,骑着一匹叫斯木都典的由神鹰变成的飞马,到天牢里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路上,他为民除害,消灭妖魔鬼怪,征服毒蛇猛兽,驯服雷公闪电。那时天上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支格阿鲁用神弓仙箭射落了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只留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希慕遮是夷族的得姓始祖,命名为“父系一世祖”。当天的落成仪式以火把广场为起点,由3位毕摩大师带领100位红布人、96位毕摩、32位撮泰吉、12人组成的牛角队,30人的大号、20人的唢呐队和50人的跳脚队、50人的酒令队、20人的月琴队,在太阳历圣坛进行祭天仪式,由毕摩大师到祭火台取火,毕摩大师携带火炬,穿过支格阿鲁民族英雄广场、太阳桥、九重宫、月亮桥,前往希慕遮文化广场举行落成仪式。
――据了解,希慕遮塑像形象设计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出土的文物等还原的彝族先民形象,塑像衣着、饰品更是处处充满彝族文化特色。塑像建设共历时150天,总投资8706万元。
――火·希慕遮·支格阿鲁——由希慕遮塑像落成而想到的尽然后嘞!
――夷族父系始祖希慕遮塑像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落成,这标志着海坪成为了全球彝族同胞祭祖的唯一圣地。
――夷族同胞盛装庆贺希慕遮塑像落成追溯彝族舞曲世书:
(一)
――彝族火把节:
――火在彝族同胞们的心里是神圣的,他们认为火是太阳的延续,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激情和光明。相传彝族先民在原始森林里狩猎时,因为无火,饥饿和寒冷的先民们便只能围成一圈或抱成一团相互取暖,抵御严寒及黑暗。为给人类带来光明,一位被称为木邓的祖先便在古木上钻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火种。有了火,彝族先民们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木邓也被彝族先民尊称为火神。每年,彝族同胞都会举行一次圣神的祭祀火神活动,重温先祖木邓取火的过程,然后把取到的火种逐一传送到家家户户,以此祈祷火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子孙繁衍。
――在水城这块充满生机的热土上,生活着17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1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7%,据彝族文献记载,彝族在水城县活动的历史已经有四千多年了,彝族是最早开发这片土地的民族之一,从夏商时期的“卢夷之国”到春秋时前的阿着仇部,彝族的文明史成为中华文明的精彩章节。
――自汉唐开始,火把节成为了彝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已沿袭了一千多年,千百年来,彝族人民用火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聚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天神与地上勇士斗争,彝族人民用火把助勇士们灭虫战胜天神。另一种说法是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外五诏,将五诏召集到松明楼,将他们一举诛杀。邓赕的妻子慈善劝阻自己的丈夫不要前往,邓赕没有听妻子的劝阻被杀害了。慈善得到消息后自杀了,后人就点火把吊唁。
――在水城,根据彝文文献《彝族源流》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彝族人民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年年丰收,可天王耿兹却不愿意看到大家的幸福生活,于是派下大力士来破坏庄稼,彝人很生气,跟大力士搏斗了三天三夜。大力士败阵,恼羞成怒之下,放下蝗虫把所有庄稼吃掉,彝家人灵机一动,每人手执一把火烧掉所有蝗虫,从此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就成为了彝家点燃火把,除恶灭害,共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二)“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
――“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今天,彝族“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倮嘎村走向各地彝族村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20世纪80年代初期,“撮泰吉”被发现并挖掘出来,至今已有30余年。其间,各种关于“撮泰吉”的研究成果颇多,内容丰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06年5月20日,“撮泰吉”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撮泰吉”具有彝民族的唯一性、独创性。“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知识而保存祖先取得的劳动经验,表现的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吻合了“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
―― 30余年过去,但社会各界对“撮泰吉”的热爱仍然不减当年,甚至可以说“撮泰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各种“创造性”的解读与开发利用也随之泥沙俱下、良莠同存,不得不令人担忧。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族经典古戏将会走向什么样的发展?能不能在尊重传统与艺术规律的基石上得以光大?又会不会“剑走偏锋”,最终以讹传讹?本文从彝族“撮泰吉”保护与传承的一些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撮泰吉”究竟是什么意思 ?
――“撮泰吉”是彝语音译,“撮”是“人”,“泰”是“进化”“变化”,“吉”是“玩耍”“游戏”“表演”。从整个演出内容看,“撮泰吉”应翻译成“人类变化(进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出时间是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其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
――“撮泰吉”演出台词中描述当时“撮泰”的形象和生活状况是:“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哈哲早,省蒙足姆组,周吐一姆夺,省土补姆偎,撮斗戳叟斗,撮菊戳叟菊。”翻译为“远古直眼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珠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
――《西南彝志》《创世志》《天地进化论》载:“古时的人类,人与兽相随,人的模样像猿猴,吃的是野果,穿的是树叶。”《查姆》是彝族讲述万事万物起源的一部创世史诗,它独特的想象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拉爹”(独眼人)、“拉拖”(直眼(纵目)人)、“拉文”(横眼人)三个时代。用大量的篇幅反映了前两个时代向第三个时代的过度,展现了一部史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四川凉山彝文古籍《勒俄特依》也描述了古人类的特征:“古时的人类,模样虽像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肯定了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把人类史前史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根据恩格斯的肯定,可以把彝文古籍《查姆》的记载看作,名叫“拉爹”的独眼人,代表人类的“蒙昧时代”,名叫“拉拖”的直眼(纵目)人代表人类的“野蛮时代”,名叫“拉文”的横眼人则代表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查姆》等彝文古籍对古人类的描写和“撮泰吉”刻画“撮泰”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结合彝文古籍记载和从“撮泰吉”粗犷的面具、行动艰难的罗圈腿步伐以及用抽气声带发音,并发出猿猴般的叫声看,“撮泰吉”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从树上下到地面正练习直立行走时期的生活,也就是从“直眼(纵目)人”向“横眼人”过度的阶段,“撮泰吉”就是人类发展初级阶段的原始人形象。
――“撮泰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撮泰吉”产生于何年何月?彝文古籍没有确切的记载。那时候彝族先民还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类,更不可能有其他民族文字记录彝族“撮泰吉”的产生。但根据威宁自治县龙场镇资深布摩田正朝先生说:过去,“撮泰吉”是在彝族做大型丧祭“苏载”活动仪式用的。家父也曾说他小时候到板底乡新官寨一户人家“苏载”时作为阿安(小孩)的扮演者参加过“撮泰吉”演出。从彝文古籍《实妁糯摩赠》等对原始人的描写内容再结合两位老人说的彝族“苏载”活动中有“撮泰吉”表演,还有“撮泰吉”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祭祀来看,“撮泰吉”作为彝族远古部落实妁时期丧祭活动的产物是可以成立的,因而可以推论出“撮泰吉”和彝族祭祀活动的是紧密相关的。彝文古籍记载:人类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哎哺”“尼能”“实妁”“米靡”“举偶”“六祖”等时代。哎哺90代为母系时期,随后尼能部族出现,实妁也紧随其后。
――彝族的文化影响深远,在水城玉舍彝族火把节现场,彝族始祖希慕遮雕像与民族英雄支格阿鲁雕像遥遥相望。
――彝族是祖灵崇拜最厚重的民族。彝族祭祖大典“耐姆”习俗是彝族宗教活动中“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和缩影,被视为是支系宗教活动的头等大事,是彝族最高级别的祭祀礼仪和彝族氏族宗教活动的重要支柱及纽带……
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