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就在10月10日晚上,公布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塞勒教授。诺奖的消息一传出来,网上就涌现出了大量介绍塞勒教授贡献的文章,他的最核心的贡献就是列举了大量人的非理性行为。

当然,借这个机会我们这些热爱的经济学人也能够好好温习一下,从我踏上探索经济学旅途来关于“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这个重要问题的一系列讨论。人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这个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旅行一开始就知道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也有处处正面讨论了这个问题。

我们说正确的经济学思维从来不假定人是理性的,经济学真正研究的是关于存活的条件,存活的规律,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不重要。

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也说了,毫无疑问,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非理性的,但是随着人的成长,随着非理性行为带来的成本的增加,人就会逐渐变得理性。而更重要的是,不管人最后有没有变得理性,那些非理性的行为——和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相违反的行为——在物竞天择的竞争下,他们最终是会被淘汰的,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

所以现在网上有不少介绍塞勒教授贡献的文章,都说塞勒教授的观点和主流经济学相矛盾,但很多有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相反,塞勒教授只不过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自身非理性行为的认识,他所发现的大量关于人的非理性行为的案例,恰好为人们进一步纠正自己的行为、提高存活的机会、变得更加理性,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经济学究竟是否以“人是理性的”为基础?

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的核心贡献是发现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这一贡献被很多人视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这其实是个稻草人,因为真正的经济学思维,从来不以“人是理性的”为前提条件。经济学是研究关于存活的规律的学问,人是否理性不重要。人往往是非理性的,但代价越高,人就会变得越理性,否则迟早会被淘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