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各类企业的特点,招聘标准,薪资水平
1. 我的职场经历
自己曾在IT业内三家全世界最大的IT跨国公司工作过,刚好排名一到三位,一个没有落下,曾经有个帮我介绍公司的猎头跟我说,我要再找工作,要么自己开,要么就走出地球去找吧。但最后我却选择了创业,开了一家外贸公司——这个曾经最不屑一顾的行业。10年前我走出了校门,学得是国际贸易,但我从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不到万不得已,我坚决不做外贸。可能大家很奇怪,我学的就是外贸,很对口的专业,为啥不干,其实很简单,我大学的外贸知识学得很烂。很奇怪,我的英语在大学的时候无论口语,文笔都还不错了,老外觉得我英文说的很标准。可是就是我们大学在学外贸时候开的什么国际结算,外贸事务等等课程,把一个简单的外贸业务解释得极其复杂(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如果按照正经的外贸操作的话,真的要学很多内容,而现实中作业务时用的外贸知识和英文其实很简单,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因为有太多人在帮你忙了,有跟单,业务,船运公司帮你分解了工作量),结果我一听就头大,就不原意学,那时候只想着挣大钱,也不想当打工仔。 那时候希望自己的工资能有一个月1500到两千就不错了。结果一出来,找工作到处碰壁,最后还是找了一家小港资企业做外贸,做了两个月,发现整天到晚就是sourcing 的工作,找到工厂,然后把报价发给老板,老板再转发给客户,老板根本不让你碰客户,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是在广州这个城市很多港资企业和中东人,非洲人开的外贸公司特点,因为外贸的门槛太低,老板唯一的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客户,怎么可能让你去碰呢。你一离开就会带走了客户,他们可不想为他人作嫁衣。如此一来,无论你做多少年,都不会有价值的东西的存在,而且从外贸第一线工资人员的工资起薪点一直以来都徘徊在1000元到3000元不等,就算了你做了7-8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到了现在,这个起薪点还是没有多少变化,期间的通胀率已经升了多少倍了,所以外贸人员的收入属于要求高,但收入低的行业,可能有人说那还有佣金呢,这才是大头呢!是对的,也确实有一部份效益好的企业和比较有人性的工厂会给高提成,但我见到的是更多是开出的每年销售任务很重,让你无法完成或者超额不多的居多。 作外贸业务,工作量大,体力消耗大,英文要求也不低,是典型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不过有一种人去做外贸,我却持支持意见,那就是他去工厂学习作外贸,目的是在工厂里学到了技术和细节,方便以后自己开公司,做老板,脱离低收入的怪圈。在外贸公司工作,始终比不上亲自到工厂体会产品的特点和成本控制而了解得透彻的。
可惜我当年没想过去做工厂,想赚快钱,就不愿意为每月一两千块钱打工,只见是哪里有钱奔哪去。几经周折,蹉跎了两三年后,终于在残酷的拼杀和过五关,斩六将后如愿以常地进入了其中一家全球排名第三的IT跨国公司Dell,从此以后我这个专业完全与IT业不搭界的人就当上了IT销售的业务员,于是工资水平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变成了高收入一族。刚进去两三个月,工资已经是原来外贸企业的四五倍了,在这家外企,第一年他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这在他当年这个还很自卑的一穷二白的小子来说,感觉自己就象咬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后来我又先后跳槽到另外两家知名外企HP, IBM,收入再上一层,到他离开最后一家公司的时候,年薪已经过30多万了,但他这种收入在IT业只能算是中等,有些同样的职位达到40万,这还是正常收入,不包括一些其他的灰色收入。,但我这种收入在IT业只能算是中等,有些同样的职位达到40万,这还是正常收入,不包括一些其他的灰色收入。
去了外企我才知道原来做员工的福利还是相当好的,企业三金,高比例的住房公积金,手机补贴,全额医疗保险,双职工的话还可以保你未来的孩子100%的治病费用,定期国内外旅游。真的是好,跟很多私营或国营外贸补贴少的可怜,我才发现其实打工的平台远比你的能力重要的多,你在外企还是在普通的外贸企业,即使你能力相同,工资也会差一个天,一个地。所以那时候我就长了个心眼,只要是做外贸有关的朋友或亲戚,只要他不是想以后开外贸公司,而只是想赚钱,过一些安稳的日子的话,我一定叫他们一是考公务员(主要是稳定,福利过得去),二是作外企。因为同是打工,都对英文要求高,但待遇差太远了。
但后来我看看见身边开外贸公司的朋友资产膨胀的非常快,前两年还是一钱不铭的小子,没想到过两年就已经买了房子和小车,有几十万存款了,比起我在高强度和高压力下的外企工作赚的那些小钱轻松多了。于是就辞了职,自己开起了外贸公司直到现在。
