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赏析

读完这部短篇,不禁想起了村上春树的《森林》,那个在四月的早晨遇到的百分百女孩。主人公遇到了她,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时刻,清晨的空气甜美的恰到好处,遇见了这个不算绝美但绝对适合的女子,“或许我该告诉她,我就是她的百分百男孩”主人公想,可最后,女孩走开了,主人公什么都没有说,这场美丽的邂逅恰似一场独角戏,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

再回归到《封锁》这篇文章上来,作者没有把这次邂逅放在一个多么唯美的场景里——旧时的上海,烟尘气繁重的地方。作者甚至有意把开篇的场景写的油腻而让人隐隐心烦,曲蟮一样的电车轨,滑滑的,没有尽头;停下来的电车,熙熙攘攘来回奔走的人群 ,麻木的脸与各自困窘的生活;突如其来的寂静,乞丐不甘心的叫喊,人们对生活嘲讽的议论,抱怨干洗的价格与买一条裤子的价格。细致的描写将上海在那个时代的世间百态缩放在一班电车间,这里,男女主角就在这样一个微型却不干瘪,偌大而不空虚的背景下出场了。

电车,封锁了;故事,开始了。

吕宗桢,华茂银行的会计师,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人,家庭和美,儿女优秀。他很看重阶级与身份,对贫穷侄子的避让不及,下班路上抱着买来的包子都让他觉得有失体面,或许我们大可把他看成那个年代所谓中上阶层人士的代表。吴翠远,出身所谓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申光大学的英文助教。她不排斥新思想却又不敢尝试,在学校她被质疑,在家庭她被父母抱怨没有找个好女婿——这是一个生活不算太幸福的人。就这样,在这封锁的时刻,在一班电车中,在物欲横流的旧上海中,他们相遇了,甚至,相爱了。

不管吕宗桢是以怎样的目的原因来到翠远身边的,但他们终究就是相遇了,在这样的情境下发生了交集,并产生了感情。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是神奇的,有日久生情,那爱情像是坛酒,藏得久了,反而酝酿的香味四溢;也有一见钟情,源于性差异里最原始的冲动,没有原因和理由,因而也无关乎罪恶。宗桢和翠远就是这样,他们像所有热恋中的人一般,聊了起来,一方火热一方羞涩,但无论如何,气氛都不尴尬,并且没来由的让人享受。再后来,当他们提到了婚姻——爱情里敏感的话题。婚姻会让爱情更加长久甜蜜,也会让爱情变成亲情,这需要更多包容与忍耐的感情,也会让新鲜刺激感消失殆尽。一段感情若是以新鲜和刺激为目的开始的,如果想把它维系一段时间,那么婚姻是大可不必提了。在宗桢和翠远这段爱情中,婚姻是个理性的因素,它让他们各自想起来各自的身份,那是决定是否让他们把这份爱情谈下去的根本。在这份爱情里,一开始的翠远是疯狂的,不理智的,宗桢却很快有了顾忌。“你——几岁?”慷慨激昂地:“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前程,不仅是翠远的,还有宗桢的。即便是在这样的上海,即便是他们发生什么都不算意外,可是他们终究还是不敢,又或许说,他们的爱情开始消亡了。任何爱情都会消亡,有的蜕变成了习惯,有的,烟消云散。翠远终究也开始怀疑开始退缩了,所以她迟迟不愿拿出包里的铅笔——能让她们爱情有所延续的唯一途径,最后她没有拿出来,而宗桢,也离开了,去了他原本的座位——他原本该在的地方。

封锁结束了。

他们的爱情彻底死掉了。

在封锁的时间里,他们是自由的。宗桢可以不必想他的妻子,想他的贫穷的侄子,想他的身份——即便是他看重的引以为傲的东西。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学里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和眼前这个长相还算不错的女子谈一场恋爱。对于翠远来说,她可以不必想她的家人她的学校,不必想她被束缚被指使了数年的人生,她只想和眼前这个男子,大大方方的谈一场大胆的恋爱——即便只是为了获得反抗家人安排的快感。无论如何,在这封锁的时间里,他们是自由的,他们的心是不封锁的。那么此时的爱情也不必被世俗的定义封锁了,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谁能预料到谁会爱上谁,谁又会爱谁多长时间呢?这个时候,它们,只是爱情而已,不问原因,不问结局。

封锁结束了,宗桢还是要回家,过他一直以来所过的人生,翠远也是,他们的爱情就像地板上那只虫子,停留了一会儿,引起了人的注意,只是注意而已,最终还是走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所以世间是不需要太长时间的封锁的。

和村上的故事不完全一样,可结局却并没有多少差别,不管有没有交流,他们最终还是各自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去,什么都没有留下。渐渐地,遗忘彼此的容貌,一切,不过如封锁期间做的一场梦,一场不算太糟糕的梦。

很喜欢作者把故事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足够诗意却有些油腻,可这就是平凡人的生活啊,他们的邂逅也是最平凡的相遇以及一段平凡的短命的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会容易爱上一个人,也会容易忘掉一个人。

一切不过是生活,这就是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