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彼此折磨吗?

    如若要相看两不厌的,那该得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大半辈子都要与一种工作耳鬓厮磨,即使最初出发时可能是冲着喜爱而去的,走着走着,那份喜爱也可能渐行渐远。孔子说,我只是“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做着一件事,而且不厌其烦的做着这件事,除了热爱,除了坚持,我想还要有自律,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才对,要跟自己的惰性去抗争。

    备课中你挖空心思设计,想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寻觅一丝与学生能共鸣的点,甚至自作多情的设想可能会在某个点上出现问题。翻阅资料搜索相关信息,唯恐一不小心被学生挂在黑板。待你走进教室那瞬间,班长的那声“起立”是铿锵有力,学生却慵懒从桌上爬起,歪歪扭扭的站着,有气无力的拖着老长的一句“老师好”,等他们站稳之后,你会发现某个角落会有个大空,仔细一望,原来是一个熟睡的学生,在你无奈的苦笑中草草的结束了庄重的仪式。课堂上,三分之一的人跟着你的节奏一唱一和,说一说记一记,偶尔皱皱眉,偶尔点点头会心一笑。三分之一的人呆呆地目光紧跟着你,你说一句句“记”,匆忙的拿起笔,胡乱的在书的某个角落里疏疏落落的记上两句。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要么低着头,扣着指甲,舞弄自己的手想着自己的心思,要么久久的望着窗外入神,老师接二连三的叫着他名字,他都无动于衷。还有一些同学索性的趴在桌上,双手装进大大的有着卡通图案的暖宝宝里,美美的睡上一觉,即使在三九的天里。你从旁边过轻轻的拍下他,弱弱的送上一句“同学,天太冷了,小心感冒”他抬起头来,醒忪的目光看看你,倒头继续睡。若是你继续拍拍,他猛的抬头,使劲的瞪一下你,你识趣的灰溜溜的走开,心里默念一句,息怒息怒,不要自取其辱,你无法叫醒一个沉睡的人。

  如果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守望的话,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唤醒?  我们是在彼此伤害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在彼此折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