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手把手教你如何真正改变命运?

不得不承认,我和先生的好好学习和天天向上,皆是功利。以前不敢正视,现在倒活得坦然:即便现在身边所谓的书香世家或城市中产阶级,都争前恐后为子女狠砸教育,也只是功与名的投资罢了,其初心是为子女未来的发展铺路,但总会产生有益的社会外部性,社会的发展终究是需要靠有梦想的人推动前行,对,我认为这是我们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共鸣点了,不管手里资源有多少,目标都是追求更好。

命运的起点在“命”,过程在“运”,终其一生的结果便成为看客眼中的“命运”。在我眼中,先生的起点就是农村大学生(再往前的故事虽千分之一,但也千篇一律),先生的可爱之处在于,当年作为贫困大学生代表接受了省电视台的采访和资助,领了3000元的资助补贴,转手便在省会城市买了一台彩电搬回家,最初我也不解,家里这么穷了怎么还买这等奢侈品,和他共处7年时光,有机会摸透他才恍然大悟:

1.拥有一台彩电是他童年乃至学生时期最大的梦想,他好不容易有机会在不用给家里增添负担的情况下实现了梦想,搬彩电回家没毛病!

2.我先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农村(省重点高中,也只坐落在偏僻小镇),并没打心眼里见识到真正的贫富差距,又是作为优秀毕业生去接受的资助,以我先生大智若愚的思维方式,肯定自动屏蔽了是因为太“穷”才接受资助,他以为又领了一笔奖学金。

笑话归笑话,但从中我却看到了先生身上最美好的品质:对梦想的执着与坚持,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最后这位先生成为了我的先生。

那么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新的梦想,并且认定这个梦想。

彩电之梦已实现,大学花花世界又让人着迷且迷茫。我遇到他的时候,这小子的精神支柱还在通宵达旦的网页游戏中,好在除了游戏,他也想谈恋爱了,也会花点时间逛逛大学BBS论坛,缘分才有机会袭来,我也得真感谢他给机会让我的青春停留在20岁。

我和先生终于代表颜值草根届上演了浪漫且俗套的大学爱情故事,只不过我俩更穷,基本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起点很难得:一来基数是零,随便搞搞增长率就不得了;二来对自己的人生有绝对话语权,未来怎么样家人基本只能想象,没有干涉的动机与基础。很快我俩就决定搭伙联盟,将梦想拟定为:自力更生,让我们生活充裕起来,且有能力帮助家人过得更好。

那么改变命运的第二步,就是直接照着梦想里的状态去生活,努力的路上都是风景。

夏天太热,先租个带空调的房子尝试下离经叛道的同居生活(我运气不错,识人较准,一般女大学生可不建议过早同居,况且现在宿舍都已装了空调)。

那时我本科大三,学费全部贷款,生活费每个月700元,傻小子刚稀里糊涂申请了直博,申请原因是他性格实在是太内向,三棍子打不出个屁,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每月发补助1500元,他大智若愚就在反正先试试,谁知阴差阳错还真申请上了, 就这样固定收入2200元,其中我还不敢切断家里资助的生活费,看来核心目标就是得有能力养活我俩。

2010年6月在一起,到2013年6月他博士毕业,除支持我们日常开销(我并不是省钱的主儿),还额外攒了3万元,作为进入社会的启动资金,真心不多,但重要的不是这点启动资金,而是这三年,我们,尤其是我先生,摆脱了农村大学生身上固有的内向胆小,迷茫和盲从等枷锁,如何做到的?

