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之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应用”能够占据市场,并且大有可为。
毫不夸张的说,微信的出现,改变了21世纪国人的移动社交方式,正是因为有了微信,“移动互联网社交”的概念才能真正的在中国普及开来。
2011年1月21日,这款由张小龙带领腾讯广州研发团队打造的社交应用悄然问世。在当时前有短信、QQ、MSN、飞信,后有Talkbox、米聊的情况下,微信的表现并不出众。毫不夸张的说,那个年代是一个“全民QQ”的年代,与QQ定位如此相似的微信,在推出的那段时间也只是短暂的掀起了一阵波澜,之后就逐渐归于平静,其真正的固定用户少之又少。想要问身边人加个“微信好友”,对方都要先疑惑三秒:“啥是微信?”
但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微信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如今移动社交的最大赢家,国人不可替代的“统治级”互联网通讯软件。
微信
from 2011
编年史
to 2012
|
2011年1月21日 “微信诞生” |
2011年5月 微信发布2.0版本,新增语音对讲的功能 (用户量:1千万) |
|
|
2011年8月 微信发布2.5版本,新增“查看附近的人” (用户量:1千500万) |
2011年10月1日 微信发布3.0版本,新增“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 |
|
|
2012年3月 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
2012年11月1日 微信发布4.3版本,新增“摇一摇”功能。 (用户量:突破3亿) |
|
当时“微信”的操作逻辑对于用了十几年的“电话+短信”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十分新颖的,因为它主打的功能并不是“文字聊天”,而是基于互联网,实现了像对讲机一样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语音对话”。这种介于“电话”和“留言”之间的新型交流方式,一下子将对话的两部手机变成了可以随时听取回复的“网络对讲机”。大家这时候才发现,嗯……这个软件有点意思……
当经典的“扫一扫”功能推出之后,微信的用户数已经破了6亿。之后微信更新了朋友圈,微信支付等功能,一步一步非常谨慎。
在这九年多快十年的时间里,微信已经从单纯的移动服务变成了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关键部分。二维码、公众号、表情包……,这些元素的兴起,无一例外的都是微信“爆火”的伴生品。现在微信的本质还是“交流”,只是它早已经不仅只是用于交流。随着各类名人,作者、KOL、政府组织,媒体和各大企业的入驻,微信早已经完成了从“软件”到“平台”的转变。
进入2020年之后,微信相继进行了一些明面上的“大动作”和一些细节上的“小动作”的改进。
微信
from 2011
编年史
to 2020
|
2020年3月22日 微信正式上线“黑暗模式” |
2020年6月5日起 微信支持一年修改一次个人微信号 |
|
|
2020年6月17日 微信上线“拍一拍功能” |
2020年6月19日 iOS版微信支持朋友圈删除后重新编辑内容 |
|
|
2020年6月29日 微信公众号底部“按钮”改版 |
2020年7月2日 iOS版微信支持“自定义拍一拍”后缀 |
|
6月的“微信”开始变得更加活跃,它留给人们的“古板”印象也似乎正在一点一点被撬动,这些改动并非是微信团队脑子一热就拍板定下的决定,甚至有些改动对于微信这9年来的发展之路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它似乎将要开始新一轮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已经快10岁的微信来说,正是一场由内而外的自我“去老龄化”的救赎。
总结一下不难发现,微信这些改动的方向无外乎是针对“社交”和“公众号”两方面的,所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下来我将从这两个大方面出发,试着去解读一下微信通过这些改动,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号。
其实微信对用户的呵护 一直都是小心翼翼
从修改微信号说起
在微信可以支持修改个人微信号之前,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今因为自己尴尬的微信号而流下的泪,都是当初设置微信号时脑子里进的水。初恋的生日、手机号,XXX名字全拼后面跟上520、1314之类的告白、甚至我还看到好友列表里曾经出现过的heiyewangzi(黑夜王子)如此中二的类型。因为当初的“一时冲动”,许多人都选择了无视“微信号只能设置一次,后续不可改变”的警告。只是当初恋变成回忆,当热血青年变成了一只社畜,时间看似带走了许多,唯有“微信号”成为了你曾经“放荡不羁”的青春记录者。
当我们“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向他人报出并解释自己的微信号的意义时,心里总是忍不住吐槽:微信号为什么不可以改?谁年轻的时候还不会sb一次?微信爸爸给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微信号其实就像自己的身份证号,象征着你这个人,同时也是你在微信上唯一的ID和凭证。当初微信不可以修改微信号的设定,多半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毕竟微信的昵称是可以随时修改的,如果微信号也可以修改,那么一个人凭空消失又以新的身份凭空出现,难免会让一些“有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
