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在那里,我遇到了几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姑娘。
的确,大家都没有强大的背景,优越的家境以及过人的容貌,但好在,大家也都是善良踏实的好姑娘,多亏了这一点,在麻烦颇多的女生寝室里,我们愉快地度过了大学四年。
寝室里一共住了六个姑娘,湖北省的有五个,河南省一个。虽然大家的家乡各不相同,但语言同属北方方言,因此打一开始,在交流方面就是毫无障碍的,这无疑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
且称宿舍的其他五个姑娘分别为小茹,小琴,小玉,小炜与小璇,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六人性格迥异,能分到一个寝室甚至和平舒心的度过大学四年也算是相当不易了。
小琴是寝室长,保守,沉稳,年龄较我们都大一些,但她却生的一副萌妹子的皮肤,长相与身材;这一点可是令小玉羡慕嫉妒恨极了的,因为有着身高将近一米七和健康小麦色肌肤的小玉的内心却是个十足细腻又颇具少女心的姑娘。
然就像我们常打趣她道:上天给了你模特儿的身高却忘了给你配上相适的容貌和身材;而与这位常以姐妹相称的姑娘便是小茹了。若非与她俩同住一寝,我也可能会像众吃瓜群众一样糊里糊涂地将她俩认错。小茹与小玉相比,则是女神身高,更是女神身材,两人容貌更是着实相似,但小茹的性格却是逗比又狂野的,只这一点,就足以区分开来;小炜则是那位来自河南的姑娘,外貌方面并不突出的她常有几句逗笑的河南方言挂在嘴边,再加上她“与生俱来”的高级黑技能,在寝室,甚至在班上都有着不错的人缘;最后一位便是小璇,她虽与我们不属同一专业,但作为寝室里唯一一个刚进大学就有男朋友的姑娘,温和而不善嘴上功夫的她总会沦为我们的攻击对象。
而我,据她们说,是个神经大条,马虎大意却又活泼直爽的姑娘。想来我这没心没肺的样子却还能得她们不算太差的评价,有时想起来还不由暗喜!
很快,我们就成了关系相当亲近的同学,互帮答到,带饭,吐槽与互黑等皆不在话下。
但正像我的标题所说的那样,决定彼此能否成为朋友的因素绝非这些简单的大学日常。
相信每一个上过大学或正在上大学的学生都有体会,住在同一宿舍的同学并不会因为所在省份或家乡相同就关系更加亲密,同样也并不会因为与某个或某几个同学在这层关系上的不同而心生排斥。
无疑,大家都是善良踏实的好姑娘,平日一起上课与玩乐的我们似乎根本就没什么大的矛盾可言,但为什么直到毕业,我们彼此也未能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挚友?难道真的像微博上有些帖子所说的一样,大学当真交不到真心朋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似乎在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便开始发挥它的效用,熏染人心了。
但我并不认为是这样。
我更倾向于认为大家只是习惯于打心里就已经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留下了位置而且也不愿再花费过多的心思去迁就和磨合,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会因为少了谁就无法过活。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这么说未免有些过于露骨和不近人情,因此没有人会傻到将这层纸捅破。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寝室的成员在相处过程中是毫无波澜的。
我们都是善良识礼的姑娘,但也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专注,自然,有些言语上的摩擦是难免的。但大家又都是懂事的,言语之间的摩擦又少不了许多是夹杂了怒气或不理智的。平静过后,某个成员便会捎些小零食回来,就像心照不宣似的,只片刻的时间,大家或坐在凳上,或靠在床边,开诚布公地聊了起来,什么烦躁,不满,愤怒的情绪都能在这场谈话中消散开来。
这样,即使“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依旧能保持良好平和的室友情谊。只是大家也都同样心照不宣地明白,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反而更好。
纵使四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仍无缘成为彼此的挚友,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仍可以在毕业离校时不说一句地目送彼此坐上去火车站的公交之后心照不宣地在心里默默祝愿:这场宴席终将散场,只愿各自安好,见与不见已不再那么重要。
尽管无数人都在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但若你把它当成一个温馨开放的小圈,那你便不会受限于此,心情也是愉悦的;相反,若你从一开始就将这句话听入了耳,那你便囿于其中,倒真成了大半个社会人了。
我们固然终究没能以好友相称,那也不要紧。离别之际,只道一句:江湖聚散是平常,归来仍语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