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故事——我想做你生命中的大树

          “儿子,我希望做你生命中的大树,能为你遮风挡雨!”梦中,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对我说。

        从离婚后,我对儿子就怀着深深的内疚感,在一次OH卡沙龙中,我抽到了这张卡:

我的心理故事——我想做你生命中的大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轮到我描述卡上的内容时,我已经内流满面。好想拖着儿子的手,保护他健康成长,让所有的伤害都离他远去。

        记得有一天,儿子打电话来,说他要改名字了,要跟妈妈姓,虽然心隐隐的痛,但还是在确认这是儿子自己的决定后支持了他的决定。但当我爸爸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对我儿子大骂出口,并告诉他你以后都不是我们黄家的人,我也不再是你爷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我家。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怒火开始升腾,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对爸爸的这种做法进行了大声的斥责。挂了父亲的电话后,我打回电话给儿子,告诉他,爷爷有他的想法,我没有办法阻止,但不论你姓什么,你永远都是爸爸的儿子,爸爸爱你!

        这种对儿子的保护从一次观看儿子游泳班的毕业考试开始,儿子他们必须独自游完25米才算考试合格。儿子游到一半的时候就没了力气,挥手向老师求救,但老师却无动于衷,儿子只能拼命挣扎的游完了最后的十几米,当我把儿子从游泳池拉上来,抱进怀里的时候,我好像第一次感受到做爸爸的责任。

        因为这种责任感的驱使,所以每当前妻斥责儿子的时候,我都会满怀愤怒的与她争吵,直至后来有抑制不住的愤怒导致关系的破裂。离婚后,儿子跟了妈妈,这份内疚感好像更严重了。在曼陀罗班学习的时候,我画下了下面的曼陀罗:

我的心理故事——我想做你生命中的大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的心理故事——我想做你生命中的大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希望做一棵能为儿子遮风挡雨的大树!这个愿望始终带着内疚感继续在我生命中徘徊。

        直到一次心灵成长小组上,我把这个愿望说了出来,一个组员反馈到:“我明白,其实你也希望生命中有一棵能够为你遮风挡雨的大树!”顿时,我泪如雨下!

        是的,其实儿子映衬了一个内在的自我——一个还是孩子的自我,我希望父母能为我遮风挡雨,而我把这份未能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而我也自动承担起去完成当年父母未能完成的责任。也许,有一天,当我徐徐老去,儿子长大成人,再来回看这一切,我会淡然一笑吧!


心理学小课堂:

        在心理学上,孩子经常会成为大人的一部分(专业名称叫自体客体),从而帮助大人去完成那些小时未能完成的愿望(其正确的自体客体的出现是在婴儿刚出生时,把妈妈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妈妈是孩子的自体客体)。

        或是当与我们童年相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我们会把童年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在我的来访者身上,很多60、70后父母总是担心孩子长大后的生存问题,所以总是会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要出人投地,其实他们把自己童年对死亡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总是忍不住的担心。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孩子所有的情绪,也是我们内在父母对我们内在小孩的情绪。这时,我们不妨回看一下自身的童年,我们有哪些未被满足的愿望,我们有哪些未能表达的情绪,我们学会理解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与情绪,当眼泪流下的那一刻,也许便开始释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心理故事——我想做你生命中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