可是微信为什么在今年颠覆了这一自己当初定下的规则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微信意识到,不仅是自己“长大”了,那些一路走来陪伴着自己的用户也长大了,这些用户对于“修改微信号”的去修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以“人”为种种业务发源的根基的微信来说,这些呼声越来越不能忽视。
说真的,其实微信对用户的呵护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的。朋友圈这么大的流量池,微信官方也只是时不时的投放一些卡片类的广告;公众号也分了订阅号和服务号,只给了部分企业特权,其他的都是你要看就进来看,我绝不强推。每天还只能发一条推送;还有PC客户端的推出与改进,以及正在积极适配的暗黑模式。
微信的谨慎只为了一条:不要做太大的动作,防止把好不容易建立的用户习惯破坏掉
只是9岁的微信面对如今微博、抖音、快手这些新型社交方式的冲击,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想要继续保持“高生命力”,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去“消耗用户”,终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想要在“第二轮博弈中”守住自己的高地,就必须去倾听“用户的声音”,毕竟自古以来,固步自封的人或事,最终都不太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所以你看,当“微信可以修改微信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之时,网民们的“普天同庆”之姿,简直就像是古代新帝登基之后的“大赦天下”,等的真是太难了。
从“抖一抖”到“拍一拍”
至于“拍一拍”功能的上线,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微信”对于其本身社交形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微信想要做的,是使聊天方式更加丰富,线上聊天的场景更加真实化。其实在QQ、阿里旺旺等等这些类似的聊天软件上早就有了诸如“窗口抖动”的功能,只是它的体验过于“霸道”,比如你正在玩游戏、看剧、写一份报告,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晃动的窗口,你是不是会被“吓一跳”先表下不谈,单就体验上来看,这种“打断式的提醒”多少都有些强迫接受的意味,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窗口抖动”,都会在个性签名里填下“消息回的慢请稍等,切勿使用窗口抖动”此类的话语。
人际传播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而如今新媒体时代,纯粹的文本和表情包已经不能满足个体交流沟通的需要。“拍一拍”这个功能,是微信在“提醒人”和“被提醒人”之间想要找寻的一个“接收强度”的平衡点,既不会让对方感到突兀,又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与此同时,它弥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非语言线索的缺失,是一种动作上的“情感补偿”。微信官方把“拍一拍”翻译成“nudge”,是轻轻推一下的意思。在群聊天中使用“拍一拍”功能,被提醒的人没有“@”那么明显,不会让人有一种被“当众点名”的紧张感;但是在私聊过程中,“拍一拍”会把聊天框置顶出来,可以在对方不回消息或者想回避对话的时候,起到一个温柔的提醒作用。
就像张小龙自己对这个功能的评价一样:仅需一行代码的有趣功能,这个简简单单的小功能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让我们的微信群炸开了锅,要说它没给产品起到促活的作用,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有微信的人,手头基本上都要加上三五个微信群,只是这些群真正处于活跃状态的却寥寥无几,根本没能起到一个建立社群初衷的互动效果。“拍一拍”上线之后,不可否认的重新“激活”了许多群里群友们的交流欲望,甚至不少人还通过改微信昵称的方式来恶搞对方。对于所有产品来说,只有当用户开始变得活跃,产品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拍一拍”所衍生出的各种梗和笑料我们都可以暂且不谈,因为这可以解释为用户的“创造力”,单从微信和这个功能的角度出发,“拍一拍”似乎是微信有意引导用户去进行的一种“温柔的社交”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信看到了它的使用者们因为各种爆炸的交流信息而产生出的“焦虑”,微信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抚平这些焦虑,同时又为自己,获得了新一轮的生命力。
“赞”与“在看”,更精确的数据,更快速的表态
2012年8月17日,公众平台正式向普通用户开放。于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如今8年时间过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如果说微信取代了短信,让人们可以模拟对讲机的交流形式进行语音聊天的话,那么微信公众号则是取代了之前人们每天看报,看新闻的方式。
那么既然是新闻,那么必然的,每个人看完之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飘逸的文采。也不是每条新闻都值得我们洋洋洒洒的写下近百字的评论去高谈阔论。好或坏,赞同或否定,表达自己简单的态度是每一位微信公众号读者在读完每一篇公众号文章之后第一时间所能做出的反应。“赞”的出现,满足了当下人“一键表态”的诉求。
