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ot Shader笔记:读屏着色器(下)

原文地址:Docs » Shading » Screen-reading shaders

虽然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很简单。当第一次在一个即将被绘制的节点发现(其shader中使用)SCREEN_TEXTURE

的时候,引擎会做一个全屏拷贝,并缓存在后台缓冲区(back-buffer)中。接下来即便再发现有在shader中使用SCREEN_TEXTURE的节点也不再做全屏拷贝了,因为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如果想在shader中用SCREEN_TEXTURE做重叠效果,第二个节点将不会使用第一个节点的结果,于是就会产生一些非预期的效果。

Godot Shader笔记:读屏着色器(下)_第1张图片
image

上面这个图,第二个圆(即右上那个)使用的是和第一个圆相同的源,即都是第一个圆下面的内容,所以第一个圆(被重叠)的部分就消失了,或者说不可见了。

在3D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拷贝过程发生在非透明物体渲染完成后。

在2D中,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后台缓冲区备份节点(BackBufferCopy)被纠正。这种节点可以在两个圆中间被实例化。它可以针对某一块指定的屏幕区域或者全屏幕来工作。

Godot Shader笔记:读屏着色器(下)_第2张图片
image

这样两个圆就可以正确地融合了。

Godot Shader笔记:读屏着色器(下)_第3张图片
image
后台缓冲区工作原理

下面我们来彻底解释一下,Godot中后台缓冲区到底是怎样拷贝的:

  • 如果一个节点使用了SCREEN_TEXTURE,那么整个屏幕将会在这个节点被绘制之前被拷贝到后台缓冲区。这(个拷贝事件)只发生在第一次(有节点使用SCREEN_TEXTURE的时候),即使后续再有节点使用SCREEN_TEXTURE,拷贝事件也再不会被触发。

  • 自动拷贝整个屏幕的仅仅发生在如下条件:SCREEN_TEXTURE初次在一个节点被使用,并且在节点树上,此节点之前没有发现BackBufferCopy节点。

  • 后台缓冲备份的对象既可以是整个屏幕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如果用BackBufferCopy节点拷贝一个区域(即不是全屏),然后又将SCREEN_TEXTURE用在另一个区域上,这种行为是可能的,但是请避免这种行为!

深度纹理(DEPTH_TEXTURE )

在3D着色器中,我们可以访问屏幕深度缓冲区(screen depth buffer)。这时将会用到DEPTH_TEXTURE属性。这个属性获取的纹理不是线性的;它必须通过逆投影矩阵(inverse projection matrix)转换一下。下面的代码恢复了一个被绘制的像素下面的3D位置。

void fragment() {
 float depth = textureLod(DEPTH_TEXTURE, SCREEN_UV, 0.0).r;
 vec4 upos = INV_PROJECTION_MATRIX * vec4(SCREEN_UV * 2.0 - 1.0, depth * 2.0 - 1.0, 1.0);
 vec3 pixel_position = upos.xyz / upos.w;
}

你可能感兴趣的:(Godot Shader笔记:读屏着色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