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我看《地雷区》

电影的最后一幕,落在他凝视四个人向边境向奔去的那刻。这时,我心中涌起的念头是:“还好,最后没有想起枪声”。

这部电影就是《地雷区》。影片故事情节不复杂,但是叙事很紧凑、很精致,没有多余的镜头。影片中角色的性格、情感转变,随着剧情展开得到充分而自然的呈现,整部电影看下来,如在一首行云流水却意蕴悠长的好诗。

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我看《地雷区》_第1张图片

影片讲述的是,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在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领下,被送往西海岸从事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

要用一句话概述本片探讨的主题,就是:宏大“恨意”与具体“人性”之间的矛盾

当战争硝烟散尽,胜利一方把对另一方的“恨意”,具体释放到作为俘虏的个体身上,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吗,是合乎道德的吗?战俘个体应当且必须是宏大“恨意”的承担者吗?哪怕当初是战败一方悍然发动的侵略战争,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就像影片中的德国纳粹。

影片一开始,是丹麦军官拉斯穆森驾着车,与列队而行的德军俘虏相向而行。突然,他停下车,从队列中拉出一个拿着丹麦国旗的俘虏,对其进行近乎歇斯底里地痛殴。在观看时,这个开场多少让我感到有点不明所以,但同时在心中产生一个困惑,他为什么要这样呢?直到看完整部电影,才明白导演的意图,这是在刻画拉斯穆森对于侵略者德军的深切痛恨。

之后,画面切换到坐在卡车上的一批年轻德军俘虏上。他们被送到一个训练营,学习如何拆除地雷。经过短暂培训之后,这些基本没有见过地雷长什么样的俘虏,开始进行拆弹实战演练。这场戏除了引出影片的另一主角——拆除地雷的年轻战俘外,更交代了这一群德军战俘的命运。在战胜者眼里,他们的生命根本不值得珍惜。

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我看《地雷区》_第2张图片
拆弹实战演练中的爆炸事故

那么,当这群生命被漠视的年轻德军俘虏落到对德军抱有深切恨意的丹麦军官拉斯穆森手中,他们的命运将迎来什么样的遭遇呢?至此,电影的主要剧情才真正拉开。

简单说,影片的主体故事情节是由丹麦军官拉斯姆森对这批德军战俘所经历了四个情感阶段构成与推动的。

第一阶段是拉斯姆森对德军俘虏的“宏大恨意”。所谓宏大恨意,是个体对纳粹德国总体性恨意。问题是,这种对国家的恨意,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发泄呢?影片中,拉斯姆森上校的方式,是把他对纳粹德国侵略丹麦的恨意撒到这群年轻俘虏身上。所以,一开始,他对这群俘虏在言语和行为上百般侮辱,也不给他们提供任何食物,目的就是让他们自身自灭,不在沙滩上被炸死,也会被饿死。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让这群年轻的德军俘虏承担这种宏大恨意,真的是合理的吗?

电影此时,电影的视角切换到这群年轻战俘身上,展现这群战俘的每个人的性格、情感与行为。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活着回到德国老家。因此,为了能活下来,他们有人偷附近农户家小女孩的面包,有人晚上偷吃农户家马饲料,结果全体都上吐下泻。导演通过这些细节性的画面,给我们还原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年轻生命。也正是这些具体、生动的生命细节,一步步地开始消解军官拉斯姆森心中“宏大恨意”。当沙滩上地雷爆炸,一个德军俘虏受重伤而最终不治之时,他心中“宏大恨意”被血肉之躯与生命逝去所击碎。拉斯姆森意识到,他们只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年轻生命,而不是战争时如狼似虎的侵略者。

接着,影片就进入第二个情感阶段,即拉斯姆森开始对这群年轻俘虏有了基于人性的“关怀”。这表现三个方面,一是他开始从基地偷拿食物给这群战俘,二是晚上不再锁住他们所住的房子,三是他与他们聊天、开玩笑,乃至给他们放假,让他们休息,一起踢足球。此时,他开始把他们当成人来看到,而不是发泄宏大恨意之仇恨对象。因此,当其他军官对这些年轻战俘进行人身侮辱时,他坚决地进行了制止。

乐极生悲。就在一切看起来和和美美的时候,一颗地雷响起,炸死了拉斯姆森的爱犬,而那片区域上已经清理过地雷了。这个变故让影片剧情来了个大反转,拉斯姆森怒不可遏。是怒,不是恨。怒,是因为失去心爱之物的情绪失控,是个人的。而恨,是对抽象宏大的情感认同,是宏大的。

影片进入到他对这群俘虏的“个人之怒”之情感阶段。为了发泄这种痛失爱犬的心态怒意,他不仅让当事的俘虏学狗那样,用嘴叼回他丢出去球,而且让这些俘虏结成人墙,去趟那些已经扫过雷的区域。好在,那些区域的地雷真的拆干净了。

怒意兴起,温情断去。拉斯姆森与战俘之间远远谈不上人格的平等。他之前的关怀只是出于一种人性的本能,而不是一种对等的权利意识。建立在战胜者对失败者强大的权力意志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如此微妙而脆弱。

个人情绪总有平复之时,怒意亦难以持久。但是对于每日用生命拆地雷的这群战俘来说,拉斯姆森的愤怒就是雷神之怒了,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悲剧就发生在影片中双胞胎俘虏身上。在怒头上的拉斯姆森,不管双胞胎弟弟身体不舒服,强行要求他带病拆雷,悲剧也就产生了。拆雷是一件极其消耗体力与心力的活,正常的情况都随时可能命丧当场,何况是带病之人。

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我看《地雷区》_第3张图片
影片的双胞胎兄弟

双胞胎弟弟之死,彻底驱除了拉斯姆森的怒意,随着而来的是心中悔意。他此时应该深切意识到了,人的生命价值才是最宝贵的。

其实,影片到这里,整个故事主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影片进入到了“情感救赎”的第四个阶段。

拉斯姆森最后不惜与上级直接顶撞,并通过关系将最后幸存的四名德军俘虏送到边境线,私自放他们回到德国。在这一阶段,导演通过两方面进一步强化影片主题,一方面通过两次爆炸事件凸显德军俘虏人性面以及命运的悲惨,另一方面通过对丹麦其他军官对这批德军俘虏的态度,展示出“宏大恨意”是如何强大,丹麦很多人希望这批俘虏用死亡来消解他们心中“宏大恨意”。两方面对比,将主题做了又一次深度强化。

对于拉斯姆森来说,这些俘虏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把对总体性的宏大恨意撒在他们身上,显然不是道德的。这也是整部电影想告诉人们的道理。不知那些抵制洋快餐、砸日系车的“粪青”们,看到这部电影是何感想?

电影最后一幕,卡车停下,拉斯姆森让最后四名战俘向边境线跑去时,俘虏回望时的眼光,是困惑中带着感激,而拉斯姆森眼中,则是平静中带着慰藉,是那种“宏大恨意”被彻底解脱的慰藉。

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因为许多依然充满宏大恨意的丹麦军官没有追杀过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好,最后没有响起枪声——我看《地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