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开国大典前夜,由黄渤扮演的工程师林治远为保证升旗万无一失,与同伴们绞尽脑汁;第二天46秒振奋人心的国歌之后,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到旗杆顶端,于广场上迎风飘扬……
这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首个亮相的《前夜》故事中的精彩片段。由黄渤扮演的工程师林治远原型徒手爬上22米高的旗杆排除隐患的画面,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让人热泪盈眶,“一直向上就不会害怕了”也随之成为集中展现“工匠精神”的金句被广泛传播。回顾即将进入尾声的2019年,紫光云作为将创新技术汇总并以行业解决方案的形式赋能用户的角色,不断在云计算领域谋求突破甚至创新,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也是不言自明。
正如紫光集团副总裁、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所言:“一直以来,紫光云决心打造产业数字引擎,达成为产业赋能的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打造一个足够强大的‘内核’,紫光云正是以全域、全栈、多场景的云基础平台为产业数字引擎铸‘核’加码。”
据晶少了解,时隔一年目前紫光云已经逐步形成了全域、全栈、多场景的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主要涵盖公有云、专项云、混合云全域云服务,其中包括紫光云+新华三同构混合云、超融合、CPU、x86、国产CPU、HPC多域异构资源池等多种算力资源地,满足不同行业业务和安全要求。
其中在公有云方向,紫光云首先提出了一多三统一架构,将节点建设在距离用户最近的位置,同时提供像超融合、x86,GPU、ARM等能力。值得提及的一点,紫光云与新华三UIS结合,也被称为“云上云”,实质上是将这款超融合领域的明星产品配置在公有云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软件层面协同以及升级,通过底层的统一基础架构完成数据、业务层面的拉通,达成全域的目标。
深入探讨“云上云”,晶少觉得如今云服务商都面临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态势,紫光云也不例外,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不单单是公有云服务。面对用户的需求,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行业云,具体的界限非常模糊,但持续运营迭代在线云服务却是关键。“我们发现,其实云上云更多出于用户的实际需要,例如企业级用户想借助公有云的资源池完成数据的备份或者业务包的上传;更多关注隐私安全的金融属性机构则倾向建立私有云方便申请管理,并同时利用公有云资源助力高并发情况下的数据迁移……如此看来云的物理概念似乎不那么重要,关键在于提供一种同机房托管云的方案,例如云上云、混合云等来解决问题,而紫光云正是如此考量。”紫光云联席总裁焦刚总结道。
当然除了全域的云服务之外,紫光云还提供MSP的平台服务,本质就是为了帮助合作伙伴更好转型,让其成为MSP上云的服务商。如今放眼国内确实有很多云分销商以及代理商都有此意,但并不是都有能力完成平台构建的目标,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运维、多云管理以及业务迁移。“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希望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与合作伙伴深耕,完成生态化的创新迭代。”
谈及创新,IMPACT2019紫光云峰会上,unI X云创中心正式揭牌上线。unI X云创中心承载了创新必备的全要素环境,为创新团队提供创新土壤。据悉,该中心通过紫光云的云底盘能力,为入住团队提供分行业、分场景的全数字化的研发平台以及底层的IT基础能力;除此之外还将给入住团队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使其不用考虑生产环境和生产资料,只专注于创新就好。更加重磅的是,紫光集团、紫光云还与中国科学院EDA、Synopsy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Cadence、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紫光展锐、紫光国微、新华三半导体、长江存储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紫光云芯片产业数字引擎。
有数据称,紫光云在过去一年中建设了20多个节点,全国范围内的节点均用高速网络连接起来提供云基础服务。在全栈层面,经过过去一年有余的发展共上线了21款新产品,新增了100多个功能。如此看来,强大“内核”已蓄势待发,若使产业数字引擎有机会与产业融会贯通,还需要发挥数字孪生的桥梁作用。
例如在建筑领域,紫光云推出了UNIDT数字孪生服务,提供包括算力服务、IOT接入、工具、中台以及可视化等服务内容,就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BIM和GIS进行深度结合,搭建可感知、可判断、快速反应的数字孪生城市,构建出了CIM平台。
所谓“数字孪生”,其实并非是创新的技术词汇,这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基础上也随之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更是紫光云在构建产业数字引擎理念时,充分认识到数字化价值的集中体现。
对此紫光云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卢国强强调,纵观诸多行业发展,紫光云发现,其实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一个共同的载体,即基于整体现实物理环境的模拟仿真体系。未来的紫光云需要贯彻实施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引擎,关键在于提供的不止一种技术或者一类产品,而更多是一种完善的服务。例如构建建筑行业的产业数字引擎,就需要基于云上完成大量建筑孪生体和数据的打造;如此一来基于模型就会生发大量的算法、推演等,进而形成完善的业务体系付诸于实践。
“这样发展,推进数字孪生就需要完成几个关键,首先需要具备大量的数字孪生体,即把物理属性的模型转化为数字化孪生的模型,这就需要大量的云上模型支撑;此外还需要在支撑行业应用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连接能力以及算法能力,基于此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基去完成更重要的服务。目前,紫光云将数字孪生和数字孪生服务结合一起,这是初衷;未来除了应用在建筑领域之外,也会同时服务智慧城市,工业、水务等,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如今在工业、建筑、芯片、金融等多个领域,以“数字孪生”核心的紫光产业数字引擎强势“轰鸣”而来,在工业领域,紫光云被誉为为数不多的从平台、标识解析、安全三个方面全面发力的供应商。以TCL集团为例,紫光云通过构建整个IOT平台,把所有的设备进行连接、管理、分析,将整个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提升了10%,综合管理效率提升了20% ,为用户创造了极大的降本增效价值。
谈及强势赋能产业,智慧城市也是紫光云持续性发力的重点之一。毋庸置疑,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任何即为建设基础的、原创的信息化系统,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等术打通,无论是滨海新区还是连云港,数据只有互相产生关联才能产生价值。“所以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几乎都要建设一个数据交换平台,在平台中将独立、孤立的数据通过交换进行共享。”紫光云方面说。
就晶少的理解,第二层面则是以数据和应用来驱动建设。过去,建设一个看似很智能的网站就可以被称之为智慧城市了,但实际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的应用驱动,解决政府的管理功能、政务服务,管制功能以及监管功能等,解决社会层面很多现代化问题,带来效率提升。此外就是通过数据平台使整个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能够按照新产业形态进行升级。“总体来说围绕这三方面,即政府服务、政府管理、民生和产业应用来驱动,使老百姓更容易办事,更解决了政府管理的问题。基于此,紫光云丰富了数字化技术、数字引擎,其中包括计算力、数据中台和应用的APP入口,让成为数字化产品更容易复制。”紫光云联席总裁焦刚阐释道。
如此看来,紫光产业数字引擎不但提供了行业与产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同时在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发展等方面也实现了助力跃迁,未来紫光云会越发贯彻“芯云”战略,通过产业数字引擎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