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信仰

今天是一个平淡的周六,我在单位值班,上午编了一上午Android程序,中午本来想回宿舍睡会儿,结果看一点技术资料看得入神了,竟然把午休的时间看过去了。为了不让自己下午感觉太困,我泡了一杯同事送的绿茶,呷了一口,感觉茶香四溢,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打开电脑,放几首自己喜欢听的轻音乐,回想起自己大学时候和刚毕业那两年,经常喜欢在人人网上写点东西。后来人人网没落了,自己也慢慢不怎么写了,然而内心那种想把一些想法分享给别人的冲动似乎并没有彻底磨灭,趁着今天难得的闲暇,也为尝试尝试用写作的乐趣,闲话不说,现在开始正题。

在年少时的词典里,出现最多的词语大概是青春、梦想和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青春渐渐逝去了,梦想逐渐褪色了,爱情也慢慢走向婚姻的正轨。如果现在有人再问我最喜欢的词是什么,我会回答:是生活。
  在写下这两个字的同时,我联想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在英语里,生活与生命是同一个词(Life),在汉语里,“生活”是“生”和“活”两个几乎同义的汉字的组合。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时,竟然巧合地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仿佛在不约而同地启示着:生活,才是生命的主题。
  毕业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对好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故宫、天坛等那些有名的景点,自己都想亲眼看一看,地铁里看到一些著名的歌剧、乐团要来演出,也总想去现场观赏一下。如今在北京生活了六七年了,那些有名的景点我还有一半多没去过,歌剧、音乐会更是一场都没看过。而且内心也渐渐地不那么向往了。现在,更加关注的是每天过得充不充实,想学的东西学会没有,计划去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到,身边还有哪些美食可以和心爱的人分享等等。以前如果能放假,最想做的是就是外出旅游,现在一有假期,第一时间就想着赶紧回家和父母在一起。《菜根谭》里的那句话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或许就是我近几年来心境变化的真实写照吧。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新闻联播》播音员,“国脸”王宁也告别了演播室,光荣退休了。他的妻子刘纯燕,央视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发微博纪念这一时刻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可真跟我想一块去了。时光的运转,好比大浪淘沙,喧闹争鸣、华而不实统统被洗去了,只留下平平淡淡,反而变成了生活的精华。平淡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平淡。能够在平淡当中有所得,才是生活的真谛。上午跟彩霞聊起信仰,彩霞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我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了个玩笑。其实我想说,我的信仰就是平淡。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喜欢看《格言》杂志。第一页的栏目《格言新说》征稿,每篇稿费一千元,这对于尚无任何收入的我来说是很大的诱惑。于是还真的下功夫写了几篇投过去,却没有收到任何回音,还着实失落了一阵子。后来才发现,《格言新说》中的作者往往大有来头,北大教授、知名记者等等,不一而足。这才明白自己还是有点不自量力,于是也就不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专心搞好自己的学业,不再心有旁骛。这个经历也对我有一些别的启发,就是对那些“彩票中大奖”、“卖旧版人民币发大财”等小广告再也不心动了,工作了有了收入,更是意识到攒钱也没有窍门,只能靠开源节流,省吃俭用。认识并接受这一点以后,才慢慢觉得自己逐渐成熟一点了,稍微能成事一点了。
  认识平淡,接受平淡,让人内心安定。然而平淡之中,也并非一无所获。有一次我和彩霞去北大游泳,我们都只会蛙泳,看到有人会自由泳,游得很快,觉得很羡慕,自己照着人家的姿态游,却又不得要领。游完我就跟她说,咱回去网上看看视频教程,按教程上的练,她点头同意。我们回去马上就找视频学,第二天又去游泳馆练,感觉看了教程的确不一样,练了几下就找到了感觉。之前自己以为要学自由泳肯定得报班让教练教,现在自学也能会,无形中省下一笔开支不说,还提高了自信心。还有我们还经常自己学着做在外面餐馆吃到的好吃的菜,刚开始做往往不能成功,但多做几次就越来越接近人家的味道,自己做得虽然还是不如人家做得好吃,可那种成就感,却又比只吃别人做好的美食更加幸福。特别是学会一样菜之后,把做它的手艺带回老家,再给父母尝尝,又是一种新的成就感。还有过年回家和长辈一起喝点酒,和小孩子们一起玩玩游戏,这些点点滴滴都很平淡,可回想起来,又都是那么的甜蜜,那么的幸福,让人发自内心地满足。
  好久不写了,写东西很慢,没写多少,平淡的一天都快结束了。明天平淡还会继续,可是我却真心爱这平淡,我希望我的余生都能被这种平淡滋养,没有太大的起伏,没有复杂的纷争,这样,也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