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把用户体验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有可能成为一家大公司,但绝对不会出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在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曾对霸气宣布中国主场的竞争已经结束,接下来会逐步全球化走出去,从此滴滴收割韭菜的镰刀就从未停下。
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加之网约车政策出台。一开始是打不到车,后来滴滴平台推出优享,就是加价可以快速叫到车。有几次,我使用常规打车功能,半个小时叫不到车,选择优享,不到10秒就有司机响应,前提是需要你在基础运费的基础上加5-10元。我曾经跟司机抱怨过打车难的问题,司机却说“这真他M扯淡,我在你们小区附近转悠半天了,系统根本就没给我派单!”
后来是大数据杀熟。家距公司大约3公里,一般打出租车的话是15元。有段时间我因为赖床,就开始频繁的使用滴滴快车。最开始的时候是12元,后面是15元,过了几天是21元。之前为了方便,开了支付宝自动扣款,我并未在意,这些金额都是后面回去对账的时候才发现的。心里想着,早高峰打车堵车、调度费什么的吧,直到有一天,扣了80多,吓得我赶紧给滴滴客服打电话投诉。
滴滴的400电话是非常难打进去的,我坚持不懈打了8个电话,终于通了。佛系的滴滴客服问,你是哪个时间段打的车,车牌号多少呀,起始点是从哪里到哪里呢,这些东西难道不能从系统后台看到么。然后我对费用产生质疑,她就开始给我背一串计价规则,我说按照你们的计价规则,这个钱也算的不对呀。在我的强硬态度下,客服说多扣的60多元会退给我,但是是以优惠券的形式,而且是有效期的。
用户不好过,司机的日子也难捱。有一次同快车司机交流,他说自己本来是一名上班族,当初选择做滴滴司机,除了有可观的收入之外,也是考虑到工作时间比较自由。
不过,做着做着,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那种自由,由于没有摇到北京的车牌号,他需要向租赁公司交一笔首付,每天再将5%的经营所得交给租赁公司,同时滴滴也从他们那里抽取20%的提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滴滴的抽成比例也越来越高,名义上20%左右的抽成本,有时竟高达40%。也就一笔普通的快车订单,用户支付60元,司机到手也就30多元。他自己已经完全沦落像滴滴的“打工仔”,最近核算完时间精力成本后,还是决定回去上班。
如果说以上还是一些金钱的损失,倒也能理解。滴滴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只能这么做,毕竟无关道德,只有商业利益。羊毛出在羊身上,早期疯狂补贴烧的钱,总得找补回来,给股东交代。同时,即使成为独角兽,其依然面临盈利压力,IPO压力,需要尽快赚钱。
有人开始怀念没有网约车的日子,有人开始号召卸载滴滴,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和漠然处之,可能大家想,也许要不了多久他们或许就会号召卸载“美团打车”,毕竟永远也不会存在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公司。
但是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常规的“金钱争夺战”已经上升至血光之灾,竟叫人无法容忍了。首先是4月初,网名叫“孟婆”的网友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讲述了她差点被滴滴司机性侵的经历。以及她向平台投诉以后,滴滴客服是如何嘲笑她的,平台是如何包庇这位司机的。
“孟婆”坚持说自己的确遇到了性骚扰,而且给了司机怪笑的录音。滴滴客服问,你是不是给过他暗示,是不是他理解错了?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孟婆”,说要把这件事情发到网上去,于是滴滴客服又说,“你的微博和公众号在哪里,我要将这些反馈给领导,然后看看事情的严重性再决定如何处理。”
这个客服的回答倒是很诚实,言外之意无非是:你有多少粉丝啊,多大影响力啊,我们需要评估一下,要是影响力大的话我们就给你处理一下吧,要是影响力不大的话多半就算了。
滴滴的投诉机制,是给舆论公关准备的,不是为普通人投诉准备的。
4月29日,滴滴的一名投资人在微信公众号控诉自己被滴滴司机殴打。滴滴于后面回应称,目前司机账户已被紧急冻结并被通知前往派出所配合警方调查。这次滴滴公关的反应倒是挺迅速,可能与对方在互联网创投圈小有名气有关。
然后就是今天,鹏翔航空的空姐从驻勤酒店搭乘滴滴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年仅21岁。这个结果其实是可见的,因为滴滴也没有将用户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从第一件悲剧发生之日起,滴滴并未对产品做出实质性调整,以保障乘客安全。晚上打滴滴遇到危险,不要指望滴滴保障你的安全。
知乎一位匿名网友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我是一个出门只要打车就选滴滴的人,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这样。2016年12月25日晚上的飞机第一次到京城,很自然打开滴滴叫车,上车,一切正常。司机在路上说滴滴账户的钱提取不出来,让我用其他方式支付,我以为他只是想避免平台抽成,并没有很在意。到了终点,预计70+实际90+的路费一下变为160+。七七八八附加了停车费过桥费高速费,还有一笔含糊不清的“其他费用”。
