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混乱之源

思路混乱之源_第1张图片

我是一个非常重视逻辑的人。写文章如果没有逻辑,就容易让读者陷于混乱。当然,文学类的文章也许可以不重视逻辑,而只需要通过意象的呈现与情感的渲染,令读者感受到某种情感冲击就达到目的。但非文学类的文章,没有严密的逻辑,就不可能是好的文章,更不可能有让人理解与被说服的力量。

非文学类文章,必须以理性的思维来搭建框架,建立严密的逻辑结构,然后再可以借助感性的思维来让文章的内容丰满与多姿多彩。这就像一座楼房,土建部分必须遵循理性主导的科学原则,而装修部分可以感性主导的艺术原则。

在此,我要顺便为“八股文”申辩一下。“八股文”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已经被批得差不多体无完肤,但是,我认为这有点像倒洗澡水把小孩儿一块倒掉一样,把原本有可取之处的“八股文”彻底否定了。

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八股文”内容空洞无物,不能起到“代圣人立言”的作用,自当作糟粕摈弃,但是作为一种文章的格式,还是有可借鉴之处。君不见,唐诗、宋词、元曲不一样有格式要求吗?西方古典戏剧,不也要遵循“三一律”吗?“文无定法”本是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说文章可以随便乱写,不需要框架结构,那就是胡说八道。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失误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教了一大堆。至于哪些该,哪些不该,我就不深入讲,大家自有分数。我只讲一样----逻辑学,这个是一定要教的,可是,并没有专门教,以至于中国人的思维都比较感性,甚至容易混乱。

我把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最高一层是“道”,哲学就是这个层次的;中间一层是“法”,逻辑学等等工具类学科就属于这个层次;底层的知识则是“术”,各门具体的学科,尤其是解决人类各种具体问题的知识,都处于术的层次。

中国式思维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执着于道,讲些玄虚难懂的东西,比如我们的传统国学,许多人一说起来就头疼,尤其再加上一个文言文,就更加难懂。要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擅长弄些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中国人缺乏中间层的知识,也就是方法论缺乏,工具学科缺乏。

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而在近代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兴起之后,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建立与形成现代科学的思维与工具,从而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

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不仅导致了科技与工业的落后,也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说什么东西,都是散文式的,不重层次,缺乏条理。不过,我这里说的“散文”不属于文学的范畴,而是指“散乱的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路混乱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