可是自己当了老板,才知道别人那些钱也不是容易赚的,应该说比外企的工作量还大,压力还高,费的心机还更多,再没有任何上司,公司帮你雨天送伞,晴天送水了,一切企业的生死存亡,全都压在自己一个人的身上,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以前在职场上的任何成绩真的是在名牌大企业的庇荫下,又在很多人众志成城给予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取得,这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了!作为自己企业的真正负责人,找供应商,做市场,做网站设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高产出的活动中,是每位企业主都必须天天考虑,时时揣摩的职责和任务,这些对个人的素质要求特别高,所有个人的缺点到了这里,都是无所遁形了,你自身的素质和高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高度。 一个生意能否顺利生存和发展,全然系于企业主本身的素质和由此带来的决定, 然后还非常需要一定的运气,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所以真的是像成龙大哥唱得那样: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我以前是典型的 “光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揍”了。
2. 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私企的各自特点和薪资水平
我觉得现在大部分人在找工作前,都没有对自己人生进行规划或者对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求职者只有对自己的性格,天赋和内心真正喜好的东西有个清晰的认识,你的职场人生才会走得轻松. 所以了解你所求职的企业特点是否与你个人情况相符,是首要的一课.
1)机关,事业单位等政府机构的特点和薪资水平.
政府机关单位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各种福利齐全,严格遵守劳动合同发,一般不会轻易炒人.但缺点人浮于事,结构臃肿,人际关系复杂,论资排辈非常严重,长官意志严重,基本是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基本上晋升一个职位要5-10年,越往后越难. 如果求职者热衷官场,喜欢权谋之术,擅长平衡各种人迹关系的朋友,大可以一试,至少不用整天担心失业.
薪金水平,省会城市的公务员基本工资都不高,如广州的很多油水衙门的基本工资才2K-3K.薪资水平不高,
对学历硬件很看重, 资格证书,学历等非常看重, 你的高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会作为评价工资和晋升的最基本的条件
而中山,东莞等城市的公务员福利要比广州的高的多,不过大部分的公务员靠的绝对不是死工资. 而是各种各样的其他收入.至于是什么收入,我不说大家都知道.
2).国企的特点和薪资水平
国企普遍来说也是三金齐全,福利稳定,遵守合同法.但一般来说,大国企都有完善的工资区间,什么样的经验能力就有什么样工资水平,比较看重资格证书,学历和你的家庭关系等条件. 尤其是垄断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都要求你本身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关键是你本身在公司内部有过硬的关系,一般如果是职工子弟,进去要容易的多,裙带关系在这类企业表现得淋漓尽致.
工资水平: 一般的大型国企工资不高,不但比外企比不上,比起很多民营企业也多有不如. 但也是工资稳定,轻易不炒人,福利过得去,不过很多企业工资也是表面不高,暗地里却高得吓人.我身边有个朋友在一个国营的药业公司,他们属下的企业亏得越厉害,他们口袋越饱满,尤其是企业破产的时候,他们捞得最多,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而垄断型的企业就大大不一样,他们很多不但基本工资就比外企还高,奖金也高,一个普通的基层员工收入10几万-20万一点都不是新鲜事,这个可是外资企业很多基层经理的收入. 我当年大学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通过父母关系进了中国移动,2-3年后年收入16万左右,工作轻松,就是一个基本的信息维护.认识的老婆也是中移动的,两人年薪加起来超过30万,那个日子过得那个叫爽啊
3).外企的特点和薪资水平
我这里说的外企是指世界500强类的跨国企业, 特点是工资比较高,福利好,很多好的企业会有出国旅游的机会,奖金也高,一般崇尚多劳多懂得,公司效率比较高,以结果为导向, 以人为本,以法治国的思想,推崇透明管理,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晋升制度透明.,机会比较多,有志气和喜欢挑战的朋友,可 以挑选这类公司
但缺点是压力非常大,经常有失业的忧虑,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危机会增加,如果在35岁之前不能晋升为基层经理以上,在40岁以上做到区域经理以上的话,那么失业的危机就大大增加了. 所以35岁和40岁左右是很多外企人员转行或另起炉灶的高危年龄.
