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17-11-21】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书名: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列文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一版

共373页,计划用时一周,每天53页。



2、以陈规反固守陈规的悖论

莫是龙:有的画家只知道以古人为师,但任何想使自己有番作为的人,都应该拜天地为师。“胸中一气”,这是士大夫画家的座右铭-他不是冷静的知识,而是敏锐的洞察力。

无论是禅学的神秘主义者还是如家的文人学士,都同样讨厌“工笔“这一专业术语。“自然的反面是人为,后者具有一种挑剔的和职业化的含义。

并不是由于士大夫们在哲学上对灵感的爱好超过了对传统的爱好,而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学上对优雅的士大夫风度的爱好超过了对职业化的爱好。深厚的士大夫文化最为重要,而作为士大夫的一种消遣方式,绘画只能屈居次要位置。

明代画家所爱好的禅宗直觉主义,不是对教化的大胆挑战,而是受过教化的人的一种文化上的占有。

文化的延续靠的是才智,才智要比直觉更能继承,因而它将导致学术的繁荣。

扩展:佛教徒画家石涛(道济)、世济和八大山人

石涛:我就是我,于我之中,唯有我在。对于艺术来说,授课和示范意味着死亡。无法可言,无法即是法。

3、折中主义和鉴赏能力

世济:我们可以平静的谈论佛学和谢赫的六法,但谁想要真正谈出点什么,就必须大量的读书、习史和爬山,这样才能得其要领。画家必须与欣赏画的人交谈。

王翚(1632-1717)清初六大家之一:自觉的致力于两种不同画风的调和,致力于息止他们之间的争端,而这可能导致这一变化过程 质的变化。

4、腐蚀文人理想的现代化运动

并非艺术本身真正的发生了枯竭,而是艺术之外的环境改变了人们的主观评价的标准时,艺术形式的实践者才会产生它已枯竭的认识,否则,我们将如何解释某些已认为枯竭了的艺术形式仍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具有自己的公众这一现象呢?

官吏们所受的教育也不可能使他们成为行政内行,这并不是他们的天赋不行,而由其他重要原因,他所学习的东西对于治国没有任何价值,但却是学问之体,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是如此

历史上的中国人是:进则儒,退则道

儒与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这一方面意味着文明遗迹社会生活之目的价值的赞颂,另一方面又是对社会及社会责任的逃避。

第二部分 近代突变中的中国文化: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选择中的折中主义

西方的冲击使中国各派思想实现了联合,当西方称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对手时,中国各派思想则紧密的团结起来。

没有一个抽象的,非人治的法律保障制度,商业就永远得不到安全的保证。

当西方列强利用他们的物质进攻造成清政权丧失其统治功能,并使官吏以其职位谋取私利成为问题之时,西方人的政治渗透也为中国人指出了一条非正统的选择道路。

曾国藩:广义上的折中主义者,谋求与传统中国的敌人和平相处。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俭,兼老、庄之静虚,庶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2017-11-21】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