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说高考中考等各种考试乃至人才选拨制度只是为了解决就业,或者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那无疑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教育资源的配置何时才能优化?教育天平何时能平衡?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每一个从高考里走出来的个体都是优秀的,量化的分数的高低不能代表个体的全部。
什么时候,我们能不去过度追捧“状元”,而是尊重每一个在学知识的人?
本文2768字,阅读需15分钟。
1 断裂与重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而这种层次的存在使我们的社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分级。
比如富人与穷人,占有多数社会资源的少数人和占有极少社会资源的大部分人。
这种固化的阶层的形成造成社会的断裂,各阶级群体因为经济地位、经济资源占有不同而形成的地位差异,也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引爆点。
当社会阶层的固化积攒的社会矛盾到达极致,社会急需去打破原有的固化的阶层,下层阶级需要往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由此,社会流动产生,社会结构重构。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有者密切的关系,同时会引起社会分层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是小幅度的小范围的。
而高考,无疑就是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的一个直接重要体现。通过高考,下层个体和下层家庭向上层社会流动。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这种通过考试选拔获得教育并不断接近社会顶端的一种流动方式。
当然,这种流动不一定是成功的,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就能成功的实现这个跳跃。多数的人在这个跳跃的环节是失败者。
同时,把教育当做一种促进社会流动,重塑社会结构的手段是否又失去了教育的本真?
真正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知识文化水平的素质人才,而不是功利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
当教育沦为利己,权利,欲望的附属品,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
2 原声家庭有多重要?
原生家庭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社会地位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就像当人们说:“农村孩子,越来越难上好大学”的时候,并不是说那些能上985,清华北大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智商高多少,而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更好,资源更丰富。
权贵阶层的子女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因为原生家庭的社会财富与资源人脉获得比同龄人更多的机会与资源,或直接跻身于社会上流阶层。
底层二代则需要付出数十倍的努力才能与前者站在同一起步线上,这种起跑线的悬殊就带来了绝对的不公平。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龟兔赛宝,这种起跑线的悬殊带来的前提条件的差异数不胜数更是无处不在。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说原生家庭不重要吗?
但是,“寒门出人才”也不是没有的。往往那些出生寒门的二代,更能明确自身的需求,明白每一次在黑暗中的厚积薄发,明白自我的追求。
当然,也绝不否认,那些在相对来说社会阶层更高的原生家庭里成长的二代,也有自我的眼见和视野。
所以,可怕的不是环境,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无所作为的二代或者自我膨胀的狂妄者。
真正的强者,不问出处,如果把原生家庭和出生作为判定一个人的标准,那无疑是片面的。
3 教育是否公平?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曾激励着无数贫寒子弟发奋苦读。
而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却似乎成为舆论忧虑的社会现象,其一大依据是,考中名校的农村学生占比不断下降。
有关数据统计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近年来,清华,北大这样的超级名校,也在为更多的“寒门学子”提供机会。比如,扩大在平困地区的招生名额,相关的招生制度的建立。
但是,这样的行为在值得肯定的同时,对于中国庞大的“底层家庭”和“寒门学子”来说,无疑也只是杯水车新。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早早体会到生活艰辛,有强烈改变命运的朴素愿望。但是,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教育“空心化”和学校“悬浮化”的窘况,农村孩子要考上理想的学校,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教育从开始就没有公平,起跑线就不在同一水平。
如果说在招录上向农村孩子倾斜,体现了结果公平,那么如何在起点公平上发力,对农村孩子同样重要。同在蓝天下,城乡孩子都应该拥有权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教育如何均衡化?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何时才能补上?或许,真正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更多智慧的解决。
4“状元热”,是否失范?
最近,高考分数一出炉,各地“状元”便成为讨论的焦点,不仅是民间人士热闹,媒体亦不甘落后。
十五年前,教育部就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如同既定程序,年复一年,炒作高考状元的大戏疯狂上演。是否失范?
除了骨子里断不了的状元情结,所谓的“状元热”背后更有极其诱人的现实利益,和媒体之间的话语权的争夺。
状元出自哪里,就标志着哪里有升学率,也就在来年拥有可观的生源和财源。
状元本身、状元所在中学,状元所在县市,从学校到地方高层,再到媒体和商家,“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背后的利益与权力又何其复杂?
一定程度上“状元”亦乃“炒政绩”。政府管教育,状元的出现无疑与相关政府部门,乃至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某种视角看,热炒“高考状元”,也是社会浮躁之风的显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博眼球,追热点,抢数据,各家媒体更是大显身手。
5“名落孙山”者就是“失败”?
“高考状元”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
如果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都去排“高考状元”,那就“高考状元”满天飞了。
仅以考试成绩排优劣,偏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对于社会来说,虽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是,对那些成绩稍差的考生和高考落榜生,也人为地造成了心理压力。
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过度额吹捧渲染高分者的极端报道与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有失偏颇。
6 每一个学习知识的人都应“点赞”。
高考的迷人之处,不应该是量化的分数,或者高分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所谓“飞黄腾达”。
高考真正的美丽,应该与知识对话带来的心灵的洗礼,应该是在坚持不懈的备考中,在每一次风雨过后的那一份拼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我人格的塑造。
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能对芊芊学子少一点“绑架”?
我们的媒体,能少一点对于当事人隐私的过度曝光?不是所有群体都愿意被暴露在聚光灯和嘈杂的“网络”世界。
无论“状元”还是“名落孙山者”,努力的人最美丽,不值得我们点赞吗?
我认为,至少我认为,每一个学习知识的人都应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