工资水平:
每个公司的工资水平视乎所处的行业不同.一般来说销售部门的职位比起行政,文秘,研究开发部门要高很多. 高科技行业和中高端服务行业如IT, 金融,投资银行等要比快速消费品行业( P &G ) l零售业(如家乐福)高很多..
一般来说,按销售职位来说.IT也来说 刚毕业的本科生起薪有2500-6000不等. 研究生会多500-1000或稍多,有些企业甚至不会多加工资给研究生.
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相比会高很多,根据你工作年限经验不同,差1000-5000不等,以后每升一级,工资就会呈几何数级往上蹦.我见过几个27-29岁的高级销售总监,年纪轻轻就达到100-200万年薪.我有个最好的朋友,大学出来后在一个知名跨过银行工作,仅仅三年时间,工资从第一年3000多生为第二年6000多,第三年达到13000左右,然后给一个更大的跨国银行挖去香港做高级客户经理,开发大陆市场高端客户.年薪60万,听说今年因为业绩好,又提了10多万奖金,这一年他仅仅27岁不到.
4.).私营企业包括外贸企业的特点和薪资水平
除了一些大型的明星民营企业如格兰仕,美的等外,中国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基本的特点就是制度不大完善,但灵活,三金劳保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人治现象非常严重,.家族企业管理比较厉害,一般来说,任人为亲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个跟中国的不完善的经济制度有莫大的关系.老板门职能相信自己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但好处是企业的管理跟市场联系非常密切,管理架构比较简单,做业务的,只要老板支持,你就比较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缺点很明显:老板基本都是一言九鼎, 老板就是天,花多点时间取得老板认可,比起你结果好更容易得到晋升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大多采用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初期风险.基本原则是粗放式的大浪淘沙试的管理方式,让业务员自生自灭的居多.很多企业主都没有耐心去等一个新人的成长.基本工资由1000多到3000过不等.
这里说一下,外贸企业基本上无论你从事那个行业,基层的人员都不会太高,从1000-3000元比较多,因为这个行业是赚的是差价,大多没有技术含量,所以你的成本就是老板的利润.如果你想因为觉得工资不高而跳槽,你大多会很失望,因为其他的中小型企业都差不多,因为商业模式就是如此
3. 政府机关单位和国企共同的招聘标准
1).后台背景
暗地里,这些机关单位会先留意你的社会背景,看是否在相应的机关单位有相熟的人,优先录取。
2).工作经验
对于面对社会招聘的职位,相似位置的工作经验和年限会认真考察,一般来说是优先录取具有机关事业单位经验的人,因为工作习惯和企业文化相近,可以省掉培训和磨合的时间。由外企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不是说没有,但极少,因为两种企业无论从各自的工作习惯,理念到企业文化都差太远了,录用的话,求职者适应期会比较长。
对于无经验的应届生,会看重你在学校园的表现。你如果当过学生会主席,组织或主持过些大型晚会等,你的文章夺过什么市级以上的大奖或在什么著名刊物发表过,千万要写上,这些绝对可以给你加分。因为机关单位比较需要一些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和笔杆子人才。机关里有很多单位的活动以及文章都要靠这些新人来做。
3).年龄,职称,学历背景和学校成绩
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一般在35岁以后再想进去很难,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年轻化,你35岁才从基层做起,很难晋升上去,机关对于在晋升制度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一般35岁都是科长或者处长级别的年龄。从一个基层升上科长至少5-8年,甚至更久。
等你35岁开始,升到科长是,已经超过40岁。这个绝对与政策相悖的。
职称,学历背景,工龄是晋升和工资评定的硬性件.很多机关单位已经把要求升至硕士学位.而且到了一定职位,要求是博士学位才能有资格申请,这就是为什么老是爆出很多政府官员找人提考硕士和博士学位。评定级别的需求使然
职称一般关注国家级别的证书:注册会计师,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律师证等
对学生来说,四,六级书,学位证书,学校成绩表,奖学金证明等都是必须的。
4).能力
考官会通过你的公开考试成绩,工作经历以及性格是否够沉稳,踏实肯干来衡量你的能力.
