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学习] 第一章 数据结构绪论

1.数据结构的起源

1.1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1.2 1968 年,美国的高德纳 ( Donakl E. Knuth ) 教授在其所写的 《计算机程序的艺术》 第一卷 《基本算法》

1.3 程序设计 = 数据结构 + 算法

2. 数据的基本概念

2.1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比如网页,声音,图像等。

2.2 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 也被称为记录

2.3 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自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相当于记录中的属性?

2.4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2.5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蠢的集舍。

3.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3.1 逻辑结构: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

3.2 物理结构(存储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逻辑结构是面向问题的,而物理结构就是面向计算机的,其基本的目标就是将数据及其逻辑关系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

4. 抽象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 (Abstract Data Type, ADT) : 是指一个数学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抽象’的意义在于数据类型的数学抽象特性 。

参考:《大话数据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