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的厨房

我童年时代是在泉州东大路(现温陵路)的商校宿舍度过的。

最早是两室一厅,记忆中用的厨房进门是洗手池,有一面大镜子,当年我牙痛的时候在镜子前拼命刷牙,但是还是痛,是我最早关于牙痛的深刻体验。

右边是灶台。灶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蜂窝煤的台子,一部分是蓄水池。80年代的特色。那时候每天早上妈妈要换蜂窝煤,然后烧水。平时要将自来水放进蓄水池做储备,因为经常停水。其他烧饭的记忆已经都模糊不清。

后来房子扩建,原来的一室一厅扩成了三房一厅,厨房面积却差不多。

印象中的厨房是半开放的,没有门,一张3人小餐桌旁边的门就直接通入厨房。

最左边是洗手池,右边是煤气灶台,灶台后面是一排的窗户,采光还是不错的。印象很深的是每个月要换一次煤气罐,一罐好像是70元?因为要节省,经常要用到最后,将近用完之时,妈妈就喊「旭啊,来要煤气了」,于是我爸就屁颠屁颠过来,拼命的摇煤气罐,通常还可以支持几顿饭。真的用完后,就打电话,一个师傅会扛着一个液化煤气,吭哧吭哧的爬上4楼,给我们换煤气。

就在这个灶台上,妈妈烧了许多美味。

早饭篇

初中之前,我的早饭都是稀饭,我最喜欢肉松、咸鸭蛋和小白兔榨菜。现在还记得每天妈妈都要很早起床烧稀饭,而高压锅哧哧喷气的声音,也充当了唤醒我的闹钟。小学时经常喜欢赖床,妈妈心疼我,每次都是要让我赖床一会儿,而且每次都要自己帮我穿上袜子,而这时我会抱着妈妈的头,亲五下:额头,下巴,左脸颊,右脸颊,鼻子。那是晚上要和妈妈一起睡觉,真留恋妈妈。记得中考那天的早饭,妈妈早起烧了一桌的早饭,这个待遇我重来没碰见过,不过考试时无形中增加了压力,结果中考没发挥好,仅刚过了五中的录取线。

上了高中以后,早餐就变成了牛奶加面包。为了给我最有营养的牛奶,妈妈订的是新鲜羊奶,会有人将母羊牵到楼下,现场挤出来,用不锈钢宽杯子接好后,放到煤气上煮沸。现在仿佛还能闻到羊奶煮沸后浓浓的奶香。

午饭篇

我中午11:35下课后,会骑车20分钟回到家,这时候妈妈已经在厨房忙开了。最喜欢的是肉夹包。买几个白馒头,中间剥开,放入红烧肉,青菜等。吃得满嘴流油,畅快淋漓。

晚饭篇

晚饭通常是红薯稀饭,妈妈每天会红烧几条鱼,我喜欢加点古龙的肉罐头和香菜心。现在这些在超市都还买得到,但是我却再也吃不到这个古早味——儿时的味道。

在商校宿舍,我从小学一年级住到了大一,这里有我所有的童年时光,现在已经卖给姑姑,出租了出去,我多想再回到那个家里,再看一眼厨房,再看一眼妈妈爸爸爱我的模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时代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