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语丝汇情思——《敦煌语丝》读书笔记

       《敦煌语丝》是前段时间买的和敦煌有关的书籍之一,绘画、艺术、敦煌学人这些角度之外,从游记的角度看敦煌在旅行者心中的印象,也是挺值得一观。中华书局出版,白底洒金般似书法字帖背景的简洁封面设计,也是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敦煌语丝》作者是金耀基,曾任新亚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是一位社会学大家。在敦煌语丝之前,作者写有《剑桥语丝》《海德堡语丝》,以旅途中见闻为文章、颇受读者欢迎。这本敦煌语丝,打头第一篇是敦煌游记,接着第二、三篇是回作者故土天台和一次苏杭之行的游记。少小离家,两鬓霜染才有机会回神州作游,所以作者在旅途中,既有对景观、文化的赞叹,又有对今昔的巨变的感慨万千。

       一地之山水风光,其实必然因为它所积累的文化而蜚声。所以,看真实的山水和名胜是眼前之景,升腾出的想像和联想是心中之境。情境结合,才有不枉此行之感。所以看游记,既是看作者对山水的描摹,也是看作者对文化的探寻与碰撞。作者的游记虽然是片段式的语丝采撷,看起来轻松,但也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一、有趣的游记是怎样的?

       大多数的旅行,都有一个日程安排,某天某时游某个景点、某天某时要去吃什么特色美食,等等。所以按时间轴来记录种种事体,决计不是一个好的、有趣的游记。必得由作者撮其精要,进行呈现,才不拖沓。而有趣与否,我觉得取决于作者观察世界的眼光,当然这眼光,由他的学识、性格等等决定。董桥先生评价金先生的学术外的文字:"深情的回眸贯穿学问的兴味,体贴的叮咛蕴藏明慧的关照~"这本敦煌语丝之中,描绘了旅行中景色,笔间更见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怀想。

      说起有趣的游记,想起舒国治《理想的下午》这本散文集子。梁文道以"但少闲人"为题作文为序,评论他的文字闲散淡泊、品味独具。确实,以瑞典见闻记为例,舒国治先生的标题"冷冷幽境,寂寂魂灵",一语就道破了瑞典的面目。整篇文章没有特意写其著名的景点面目如何,而是从城市的水、城市的布局、电影工业,甚至还有城市的安静氛围、旅馆里翻看的通讯录的瑞典人姓名规律等,立体地展现出了瑞典的形象。

      旅行过一地,既可以将物我两相联系、寄予深情;也可以彼我两分、悠然旁观。两种情态,各有其趣。

      二、从游记里面要看什么?

      游记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文字,从一篇游记里,可以看风景,也可以补充背景文化知识。比如从金先生的游记里,看到了浙江天台的风光奇绝,更了解了天台的佛教文化背景。

       但这些知识也好、背景也好,并不是我们看这类书的绝对目的。无论是从风景描摹也好、文化故事讲述也好、或者道理陈述、真相发现也好,带来的审美意义应该大于知识的意义。借游记"游目骋怀",完成一次心灵旅行。当然,这个看法很有可能也是我的一种意义的附会而已,本不应该给读书加太多目的。

     

         这两年自己的出游,不管多累,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用手机写上几百字的白天旅程感怀。虽然零散不成篇章,寄情有余、旁观不足,离有趣的游记还差得很远,但每次自己回头翻看的时候,当时情思仍可浮现,仿佛又小小游了一番。

       浮生中,重复的事情太多,采撷语丝、记取瞬间,让一些时光变得与众不同一点。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途语丝汇情思——《敦煌语丝》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