5).公开招聘成绩。
你的公开招聘成绩还是考核的部分,这个是硬性的规定,没什么好说 。
4.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垄断国企的招聘潜规则:
很多机关单位录取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在面试的过程中的表现如何出色,而是这位应聘者他有过硬的后台关系,所以被优先录取。在政府事业单位,你的后台关系才是最硬的敲门砖以及晋升保障条件。 每年的各个级别的公务员公开招聘职位很多只是摆个形式,走过场,很多的招聘名额其实已经是内定的,剩下的几个有限名额就让那些求职若渴的学生们去枪吧。所以如果你想进机关单位的话你有必要发动你身边一切关系去找到要害部门的重量级人物为你说话,官越大越管用,只要他肯点头。而你剩下的事情就是不要把成绩考得太恶心人,就可以准备入职体检了。否则的话,如果你不是有超强的考试水平,建议你还是放弃好了。
如何分辨哪些是政府和事业单位真正对外招聘的职位
非常简单,从招聘要求就可以看出端倪。很多内定公务员职位都会提出很苛刻的,也非常具体的条件要求,他们通常会在年龄,工作经验,行业,职位都同时设立了门槛,而且很多时候要同时符合才有资格进行考试。实际上这样的条件正是为内定的人员量身定做的。 所以要找一个同时与这个内定人员条件相符的人还真不容易的。 从而也为录取这个内定人员和淘汰其他申请者打下堂而皇之的基础。
举个例子:某市政单位要求招个外事人员,如果有内定的话,在招聘要求中很可能是这样显示:
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毕业,英语专业八级以上,口语流利,擅长外语写作和谈判技巧有三年以上外事经验,30岁以下,具有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经验。
这个是个粗浅的例子,请勿对号入座,但原则上大至如此。 所以以后求职者如果见到这类职位,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再去投了。只有那些没有太具体的招聘要求的职位,例如只限制了年龄,专业的职位还可以一试。
垄断国企的潜规则:
垄断企业很少面向社会招聘,即使是招聘的也是非编制内的员工居多,要么是那种高层次的职位。所以一般人很少能进去。 这类的企业招聘的多与为内部职工有关系的人员。所以如果没有内部人员的介绍和帮助,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现在一些实行科学化管理的大型国企象青岛海尔,海信,TCL等一些有了国际视野的企业,还是会对你的能力重视的
现在,我们开始论述每个企业的就业优缺点, 各自的招聘标准
5. 政府,国企的就业优点
1). 工作稳定
几乎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在国企的最大好处是稳定,这个稳定含概了工作规律、工资、工作职责、喜欢这么一种工作氛围的人进国企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2). 良好的福利保障
劳保、三金、假期齐全,总之,在国家企不用担心在国家政策下任何一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应得的福利会少。
3). 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小
相对于外企和私企,国企是那些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人最好混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努力博出位,不会有人硬推着你往前走,只要你能把每年的绩效考试考得不要太难看,是没有人叫你走人的,你大可以安心过你的蜗牛生活。
4). 稳定保障的收入
工资待遇还算过得去,至少不会让你饿肚子,最重要是稳定,不需要担心发工资不准时会断粮,而且有不少的油水部门还就是相当好的,双职工的家庭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是没有问题的。
6. 政府和国企的就业缺点
1). 缺乏变化和挑战
国企的稳定对于喜欢过稳定生活的人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喜欢挑战和竞争的人来说,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国企生硬的条框和制度让很有大志向的人觉得备受约束,难以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在这中氛围下工作的人很难不慢慢地随着环境也变得安于眼前,不求进取。
2). 难以激发员工主动学习提高的动力
竞争机制落实有限,难以激发员工改进工作和学习加强能力的动力。再加上国企一般不轻易裁员这一特点,导致很多员工得过且过,工作了上十年,工作技能和能力都得不到加强和改进。
3). 人事晋升不透明,难以争取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事晋升不透明。很多职位的晋升,背景后台关系所发挥的作用比工作能力和绩效更重要。员工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原因除了人事晋升不透明外,因为目前国企的状况是只有上,很少下,即使发现某一个人不太适合其任职的岗位要变动,也只是平级调动,级别是不会下来的。只要员工没退休,职位的人头是占着的,这就导致了国家机构臃肿,但真正有能力的人却上不去或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上去。