此时已接近26日凌晨一点,我们对于附加费的金额以及付款方式僵持不下,其间我试图致电滴滴客服询问那笔高额的附加费是否合理,一直没有打通。我想通过滴滴支付保障后期权益,司机越来越激动,取消了订单让我走支付宝,并开始骂骂咧咧言辞激烈带人身威胁,此时我启动了紧急求助,然而并没有任何用(当时滴滴那边没有任何反应,直至30日也没有任何人针对这一单紧急求助做过回访)。
事情的结果是我并没有像超级英雄一样战胜邪恶,凌晨不熟悉的街道边,一个弱女子实在无法与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抗衡。我用支付宝支付了160元,但司机的语言威胁并没有停止,手指着鼻子让我等着。并下车跟踪我进小区,直至我准备报警才停住脚步,接着是电话骚扰,过了一会儿去看车还停在小区门口。
这与我上个月一段亲身经历,非常相似。4月的某天,我从北京回武汉。飞机到达的时候已是晚上9:30,我去的地方离机场1个半小时车程。我拿出滴滴,有一个顺风车主很快接了我的单子,我觉得收到了骚扰,就取消了这笔订单,改打专车。
大约10分钟,有辆专车接单。上车时,发现车里加上司机已经坐了4个人,说好的专车呢?我向司机委婉表达我的疑惑,司机满不在乎地说,这么晚了,有车坐我把你送到目的地就行,何必在乎这么多?这个订单我取消了,你一会儿付款走线下吧。然后不由分说就发动了汽车。我本想再问,但是还是忍住了,这大晚上的,面的一个身高180的壮汉,没胆子跟他吵架……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在司机把车上的乘客逐一送到目的地,我回到家时,已是3小时以后。这3个小时,虽然我已经精疲力竭,但是仍然强打起精神保持高度警惕。首先是把车牌号拍照,然后把司机的电话和车牌号,分别发给我的北京和武汉的朋友,告知如果每隔小时联系不到我,立即打电话报警。在路上也一直开着手机导航,观察行车路线,心里不知道有多害怕,顺利到达目的地后,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还要感谢这位司机的“不杀之恩”。
因为我知道不要说指望滴滴保障我的安全,今晚如果我出任何意外,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指望滴滴协助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号称“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
当年滴滴靠每天燃烧数千万人民币打赢了Uber中国,一家独大。现在更多人使用滴滴是一种无奈。一个不把用户体验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有可能成为一家大公司,但绝对不会出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出行战场,真的不该一家独大。
一个不把用户体验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有可能成为一家大公司,但绝对不会出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在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曾对霸气宣布中国主场的竞争已经结束,接下来会逐步全球化走出去,从此滴滴收割韭菜的镰刀就从未停下。
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加之网约车政策出台。一开始是打不到车,后来滴滴平台推出优享,就是加价可以快速叫到车。有几次,我使用常规打车功能,半个小时叫不到车,选择优享,不到10秒就有司机响应,前提是需要你在基础运费的基础上加5-10元。我曾经跟司机抱怨过打车难的问题,司机却说“这真他M扯淡,我在你们小区附近转悠半天了,系统根本就没给我派单!”
后来是大数据杀熟。家距公司大约3公里,一般打出租车的话是15元。有段时间我因为赖床,就开始频繁的使用滴滴快车。最开始的时候是12元,后面是15元,过了几天是21元。之前为了方便,开了支付宝自动扣款,我并未在意,这些金额都是后面回去对账的时候才发现的。心里想着,早高峰打车堵车、调度费什么的吧,直到有一天,扣了80多,吓得我赶紧给滴滴客服打电话投诉。
滴滴的400电话是非常难打进去的,我坚持不懈打了8个电话,终于通了。佛系的滴滴客服问,你是哪个时间段打的车,车牌号多少呀,起始点是从哪里到哪里呢,这些东西难道不能从系统后台看到么。然后我对费用产生质疑,她就开始给我背一串计价规则,我说按照你们的计价规则,这个钱也算的不对呀。在我的强硬态度下,客服说多扣的60多元会退给我,但是是以优惠券的形式,而且是有效期的。
用户不好过,司机的日子也难捱。有一次同快车司机交流,他说自己本来是一名上班族,当初选择做滴滴司机,除了有可观的收入之外,也是考虑到工作时间比较自由。
不过,做着做着,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那种自由,由于没有摇到北京的车牌号,他需要向租赁公司交一笔首付,每天再将5%的经营所得交给租赁公司,同时滴滴也从他们那里抽取20%的提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滴滴的抽成比例也越来越高,名义上20%左右的抽成本,有时竟高达40%。也就一笔普通的快车订单,用户支付60元,司机到手也就30多元。他自己已经完全沦落像滴滴的“打工仔”,最近核算完时间精力成本后,还是决定回去上班。
如果说以上还是一些金钱的损失,倒也能理解。滴滴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只能这么做,毕竟无关道德,只有商业利益。羊毛出在羊身上,早期疯狂补贴烧的钱,总得找补回来,给股东交代。同时,即使成为独角兽,其依然面临盈利压力,IPO压力,需要尽快赚钱。