1.生活本应是河流而非蓄水池,节流远不及开源重要。

节流只有节省这一条路可走,由放慢开支的减法和积少成多的加法组成,这种思维会限制我们感受和见识世界,且无益于增量的获得,属于穷人思维,而开源却是主观能动性最好的发挥,且在带来增量收入的同时,也是在挖掘和疏通新的潜力河道,所以我们将增量收入的重点放在了开源上。我们尽可能参与所有在能力范围内能提供收入来源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补助,奖助学金,兼职授课,勤工助学,实习补贴,兼职打工,以及买彩票期待中奖,当然,先生的计量经济学也只能勉强及格,所以通过计算概率中奖一夜暴富的奇迹未能如愿书写。

有趣的插曲是先生原来爱打网页游戏,除正面对抗与打压外,我怂恿他接了好几份兼职代课,每次他都要花大量时间备课和上讲台前的心里疏导(抱着沙发枕嚎叫我不想上讲台), 等到年底拿到代课报酬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来了句这可比玩游戏升级好玩多了!所以,他就这样沦为我赚钱养家的工具了,我也成为了罕见能打败游戏的女朋友。让他在游戏世界中的成就感过渡到真实世界中来,现实还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挑战呢,哪有空功夫通宵游戏~

2,门槛值越高的劳动回报率越高,且越能打磨自己的能力。

众多努力和尝试中我们也学会了鉴别和聚焦,最初先生是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图书馆值班,200元/月,每周值班两次),我本科周末去外面兼职发传单,拉人填问卷(30-50元/天),先生后知后觉还好,我可是体味到了风吹雨淋,受人白眼的辛苦。

为了留下来继续谈恋爱和争取到学硕的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本科毕业是学渣的我,坚持每天早上6点,晚上10点打卡图书馆,拿出考清华的架势考了个本校的硕士(笔试第一,复试第二),政策原因学费未能全免,不过通过贷款也可解决,但是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补助可乐到我了,第一次发现好好读书原来比发传单劳动回报率高多了!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给自己筑高门槛,聚焦在优势所长,适当补足短板。先生在导师课题研究上很快成为主力担当,且同时承担授课兼职(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呀),而我转战研究生学生会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更多历练,研究生的小班授课模式和课题研究机会,让学术上没有天赋的我,也领会了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这下苦苦追求的小额收入总会变成惊喜来到我们的账户上,除固定补助外,先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课题补贴和授课报酬,而我排名靠前也能获得奖助学金和次年学费减免,原来自力更生最重要的是代表能力的“力”字, 不知多少嚷着要独立的年轻人是否真的能参透。

3.知识变现具备滞后性,眼界与格局决定了未来的高度。

若谈及农村大学生真正的枷锁,我觉得是真的没有出来见过世面。先生说上大学是第一次出县城,第一次过那种只有在电视中才会出现的斑马线,他说当时他紧紧拽着小舅的手,过完马路手心冒了一层汗,当天晚上和小舅挤在80cm的宿舍床上,俩人儿都不敢翻身,连喘气都变得小心翼翼。

见识真心太少,所以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务员,因为双方家里人都觉得这是最牛气和最稳定的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当时另外的选择是去偏远的省份去高校教书,去获得一笔几十万的安家费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最终权衡还是想留在大城市,不想让自己以后的孩子过马路的时候手心也冒出那一层汗。

打破我们幻想的是工资,实习期他每天补助100元,实习了大半年,终于转正了,第一个月工资3000元,很好,我们发扬了大学里实现梦想生活的作风,在单位附近租了大房子,一个月房租也差不多这个价(我在附近的外企实习),我们那时候真的不懂那些年薪10W的是做什么才能拿到…

我感觉为数不多的时候,乐观的先生也焦虑了,因为我们的启动资金全没了还找朋友借了外债,再忍了一两个月,他说决定去一线城市,目标深圳,同意,重新出发。为此我们还异地了半年(我重新参加校招,需要北京培训半年),但都不要紧,全新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的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全都变现了,但知识变现限期很短,唯有不断更新和迭代知识,才能在梦想的道路上走远。目前,先生攻读完博士后,毕业留深,我也来深工作两年,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希望有更多的农村大学生能摆脱无形枷锁,能追求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村大学生:手把手教你如何真正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