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8昨日读书杂记

《进化心理学》中读到道德的进化。《基因传》读到基因和表型,表型被环境选择。听斯坦福:人类行为学课程

三个都属于进化论范围,一个解释进化角度看待合作和欺骗(道德中很大一部分是防止别人搭便车),另一本关注找到进化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基因课程今天说到博弈策略中的以牙还牙、以及信息错误下的宽容的以牙还牙(和道德部分有点接近)。

进化的观点优于孤立

可能有人会想:个体要不要放在环境中看?比如人的性格类型会不会随环境变化?

进化给出的描述是环境和生物相互适应的过程,生物要先多样性,每次环境变化都是加在不同形态上的选择,让更适合的表型(基因表达出的形态)不断确立优势,我觉得比比孤立的看待个体和环境都要好。

进化的基础在基因上

一个普遍的错误是进化是对个体的选择,现在生物学界更倾向于进化是对基因的选择。大家基本接受了“鸡只是一个蛋到另一个蛋的过程”。

互惠利他是社会性的基础,在达尔文时期使用个体选择的时候很多社会性行为显得很难解释,人们在想难道进化是对整个社会进行选择吗? 而采用针对基因的选择的思想,这个问题变得容易一点:帮助亲属有利于自己基因的传播,(博弈论中)互惠利他的和合作策略是最好的策略,能被进化筛选出来。

基因作为文本

看过进化论的人会有种感觉,“难道进化论要一统天下,以后什么文化,道德都不用讨论了,只要聊进化论就好了”。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文字文本和我们的基因文本,都对我们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做了描述。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进化兼具大局观和细节

进化讨论的对象,动物演变,人类本性,恐龙灭绝,这些论题不是范畴很大就是距离很远。

在我们谈进化的时候,我们是把一代当作一个原子,一代一代和环境相互作用。这就形成了一个时间尺度很大的谈论对象。进化很适合解释物种很长时间形成的特性,历史渊源,以及物种之间策略和环境的优略。

确实,谈论进化是以非常大视野的在讨论问题,但通常又能够落地在小细节上,比如动物身上的某个具体特点,对应的具体的基因。

考虑到我们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环境,估计只有飞快的速度改变基因的生物能够适应下来。如果我们想继续生存下去,要飞快的制造些帮助我们在新环境下生存下去的工具,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改变速度,有可能的话加快大自然中生物的改变速度。

大局观和局部观的矛盾

大局观和局部的经常有一些矛盾,因为两者都要消耗时间资源。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依赖大局观而很好的存活。比如可以不了解冰川的产生和发展,只需要在冰川来的时候逃跑即可,如果不了解冰川的长久特性,很容以把周期波动看作退却,就比较浪费资源,大局观的维持是需要很大的能量的就像人的大脑的产生。

所以两本书和一个课程挺不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38昨日读书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