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之辩析“ 天生德于予”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的第76篇。

《论语述而篇第七》第23章: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这则论语很有名,也成为很多有使命感的人常引用。

我们先看一下背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意思是——孔子离开曹国到达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就把树砍掉了。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弟子们催促说:“我们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如果想深入理解这则论语,需要了解一下桓魋的为人及其为何想杀孔子?

桓魋(音tuí),又称向魋,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他是宋桓公的后代,深受宋景公宠爱,他的弟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这期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宋国。孔子与宋景公原系同宗同族,宋景公知道孔子是天下闻名的圣人,门下有数十名文武兼备的弟子,如果把他们师徒长久地留在宋国做事,便可使宋国不再受大国的欺凌。

宋景公准备出城迎接孔子。桓魋却怕孔子师徒来后会取代他们的权势,因此他对宋景公说孔子有野心,而且一帮弟子也十分厉害,人多势大,定会对景公不利,景公不信。桓魋竟不经宋景公同意,带领人马去杀孔子。结果孔子被赶出宋国,宋景公怏怏不快。桓魋作为宋国司马,桓氏在宋景公时期曾是望族,原本威名显赫。但却因权势欲急剧膨胀,酿成了大祸。但后来却纷纷逃出宋国,如鸟兽散。究其原因,在桓魋一人身上。

其次是如何理解孔子这句话?

孔子信天命,而且有一种自信,像宗教家一样坚定。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结果当然证明了桓魋无法把孔子怎样。

这是不是傲慢?不是的,是自信。我们要由这里了解,有时候对某些事要有绝对的信心。

虚云和尚一生传奇故事多,抗战期间遇一日本兵,作势要杀他,虚云却一点也害怕,日本兵问为何?虚云说:“若因果注定要被你杀,害怕也没用,若因果注定你杀不了我,更没有必要害怕。”

佛家是从因果来看,儒家是从天命来看。有时候人的信心、信念是无比强大的,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司马迁能忍受宫刑之辱,因为他怀有强烈的使命,便是完成《史记》。这方面中国历史的故事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悦读论语》之辩析“ 天生德于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