4). 人事关系复杂,党派林立。
人事关系复杂,党派林立。如果一个有能力、积极上进并且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但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话,估计会很郁郁不得志,因为后台背景几乎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上位的绝大部分因素。
7. 外企招聘员工的主要的要求
1.公司背景 (最重要的因素)
这是外企设的第一道的关卡,也就是敲门砖,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之一,通常来说这关一过,你得到了这个公司面试的机会,就成功了一小半,因为这一关HR会筛掉很多人,一般首先筛掉的是没有外企工作经验的人,尤其这个职位是经理级别的职位,就更是如此。因为外企的企业文化,工作习惯,工作效率大不同于国营企业,机关单位以及其他非外资性质的企业。 因此外企公司一般只招有外企工作经验的人,除非万不得已,或者是在职位等着人弥补,一般不会考虑非外企的人。所以很多人一旦开始没机会进入外企,再想从其他性质的企业工作几年后才过档的话,,难度就很大了。
而有外企经验的人能比较有机会得到面试的原因,是因为外企比较相信既然求职者之前的外企能招他进去,就是对他能力肯定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再加上他在外企工作经验,在外企文化,能力,工作习惯都收到了锻炼,找这种人进公司,会少了许多培训和锻炼的成本。
所以外企的经历是去另一家外企有效的敲门砖。
2.工作经验和时间年限
对于刚出来的毕业生,一般没有工作年限要求,但如果从事过外企的实习工作经验将非常有优势,外企肯定会先考虑的。面对社会有招聘的职位,一般要求一般在三年以上,两年勉强可以接受,一年的经验比较悬。而如果应聘经理级以上的职位,一般要相关行业从业5年以上,管理团队三年以上,才有资格。所以来说,对于毕业生来说,能否在毕业时候进去外企,将直接影响两三年内你是否有进去其他外企的资格。
3.能力和资质背景
你过往的业绩是评价你能力的最佳标准,对候选人的工作经历考官会问得很仔细,一般会要你举例子,来评测你所说的和分析的情况是否与你简历的描述相符合,是否真实,还有看你对事情处理的方式和态度是否合理,成熟。从这里头他们可看出你的水平所在,一般来说,HR好蒙,直属经理难骗,因为只要是做到经理的位置,大多对本行业的东西非常了解,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候选人的话一听就能分辨个大概真假,所以很多时候对这种考官诚信回答,反而是个好方法。
4.个人的素质
总体来说,外企会在对你的面试和笔试中来测试你的水平,一般来说通过面试,会通过你的谈吐,反应,逻辑表达,口才来个综合考虑,灵活,自信,显得有经验都能大大提高考官的印象分。很多时候,在前面那些硬件条件过关后,真正决胜负的就是这个环节,这个个人素质没有捷径可走,这都得靠自己前期的修炼和平时对自己能力和人品的培养。
5.外语水平
英语水平其实最大的用处是在于面试的时候,一旦进入外资企业,除了有些邮件来往和文件,场合要用到英文外,其实真正用得上机会并不是太多,说得就更少了,毕竟是中国地方,绝大部分情况下,会中文就能畅通无阻了,。但作为面试,一口流利和标准的英语,却能大大加大考官的印象分,我很多时候成功过关,也跟本人的口语水平不错有关。所以平时在口语方面加强,比起纯靠四六级证书要有用的多,毕竟中国的学生哑巴英语太多了,你说得好就是一个竞争优势了。
下面介绍各国企业文化和特点
8..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企业就如同他们的国度,是老人们的地狱和年轻人的天堂。由于美国文化崇尚结果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主义:他们要求以结果说话、数字说话、能出色完成任务就是他们的英雄。英雄意味着高薪、高职和人们尊崇的礼遇,只要能力强,公司的各种场合都将是你发挥的舞台,你去到那里都听到人们对你的成绩的赞赏,出色的成绩将使你成为公司最耀眼的明星。 但相反你如果你的业绩低下,无论你表现得多么努力,即使每日工作20小时,这些公司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把你扫地出门,因为他们只承认结果,不看过程。效率,公平,以结果论成败是美资企业的代名词。
美资企业法律严谨,工资制度公平合理,以人为本,所有你的劳动和结果都将从工资收入中得到体现。你的出差费用、加班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只要是经过批注的,他一分都不会少给你。如果你能干,你的佣金奖金加上其他收入很有可能是同级别的员工但能力不及你的N倍。 但你该做的工作也是一点不能打折扣,一旦你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你将面临老板们的责问,如果经过多次培训和调岗还是无效,你打包袱走人的时候也不远了。
美国企业坚信人是有潜力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所以对员工良好的系统培训,专业的职业规划都会在美资企业中得到长期执行的。
美资企业的用人的准则中,员工能得到聘用和晋升,注重能力较多,学历次之。只要能作出好结果,能替公司赚钱,就有机会被聘用和晋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原IBM华南区老总,后来又过档到微软当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女士,她从进公司时一名打杂的办公室助理当上中国的最高职位,充分体现美资企业不拘一格、惟才是用的用人策略。
