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正迅速发展。随着区块链在数字货币清算结算、数字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推广,区块链技术的独特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一般认为,区块链已经或即将发生从区块链1.0到3.0的演变。区块链1.0主要是指支撑比特币的基础技术。区块链2.0是其在金融业务上的延伸,其应用 涵盖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智能合约。区块链3.0包括行业中的新兴应用,除了银行和金融科技,它包括在备案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物联网、教育应用和政府管 理等诸多方面的使用。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一)去中心化。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也可以认为区块链系统具有极好的稳定性。
(二)去信任。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他节点。
(三)集体维护。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四) 可靠数据库。整个系统将通过分布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 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五)开源。由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必须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对于程序而言,整个系统必定会是开源的。
(六)隐私保护。由于节点和节点之间是无需互相信任的,因此节点和节点之间无需公开身份,在系统中的每个参与的节点的隐私都受到保护。
相较于其他技术,区块链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进行信息机交互时面临的“拜占庭将军问题”难题。它分布式的授权机制,让安全性大大高于那些将权限数据储存于中心化数据库的形式;而分布式的加密特点,保证了没有中心数据库可以被侵入或篡改。
区块链技术的前景
(一) 数字货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015年,数字货币在欧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易量超过了10亿欧元。数字货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正在被欧洲的大多数国家认可。 挪威在货币数字化的道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挪威央行统计,挪威的现金交易量自2001年以来逐年减少。
(二)区块链技术可能成 为新一轮变革的引领。2015年,Goldman Sachs、Visa、Citi Bank等华尔街顶级机构先后通过风投向区块链技术领域投资,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开始得到行业关注。2015年9月,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13家全球顶级 银行宣布加入一个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框架的金融技术公司R3,代表着银行间第一次对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层面达成共识。2015年10月,第一届全球 区块链峰会“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在上海举办,全球约200位包括银行、支付、证券、大宗商品等金融行业及其专业人士参加,标志着数字货币技术与区块链 技术正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区块链技术——这一比特币背后的基础技术——正日益得到金融行业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 新技术普及尚有难度。虽然新的技术更快捷、便宜、安全和透明,但现有的系统不但运行得很好,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早期的区块链技术更加优越。美国存管信托和结 算公司的白皮书指出,目前区块链技术还未成熟,还有内生规模化限制,并缺少下层结构,不能完全整合到既有金融市场环境之中。因此,该技术可能不会是每个问 题的解决办法。美国佛蒙特州议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把区块链应用到公共记录管理系统中的代价可能要超过它的潜在收益。
(二)对未来 监管提出新要求。美国兰德公司近期的报告认为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对国家安全将重大影响。IMF总裁Christine Lagarde在达沃斯论坛中指出,虚拟货币及其相关技术是金融领域的重大进步,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提高效率,但是这些技术同样也可被用来洗钱、恐怖组织融 资和逃税。IMF认为,各国政府很可能很难对上述技术达成一个清晰且一致的定义,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性质很难符合传统监管模式。德国MEP委员 会委员Jakob von Weizackerm指出,如果区块链的使用成几何级数增长,监管者应当在其发展到非常大之前理解这种技术,否则容易出现很多的风险。
数字货币的研究方向
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货币在将来很可能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大众,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关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数字货币的发展动态。
(一)研究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要研究通过法律明确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其次,要明确数字货币的价值内含。第三,要明确数字货币的技术标准,便于系统的整合以及与金融业的对接。
(二) 研究数字货币发行管理,保障货币流通秩序。应当关注社会大众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使用数量和使用频次,关注数字货币对纸质货币的替代速度和替代水平,研 究制定合理的数字货币与纸质货币发行量,保障货币的流通秩序。同时,要明确数字货币的假币认定以及相关处理流程,保护公众合法权益。
(三)研究数字货币反洗钱等工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一方面,要积极保护居民和企业的隐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另一方面,要针对洗钱、逃税、诈骗、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保留必要的遏制手段,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四) 研究数字货币流通特点,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要积极研究如何在“去中心化”的条件下,调节数字货币流动性的方式方法,分析研究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跨 境资本流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要建立全面有效的数字货币金融综合统计体系,要制定有利于货币政策有效运行和传导的相关规定,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
(五) 研究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以及可能产生的新机构、新模式,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一方面,数字货币的使用将极大地改变金融机构现有的运营方式,因此要 充分重视该技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冲击;另一方面,新技术可能催生新的金融运作模式和机构,我们要积极关注此类新机构的发展动态,防止出现监管空白。同时, 新技术可能会通过网络系统自动扩散不良事件,因此要积极研究突发事态下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