有人开始怀念没有网约车的日子,有人开始号召卸载滴滴,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和漠然处之,可能大家想,也许要不了多久他们或许就会号召卸载“美团打车”,毕竟永远也不会存在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公司。
但是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常规的“金钱争夺战”已经上升至血光之灾,竟叫人无法容忍了。首先是4月初,网名叫“孟婆”的网友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讲述了她差点被滴滴司机性侵的经历。以及她向平台投诉以后,滴滴客服是如何嘲笑她的,平台是如何包庇这位司机的。
“孟婆”坚持说自己的确遇到了性骚扰,而且给了司机怪笑的录音。滴滴客服问,你是不是给过他暗示,是不是他理解错了?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孟婆”,说要把这件事情发到网上去,于是滴滴客服又说,“你的微博和公众号在哪里,我要将这些反馈给领导,然后看看事情的严重性再决定如何处理。”
这个客服的回答倒是很诚实,言外之意无非是:你有多少粉丝啊,多大影响力啊,我们需要评估一下,要是影响力大的话我们就给你处理一下吧,要是影响力不大的话多半就算了。
滴滴的投诉机制,是给舆论公关准备的,不是为普通人投诉准备的。
4月29日,滴滴的一名投资人在微信公众号控诉自己被滴滴司机殴打。滴滴于后面回应称,目前司机账户已被紧急冻结并被通知前往派出所配合警方调查。这次滴滴公关的反应倒是挺迅速,可能与对方在互联网创投圈小有名气有关。
然后就是今天,鹏翔航空的空姐从驻勤酒店搭乘滴滴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年仅21岁。这个结果其实是可见的,因为滴滴也没有将用户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从第一件悲剧发生之日起,滴滴并未对产品做出实质性调整,以保障乘客安全。晚上打滴滴遇到危险,不要指望滴滴保障你的安全。
知乎一位匿名网友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我是一个出门只要打车就选滴滴的人,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这样。2016年12月25日晚上的飞机第一次到京城,很自然打开滴滴叫车,上车,一切正常。司机在路上说滴滴账户的钱提取不出来,让我用其他方式支付,我以为他只是想避免平台抽成,并没有很在意。到了终点,预计70+实际90+的路费一下变为160+。七七八八附加了停车费过桥费高速费,还有一笔含糊不清的“其他费用”。
此时已接近26日凌晨一点,我们对于附加费的金额以及付款方式僵持不下,其间我试图致电滴滴客服询问那笔高额的附加费是否合理,一直没有打通。我想通过滴滴支付保障后期权益,司机越来越激动,取消了订单让我走支付宝,并开始骂骂咧咧言辞激烈带人身威胁,此时我启动了紧急求助,然而并没有任何用(当时滴滴那边没有任何反应,直至30日也没有任何人针对这一单紧急求助做过回访)。
事情的结果是我并没有像超级英雄一样战胜邪恶,凌晨不熟悉的街道边,一个弱女子实在无法与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抗衡。我用支付宝支付了160元,但司机的语言威胁并没有停止,手指着鼻子让我等着。并下车跟踪我进小区,直至我准备报警才停住脚步,接着是电话骚扰,过了一会儿去看车还停在小区门口。
这与我上个月一段亲身经历,非常相似。4月的某天,我从北京回武汉。飞机到达的时候已是晚上9:30,我去的地方离机场1个半小时车程。我拿出滴滴,有一个顺风车主很快接了我的单子,我觉得收到了骚扰,就取消了这笔订单,改打专车。
大约10分钟,有辆专车接单。上车时,发现车里加上司机已经坐了4个人,说好的专车呢?我向司机委婉表达我的疑惑,司机满不在乎地说,这么晚了,有车坐我把你送到目的地就行,何必在乎这么多?这个订单我取消了,你一会儿付款走线下吧。然后不由分说就发动了汽车。我本想再问,但是还是忍住了,这大晚上的,面的一个身高180的壮汉,没胆子跟他吵架……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在司机把车上的乘客逐一送到目的地,我回到家时,已是3小时以后。这3个小时,虽然我已经精疲力竭,但是仍然强打起精神保持高度警惕。首先是把车牌号拍照,然后把司机的电话和车牌号,分别发给我的北京和武汉的朋友,告知如果每隔小时联系不到我,立即打电话报警。在路上也一直开着手机导航,观察行车路线,心里不知道有多害怕,顺利到达目的地后,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还要感谢这位司机的“不杀之恩”。
因为我知道不要说指望滴滴保障我的安全,今晚如果我出任何意外,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指望滴滴协助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号称“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
当年滴滴靠每天燃烧数千万人民币打赢了Uber中国,一家独大。现在更多人使用滴滴是一种无奈。一个不把用户体验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有可能成为一家大公司,但绝对不会出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出行战场,真的不该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