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

烧麦

——《是谁荒芜了中华的农业,现在后悔了吧!》读后感

李自立

今天上午工作闲暇空隙,在微信平台《时政信息网》阅读了一篇题目为《

是谁荒芜了中华的农业,现在后悔了吧!》的文章,读后思考了半天。

这篇文章作者不详,我查阅半天没有查到。但是,准确地说,这篇文字我今天是第三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是在个人订阅的人民网微刊阅读的,第二次阅读,是因为第一次阅读完成后,分享给了也曾经是人大代表和党员的舅舅,当舅舅阅读完成之后,打电话和我讨论此文时再次阅读。今天第三次阅读后感触颇深,此文让我想起了许多许多……

文章开头,此文说的是改革开放后,40年来关于三农的问题,是一个沉重话题,因此我读的特别多仔细,可以说自己是逐字逐句阅读到底的。因为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六个年头,未曾在农田里干过农活了,不能在农田干农活,并不等于自己不是农民,因为家里的户口簿上,自己的户口,是实实在在的农民性质,至今就从来没有改变。虽然是农民不种地,但是这四不像的农民,却还必须关心三农问题,毕竟自己三代祖辈都是农民。

这篇不知道作者名姓的文字,我还确实查了,全国各大网站都在转发转载,特别地火。火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这篇文字确实说到了当前社会的病根上了,二是和我一样的农民,在我们国家有整整十三亿,一个大家庭的吃饭问题,大家不关心,那么关心什么呢?

文章提出一个中国最优势的产业,农业一直在迅速衰落,可以说是全文的中心论据。主要论点是分析列举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现状和事实,最后达到了说服读者的目的。

在这要说明的是,我第一次在《人民网》微刊读到此文时,发给我的舅舅,舅舅打电话是为了提醒我,他提醒我,不准我写关于时事政要的话题,以免引来杀头之罪。因此,再次说明,这篇文字姑且不谈社会和时政,就事论事,只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此文提到中国农业衰落,共讲到了八条理由,我不想做任何评说,原文转载,仅供大家赏阅拜读。

“第一,农民绝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愿意种田,现在还务农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再过10年,中国可能就没有农民了,没人会种田了。

第二,大量农田荒废。中国的农田是上千年农民开垦的,现在很多山区的土地已经撂荒,地堰坍塌,复耕困难。而靠近市、县、镇的大片良田被 工业园区圈占荒废。中国土地红线实际上已经不保。

第三,农村荒废。许多远离城镇的乡村,年轻人进城打工,孩子进城读书,已经没有了年轻人,成了留守村,再过几年,就是无人村。

第四,农村打工者进城后,生活艰难,几代人的积蓄都掏出来买房,大多数人沦为房奴和社会底层。而年轻人经商创业等经验不足,被 骗很多,不少人背上严重债务,难以翻身。城市化让中国农民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甚至是几代人的代价。

第五,乡村组织垮了,村干部多成了村霸,人心涣散,要想组织起来做点事情非常困难。政府支持农业的资金大多到不了农民手里,大部分项目投资都打了水漂。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第六,农产品质量下降,高产量是化肥农药催生,粮不香,菜无味,还有纛,化肥农药严重超标,已经是不放心食品。

第七,土地被板结毒化,已经种不出合格的粮食,不用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用的不多,也已经种不出粮食。七八成的土地已经是这样。如果要种出合格的粮食,需要休耕五六年,每亩土地需要投入4万元。这可能吗?

第八,生态环境被破坏。不只是城市和周边的环境被 破坏,山区的环境也已经被 破坏。化肥农药板结了土地,随着水流侵蚀山地,很多小生物被毒死绝种,动物植物多样性被破坏,泉水不能喝,农村怪病多发。”

以上八条说的是不是当今农村的现状呢?可以说家在农村的我,这八条内容所提到的现象,我在老家都看到了。那么看到了,作为农民身份的自己,到底心动过没有,回答是肯定的。确实心动了,而且今年春节前后,曾经写过一篇命名为《别离伤感说新愁》的文字,文字里边提到的新愁是什么呢?就是三农问题,就是农村问题,然而这篇文字被好多平台打入了冷宫,拒绝刊发的冷漠让我哭笑不得,令人费解!

其他废话都不说了就事论事吧,这篇文章说的不就是吃饭问题嘛,我们就说说粮食和吃饭。此文中说我国十日无粮,全都得饿死,我想问问今天的九零后、零零后、还有一零后,你们饿过肚子嘛?你们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吗?估计能把饿肚子的滋味不假思索的描述准确的人不多。

读到此文,提起吃饭和粮食,又让我的记忆回到了童年,我回想起了父母过去穷苦的日子,回想起母亲在世的穷苦光景和母亲的眼泪……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自从我有了记忆。父母的日子从来就没有一天过得舒心过。常年累月的劳动,换来的年终绝分,一个劳动日价值不过六七分钱。年年口粮别说有余,我们兄妹四个和父母亲,糊口确实都是问题。

七十年代的农村,生产队的种植作物虽然放到现今时代都是稀缺,然而那个没有精粮细粮的岁月,别说好吃,能填饱肚子的又有几家,饿肚子那时候是家常便饭,母亲常年围着锅台转,饿肚子的却经常是火夫。

小时候小学课文的古诗二首“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农夫又饿死。”“掏尽门前途,房上无片瓦。食指不沾泥,嶙嶙居大厦。”我只所以背诵的滚瓜熟烂,或许和父母的苦日子有关。