因此对于那些有雄心壮志,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大展拳脚、想得到良好的工作技能并能顶得住高强工作压力的上进青年们,美资企业是一个绝佳的就业选择。
另外多做实干,努力培训,尽快上手是融入此类企业的最好方法。
9..欧洲企业和各大洋洲公司企业文化特点
欧洲各国和澳洲、新西兰等国家由于他们的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好,所以人们的生活富裕、悠闲。他们的企业也因此带着这种浓烈的人文色彩。一般他们都能提供给员工较高的工资(但会略低于美资企业)和良好福利条件,有些甚至一年有两次出国旅游的机会,相对来说压力也没那么大,让员工能比较安心的在企业待着。但只要是高薪的职位,就不可能太清闲,毕竟企业不可能花大价钱来请个大佛回去只吃香火,不办事啊。
欧洲企业比较看重员工的素质、当然工作能力和职业背景,学历也非常看重。英语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你还懂该企业所属国的语言,那成功的机率将会大大的增加。例如去家乐福(法国企业),如果你懂法语的话那肯定会被优先录取的;如果你去德国企业施耐德,那德语是你很好的敲门砖。而且因为这些是小语种,会的人不多,因此企业一般给这种员工的薪酬远高于同等级别的人。所以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掌握双语是进入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
10.日韩企业企业文化特点
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文化比较近似,这与韩国曾长期受日本的殖民统治有关。
日韩企业讲究等级分明,要求员工升迁前有足够的磨练,通常员工要熬足够的年份,认为你有资格,够经验了才有资格往上升,而且升职一般都要论资排辈,在公司呆得越长约有机会。但中国人在日韩工作,升迁的空间非常有限,因为他们不大相信中国本土员工的工作能力,基本稍高级的职位都由他们本国人垄断,这是他们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弊端之一。工资一般不高,工作量还非常大,无偿地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类似韩国三星,LG这样的企业对一些有多年经验的销售员工来说,基本工资在2000-3000之间,比起欧洲美国企业,同等职位动则¥5000-¥7000的企业来说,真是差得太远了。但一般来说,日韩企业尤其是日本企业轻易不炒人,他们愿意员工留在企业一辈子,从稳定性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就业选择。
安分守己,勤快虚心,尊重上司是日韩企业的文化核心,只要能作到这点,就可以在这个企业长期立足了
11..港台企业文化特点
香港企业要求员工有足够的经验,通常要求员工在基层岗位锻炼多年,熟悉了所有流程才有晋升机会。以结果为导向,香港人工作认真细致、勤奋,对员工要求也如此,但工资不高,工作量很大,压力也不小,一般没有加班费。由于一开始的时候香港人开的企业在经营决策和管理方面太小心奕奕,所以在大陆除了少数几家大规模的港资企业外,其余的港资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
台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当高,综合了日韩港资企业的大成,薪酬水平在众多类型的外资企业中不算高,员工无偿加班是在应聘者一开始面试的时候就明文规定的,否则不可能通过他们的面试。台资企业的非常注重下级对上级的礼貌和尊重,等级区别较明显,这点和欧美企业的人人平等、尊重和直接沟通有很大不同。在过去,台资企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有不企业在台湾员工和大陆员工之间的待遇相差甚远,甚至有台湾职员认为大陆人“土老冒”,珠三角个别台资企业,台湾人的饭堂和大陆人的饭堂是截然分开的,公司的高管职位也是长期为台湾人所占据,但随着中国大陆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大陆市场越来越为台湾人所重视,甚至成为他们的主要市场,很多企业主的管理理念发生改变,很多台资企业也开始推行企业和人才本土化,有能力的人才在这些企业也能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
12. 亚非拉企业文化特点:
亚非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工资都不高,但工作量大。尤其是中东,非洲国家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机构多数为采购办事处,主要工作就是Soucing, 也就是寻找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 然后由这些外国老板卖给他们自己的客户。客户的资源也由这些老板们亲自把持。他们不需要也不可能让中国的员工去碰他们的客户。中国员工的角色更多是一个采购助理的角色。因此这些企业给与的工资都很低,但要求却不低,英文至少6级以上而且要求口语流利。。从这方面说,并非好的去处,但优点是可锻炼外语水平。
1)外企一样讲政治,拉山头,讲帮派.
