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yberniklee/p/8135318.html

对于一个正在运动中的小车来说,如何准确的知道它所处的位置?

理论家说:我可以通过牛顿公式来计算!

实践家说:给它装个GPS不就得了!

 

好吧,你们说的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现实情况是:

理论家没有考虑到现实存在的摩擦力、空气阻力、时间测量误差等因素,算出来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实践家没有考虑GPS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

 

这样一说,感觉两位半斤八两,都有误差,感觉谁都不可信。不过,我们还是要解决问题的嘛,能不能让这两位合作一下呢,理论联系实际嘛,马克思他老人家说的准没错。

 

我们知道,误差其实是一种噪声,那么是不是可以用滤波的方法呢?

 

感觉可以,我们把他俩的结果加起来,再除二嘛,均值滤波谁不会呢!但是,但是传感器的测量值(不一定是GPS)有时候简直会上天哪,这样简单粗暴肯定不靠谱,那有没有更牛X的方法呢?

 

 -------------------------------------------------------------------------------------------------严肃的分隔线----------------------------------------------------------------------------------------

 

在刚刚提出的例子里,小车的状态向量可以表示为:

 

这时候,理论家提出,他可以预测k时刻的小车状态,并很难受的承认,这个预测是有误差的,假设这个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给出误差的协方差矩阵

 

假设小车是匀速行驶,使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来表示,有:

即:

其中:

1279165-20180118145801896-946537700.pnguploading.4e448015.gif转存失败重新上传取消

称为预测矩阵。

 

现实中,小车肯定不是匀速的,因为各种阻力的存在,需要时不时的给小车一个向前的力,才能使它继续向前行驶:

假设某个时刻给了小车一个向前的力,产生了一个向前的加速度a,那么: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1张图片

即:

其中:

称为控制矩阵。

 

对于施加给小车的加速度a,它也称为一个向量,叫做控制向量,常用来表示,即有:

 

到这里,理论家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我们为他补上最后一步。在系统会中,可能会有其他不可预知的外力可能会干扰预测结果,我们需要把这一部分误差也加进来,假设它也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误差,我们已经知道:

 

则有:

1279165-20180118150039693-888738704.pnguploading.4e448015.gif转存失败重新上传取消

可以看出,是有上一步得来的外部不确定性误差的总和。

 

这时,实践家也给出了他买的山寨GPS的参数,知道了这个GPS的误差范围,那么有如下关系:

 1279165-20180118150103724-1535787806.pnguploading.4e448015.gif转存失败重新上传取消

其中, 为观测向量, 为传感器与现实单位换算的转换矩阵(这里因为GPS输出单位与现实一致,就是1:1的关系), 1279165-20180118180728693-818338343.pnguploading.4e448015.gif转存失败重新上传取消为GPS的正态分布协方差矩阵。

 

OK,到现在为止,理论和实践的要素都准备完成,是时候把他们整在一起了,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2张图片

图中紫色的小车正在行走,理论家计算出的位置为绿色曲线(正态分布),实践家测量出的位置为蓝色曲线(也是正态分布),那么我们如果把这两个正态分布融合起来,是不是得出一个更“瘦”的曲线呢?

 

如上图红色所示,我们得出了融合后的曲线,这个曲线的方差要比另外两个要小了,至于为啥高斯分布和高斯分布融合起来还是高斯分布,请参考论文《Products and Convolutions of Gaussia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有详细的推导和论证,这里就不多说啦。

 

现在,我们有了两个不同的数据集,分别是预测的数据和测量的数据,我们用 来归一到相同的单位,则有: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3张图片

稍微加以变形,不难得出: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4张图片

设:

那么上面的公式变为:

代入: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5张图片

为了得到最后的结果,把上面三个式子化简,最终得到: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6张图片

 

总结一下,我们把卡尔曼滤波的过程一般分为两大部分,预测更新和测量更新: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7张图片

到这里,了解了卡尔曼滤波大概的推理和机制,说白了,卡尔曼滤波就是通过不断的迭代,将测量结果不断收敛的一种方法。可能到这里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卡尔曼滤波有啥牛X的,那我们接下来具体计算一下。

 

以小车的运动为例,为了简化运算假设它是匀速行驶,我们每隔1秒获取一次GPS的数据并算出相对位移,数据如下:

此时,由上述条件容易得知:

1) 由于是匀速行驶,所以不需要控制量,可以忽略;

2) 1秒一次的更新间隔,预测矩阵F,这里是预测因子为1;

3) GPS输出的测量数据已转换为和现实一致,故H=1;

4) 假设小车初速为0,方差为1;

5) 就上面说的,GPS的误差是R=1米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8张图片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9张图片

SLAM基础算法(1):卡尔曼滤波_第10张图片

可以看出,滤波后的结果相比测量的结果,是比较收敛的,接近于小车匀速运动的现实情况。

 

References:

[1]"A New Approach to Linear Filtering and Prediction Problems" by R.E.Kalman,1960

[2]"Kalman filter" in wikipedia

[3]"How a Kalman filter works,in pictures" by Bzarg's blog

[4]《Probabilistic Robotics》

你可能感兴趣的:(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