社会的快节奏不可避免的让人无暇通过大量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态度,一个简单的“赞”的背后,却表达了你和公众号作者英雄所见略同的想法。其实“赞”在微信上由来已久,从最开始的朋友圈到现如今的公众号,改变的只是“创作者的内容篇幅”,不变的是“作者向周围人表述和传达自己思想”的核心。所以即使将“赞”模式从朋友圈拓印至公众号,它依然适用,用户体验依旧自然自如。
但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微信似乎是想要将公众号和朋友圈做出区分。为了凸显公众号“文章”的特性,他们将“赞”更名为了“好看”和现在的“在看”。从运营者的角度出发,无论是“赞”,“好看”还是“在看”,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10万+”。
为什么要点赞
因为我要100000+
为什么要分享
这给文章增加了一层更多曝光的可能性。本质上来说,微信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去鼓励创作者有动力有理由去创作更多更优质的内容。
早些年微信公众号是有红利的,早期进入的作者只要认真去写基本都能获得不错的流量。但最近两年,随着公众号的注册数量和文章数量持续增加,反而给用户带来了信息过载的困扰,与之而来的还有日益下降的公众号打开率。据公开数据表示,2016年的微信公众号平均打开率降到了2%,到了2019年平均打开率又降到了1.2%。张小龙在微信八周年的演讲中曾提到过一个数据:公众号阅读量其实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是来自于订阅。
和单纯的“赞“相比,点击“在看“后,朋友圈的人会知道你在看这篇文章,还能看看你看的文章是什么内容。一旦用户朋友圈的人看过文章后觉得不错就会关注这个公众号,这是一种思路非常棒的“用户裂变”的方式。
但是在读者看来,“赞”变的不仅是名,还少了那股“味儿”。
什么味儿呢?
“朕已阅”的那股味儿。
再说的明白点,就是少了那种每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的“仪式感”,外加一丝丝身为“评论者“的优越感。所以许多运营者都会发现,要“在看”比要“赞”难多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喜欢“发表态度”的人并不喜欢“分享态度”,出于隐私性的考虑,他们并不想让别人“朋友“知道自己关注了什么类型的公众号,每天在看什么类型的新闻。因为这可能和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设”不符,甚至会成为同事亲戚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他们也想有一份自己不被人知的私人空间。
微信公众号的改版无论是从运营者(内容创作者)还是读者两方面来说,都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改变。运营者可以收获多一分的鼓励,得到多一份的数据,从而能够有更加精确的分析,为今后的运营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微信后台来说,好文章的标准又增加了一条,虽然精品文章的筛选可能会更加苛刻,但是精品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表态”按赞,分享态度可以按“在看”,觉得好的还可以直接分享。不受拘束。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读者收获的是自由,创作者收获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微信收获的是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内容入驻者以及流量和活跃度。
现在你看,从“赞”和“在看”的比例中,我们很明显的就能看出,大家是否想让他人知道自己正在读这篇文章,从而以此来判断,文章的核心以及初衷是否达到了创作者的预期。
它意识到了,它也正在做到
如今的微信确实是腹背受敌,在各类新兴平台的夹击下,微信包括公众号的流量和生命力正在被一步一步的蚕食,当一个平台不再能为创作者带来收益,那么优质内容的流失将会是不可阻挡的。在此之前,鉴于公众号的特殊性,除了广告收益和贩卖公众号的文章位置外,似乎再没有更多的渠道可以为创作者带来收益。而微信目前正在做的,正是积极的寻求突破,甚至放弃了自己一贯的「克制作风」以及产品设计原则:同一时间,最好只让用户做一件事,有一个选择。
这是所有微信用户和微信创作者所乐于看到的。
“一键三联”、“付费阅读”、还有最近新推出的“视频号”,微信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去保护在自己平台上辛勤耕耘的作者和努力交流的读者。像蝉蜕,像老鹰自断爪子和喙。它终于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有恃无恐,改变的推进过程或许有些缓慢和小心翼翼,但好在,它已经在做了。
如今的微信,早已经不能用单一的功能性去定义它。十年,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年纪。中国有句古话:四十而不惑。微信正在做的,是一条自我“去老龄化”的救赎之路,它想要迎接的,是属于自己的下一个十年。
但这十年注定将会是十分坎坷,道阻且长的十年。
(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
近期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