在外企,也一样有说不清的帮派林立.在一个全球的IT业老大IBM,中国区的高层职位长期由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把持.所以他们经过长期的职业发展,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经常为了各自派系的员工的升迁,责任的问责,整个你死我活。“有功我领,有祸你挡”不仅仅是国企的本色。一些超大型跨国舰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2)一样的讲关系,走后门,存在官僚主义
任何外企进了中国以后,尤其是本土化以后,都会被中国的博大精深的官场文化和经商文化和谐掉,都不约而同地会烙上了中国的烙印,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跨国企业。 记得当初Dell,simens进来的时候,是严格遵守他们本国的法律的。后来中国的员工招多了,所有的工作手法 包括搞关系,贪污,行贿等各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都一一粉末登场了。 我们以前做政府采购的订单时,我们的外部销售代表就没少报销这类的费用,当然这些费用是用另外一些名目去冲销掉的。,
3).一样存在年龄和性别的歧视
这两种歧视永远不可能出现在白纸黑字上面的。因为这些行为是各国法律都严令禁止的。
但事实上是永远存在的。一般来说,外企在年龄上有个潜在的晋升的时间极限。23-30岁之间是基层人员的年龄,30-35之间是基层经理,35-40岁是中层经理到高层经理的。 在这些时间段,你有能力的话,可以提前跨越。我在Dell,HP时,就经常见到26-27岁就作到中国区的高级总监级别的年轻人。但一般不能过了这个极限,否则你的晋升会非常困难,因为有太多的后浪等着把前浪晾在沙滩上。在性别歧视方面. 对在行政方面,HR有关的职位,外企倾向于女性.但在28-35岁女性,尤其是30岁左右,如果还是未婚的话 你的求职可能会相对变得困难. 因为外企这个时候考虑的是女性的生育问题.
4). 裁员是外企改进企业效益和粉饰业绩经常使用的武器。
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上市公司,他们公司股票的价值和效益直接与业绩挂钩,所以所有的公司高层不可避免的面对来自董事会,各级股东的业绩压力。一旦他们的业绩低于股东们的预期,直接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就是股票暴跌,这个时候他们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和压力。为了解决短期效益问题。他们大多会用节流的方式来提升业绩,即裁减各方面的费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裁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旦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各个大公司出现裁员潮,这次金融危机就可见一斑了。
14.。就业于外资企业的好处
1). 优厚的薪酬待遇让员工无后顾之忧
外资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工资和福利都要高出很多。出国旅游、年假、社会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会比较齐全,在现在医疗费用和房价飙升的年代,有这些福利垫底,员工心里会踏实很多。一般来说,外资企业的收入会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2-5倍以上。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同样的职位,外企会比其他性质的企业高500-1000元不等,更优秀的可超过2000元,视乎所从事的行业和部门、职位的不同。
2). 系统的培训制度让工作能力高速成长
外资企业一般都有比较系统的工作培训和一套行之多年的成熟的工作方法。通常会对新进员工进行诸如时间管理、结果导向、工作计划的制定、销售计划制定和管理、行为培训等工作方法的培训。员工一旦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便会在工作能力,社交沟通技巧和自身综合素质等都得到大幅提高,这会成为员工享用一生的资本,并会给日后的就业和升迁带来很大的帮助。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说过一句颇能概括外资企业的培训的话:IBM不能保证终身雇佣你,但可保证你拥有终身被雇佣的能力。此言不虚,不得不承认,在外企工作的这段经历,和我由此养成的职业素质,让我一生受用。
3).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自信程度
外资企业的员工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在企业中有着让员工自觉形成谈吐有礼,举止有度的氛围。很多人因为经常与外国同事和上司共事,他们特有的绅士风度,良好礼仪举止对中国员工的举止习惯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么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员工可以较快地了解到别国和地区最新的信息,对开阔眼界,提高视野的高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进入外企工作,可以很快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自信程度。
4). 是日后进入其他外资企业的有力基石
很多外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明文规定必须要有外资企业的就业经验,因为有这样的经历的人将会极大地缩短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能更快地为企业贡献绩效。这项要求令很多没有外企工作经验的人望而却步,所以,进入外企工作的经历,是将来谋求更大更好的发展平台的有力基础。