那时候,每年到了春天,彬县老家人就常说:“肥正月,瘦二月,青黄不接三四月。”我可怜的母亲,从腊月里开始,一家人的饭菜吃油渣、吃豆渣,到了正月,母亲又在雪地里拾地软软、二月里,母亲偷着去生产队的地里,掐苜蓿芽芽、原上青草绿了,母亲再去挖野茼蒿、挖苦苦菜,等菜籽麦苗儿绿了,母亲又去田间一边除草,一边拾荠荠菜、拾米蒿菜、拾羊蹄芽,锄菜籽时,多余的菜籽根,母亲都拿回家,洗干净了用面拌了,蒸熟给大家做饭吃。等到树叶长出嫩芽,母亲捋榆钱、捋洋槐花、打桐树花。谷雨前后,母亲又去河道里捞水芹菜,房前屋后的香椿树上扳香椿,核桃树开花了,母亲将核桃花拾回来,捋了小绿花,花筋晒干了包包子吃。

母亲过日子,是一个很细祥的人,她艰苦朴素的淳朴,不用我夸奖。老屋东边的土场,再往东是马槽院,马槽院往东是牛槽院,庄子周围的沟壑,土梁梁,坡边地,没有母亲不知道的。曾经记得,古老的牛槽院那块地,是二哥家的自留地,那块自留地靠近两只破窑洞中间,有一个过去修窑洞时留的土墩,土墩顶面不到两平米,上面有一片野苜蓿。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一片野苜蓿,竟然都被我的母亲看见了。那个土墩有两米高,母亲用锄头挖了几个踏步,每年春天,我的母亲都会爬上土墩去恰苜蓿芽芽,然后带回家给大家做好吃的。等家里饭不够吃了,饿肚子的却是我的母亲,母亲因此经常营养不良,身体长年累月的有病。

四月底五月初,关中道渭北旱原的麦子已经抽穗完成,开始盛面。等到谷雨小满过后,端午节前后,石榴花开的火红,樱桃熟了,密水桃,麦黄杏都熟了,满园的水果都能吃了,端午的集市上热闹非凡,卖丝线裹兜的,卖布工艺品的,卖粽籽的,卖香草粉的,卖粽叶的,卖甑糕的,卖铲糕豆腐脑的,卖油糕麻花的,卖凉皮浆水鱼鱼的,应有尽有。可是日子过得恓惶的家,母亲没钱,她买不起东西,来给自己的儿女们解馋。

四月底,洋槐花开败了,榆树钱吃不成了,母亲甚至就连地畔、地头、坎崚上的野麦子她都没有放过,母亲都是提前看好的。等麦子颗粒成熟饱满,家里实在没得吃了,母亲把硷畔的野麦子用镰刀割了,收集一块儿拿回家揉搓麦穗,她把还是绿色颗粒的麦仁揉搓下来,把麦仁用水冲洗干净,下在锅里用开水煮熟了,然后母亲给煮熟的麦仁里边,再放上用面粉擀面,擀面有半公分,用菜刀且成小萝卜丁似的面疙瘩,炒了葱花或者韭菜放进拌汤里,这是老家的麦仁拌汤,也是那时候的原汁野味,更是一家人的快乐,兄妹端碗喝拌汤,都能吃喝出响声,母亲会因为这吃饭的响声而微笑,同时会温柔的批评我:“吃饭要有个男人样,要有学生样,再把嘴拌个子!”母亲一边批评,一边温柔埋怨地苦笑,然而我看到了,母亲碗里的那半碗拌汤,都到进了弟弟妹妹的碗里,她给我碗里倒饭时,我转身了,母亲装出生气地样子道:“哼,啥样子”,她就是我伟大的母亲。

母亲没有钱,她给我们从来不买我们水果糖吃,但是,我母亲会把硷畔上收回来的野麦青的麦穗,给我们烧麦吃。烧麦,童年最有趣的事,那就是芒种端午前后的事,母亲韵拌汤时,留下一撮子麦穗,然后在锅台的火里,我我们姊妹去烧麦穗吃,虽然说烧麦穗把一个个吃的嘴唇发黑,把小脸蛋让柴火灰抹的认不出来小包公是那个馋猫,可母亲的烧麦,却特别地馋人,烧麦烧熟后,释放的是一年受土的清香,是春苗的那种鲜香,是麦粒扑鼻的麦花香。

我曾经模仿母亲去别人家自留地里揪麦子,也学母亲烧麦吃,可是母亲打我了,她用的是掃髫疙瘩,她打的特别地狠,可我从来想不起恨她。那时候母亲的烧麦,它不仅仅是烧麦好吃,不仅仅是烧麦释放的麦花香味。她更让我看到的是,母子一起相处的童年美好时光,那是永远抹不去的母爱馨香……

78年,母亲在麦花飘香的季节里去了,从此再也没有看到她的笑容,再也没有人为我烧拌汤,从此再没人为我烧新麦子吃,也从此,我再也没有烧麦子吃过,母爱、拌汤、瓜菜代、拌汤、烧麦,童年的回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她是我今生的难忘,却在目历历,挥之不去……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一直在想,假如能回到四十年前,那个青涩的童年,我是不是会看到母亲,看到所有百姓饿肚子的场面?13亿人的饭碗啊,“断粮十天,人就-死-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且不说《管子•枢言》说什么:“得之必生失之必死者,何也?,唯无。......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 更不说“得之必生,失之必死的,唯有粮食。......一天断了食,等于过歉年;三天断了食,等于过饥年;五天断了食,等于过荒年;七天断了食,国土就保不住;十天断了食,同类皆无,全部都将死掉"。

“粮食!吃饭!”我的满脑子只有这四个字,改革了,开放了,无论怎么改,无论怎么开放,天下有多大事,也大不过“民以食为天”!

2019年6月1日于新疆哈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