5). 良好的待遇可以让员工快速积累小笔财富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工资起点较高,尤其是市场和销售方面的部门,在一些朝阳行业如IT,光电类的基层销售经理,做得不错的话,一年10—20万是很没有问题的。笔者之前工作过的Dell公司,最基层的顶级销售人员工资也可以拿到税后收入20多万。这还没算上公司每季对给业绩优秀人员的奖金激励,这些奖金的额度基本上都是五位以上的数字。对目前中国大部分的打工一族来说,那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办公室楼下的中国银行专门为我们公司提供ATM,据说每天都有银行放进20万存款在里面应急,但基本上是往往在我们下班之前,ATM就被掏空了。可见那里的员工一个个都过得相当的物质充裕。良好的待遇可以让员工快速积累小笔财富。
6). 是进入高薪良性循环的起点
外资企业的就业经历无论从资历上上还是从求职者的自信心都会给日后寻找更好的工作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了好的收入做底子,在心理上对收入太低的公司就会不考虑,也就不会降低自己的收入水准,直接进入高薪到更高薪的良性循环中去。而在外资企业评估候选人的工资水平时会习惯以候选人的前一份工作的工资水平来决定薪酬。所以,原则上高起点的薪酬水平自然会带来下一个更高收入的机会
15.就业于外资企业的缺点
1). 工作压力大,要求工作能力更新快
在任何一家企业工作都有不容易的地方,在外资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大、工作规律不稳定,要求工作能力的更新速度快,所以员工必须不断地进修和培训,工作强度也非常大。一旦进了外企,终身学习是必然的,还有就是一旦上了年纪,如果还没上到一定位置,给开掉的机会很大,IT 行业35岁左右就已经是老人,被认为成长潜力不大了。笔者曾认识一位IT业高级经理离开那家有名的IT 公司时,他说了几个能很贴切地形容外企的字:有收入,没保障。
2). 年龄越大,失业的危机越大
凡事有得必有失,在外企能享受众多优厚的待遇的同时,也必须要接受外企比一般企业更大的压力。外企的员工经常有失业的忧虑,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危机会增加,如果在35岁之前不能晋升为基层经理以上,在40岁以上做到区域经理以上的话,那么失业的危机就大大增加了. 所以35岁和40岁左右是很多外企人员转行或另起炉灶的高危年龄.
3). 容易使人变成一颗“螺丝钉”
如果长期在外企工作,多年后想跳出来自己创一番事业成功的机会会相对小很多。因为外企职责分明,很多工作分得很细,令到很多外企人的能力只专属于本职工作,不能发展的其他职位的工作能力,久而久之便变成了一颗“螺丝钉”,只能起局部的一点作用,出去后才发现其实以前很多工作都是由其他部门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的,一旦自己创业,需要自己同时处理其他事物,能力就跟不上了。很多原想把以前公司的客户争取过来,但无论他原来和那些客户关系如何,客户们选择该公司是冲着公司的名气和规模去而不是冲某个人去的,所以一个刚成立的小公司很难受到他们的青睐。所以很多人从事外企工作多年后,都失去了创业的勇气和锐气
16.中小企业的招聘要求
1).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
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对很多中小企业是最看重的。中小企业实力远不及大企业雄厚,所以不愿意或者承担不起培养新人的成本,他们一般都希望招到马上能上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效益的员工。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新人成长为成熟的老手是要花很长的时间的,在这期间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益非常有限。而且企业还要面临员工成长后马上跳槽的风险。根据社会对外企、国企到私企各种性质的企业的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应届生当年的流失率高达60%,这是中小企业不愿意招应届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求职者手上拥有这家企业需要的客源,那么应聘并录取的机会会大大地增加,这也是应聘者和企业主谈薪水的筹码。应该说,企业是非常欢迎这样有经验而且能带来客源的员工的。
2).专业资格
你如果有会计师,外销员证,报关员证等国家承认的技术性的证书,而且对所应聘的岗位很有针对性的话,一定要在你的简历中体现,这些证书对你的求职是很有帮助的。但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话,则一点用处都没有,例如你要应聘一个销售软件的业务经理的职位,你手上的教师资格证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3).学历背景
一般中小企业都不太在意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毕业。企业只关心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效益,你的经验和客户资源对他们而言更有吸引力。所以如果你的学校不够出名,学历不高,其他条件不突出的话,可以考虑一些中小企业。
有时候学历太高,教育背景太显赫也会成为你被毙掉的原因。(这对于外企的一些职位也会出现同样情况).例如你是研究生学位,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有海外留学背景 ,双学士等等,只要你有其中任何一项资历,招聘人员都会疑虑你这样高的资历来我们这座小庙来屈就,到底能呆多久。弄不好,你是学习取经来了,更担心会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