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与百家争鸣(上)

礼崩乐坏与百家争鸣(上)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听说过“礼崩乐坏”这个词,那是发生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的事情,史称春秋战国。那时候周朝已经走过了四百个年头,不想在周幽王手里败了家,把老家陕西丰镐的老宅子也丢了,不得已搬到河南洛阳的别院。本指望王室中兴,不曾想一发败落了下来。后世史家就用”礼崩乐坏“来描述这段残破的景象。

什么叫“礼崩乐坏”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企业文化出问题了。

周武王得了天下后,把自家兄弟子侄和重要的创业伙伴分封到四面八方,建立诸侯国,以拱卫中央,相当于开了好多分公司。为了规范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指导各公司日常生产生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周公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安排,这套制度安排就叫做“礼乐”。

为啥起了“礼乐”这么个名字呢?因为那个时代,各公司管理层之间交流交往,重要的活动,包括祭祀打仗,婚丧嫁娶,请客吃饭等,这些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很类似,就是包括礼仪、音乐、歌舞在内的一整套行为艺术。

您可能要问了,祭祀婚丧嫁娶,这些活动唱歌跳舞都可以理解。打仗怎么会是唱歌跳舞呢?

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公司的人,有什么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实在气不过,大家出来干一架,服了就结了,不以消灭为目的,所以也是走个形式。

《左传》记载,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宋襄公跟楚国人在泓水干了一架,为了啥呢?因为周天子权威不再了,只剩下一个”老大“的虚名。底下的小弟就要跳出来争个高下,决出一个事实上的”老大“,叫做霸主。上一任霸主齐桓公前几年刚去世,霸主位置空出来了,宋楚两国都觉得自己最有资格,于是约了一架。

宋国军队摆好架势了,楚国人还没完成渡河。宋襄公的司马说,老大,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啊,怕是要吃亏。不如我们趁他们还没全部渡河,冲他一家伙。宋襄公说,不行。

过了一会儿,楚国人渡过河了,还没摆好阵势。司马又说,咱们趁他阵形散乱,冲他一家伙吧。宋襄公说,不行。

等到楚国人摆好阵势了开打,宋国败了,宋襄公大腿受了伤(第二年因伤不治,死了),几个贴身保镖也都阵亡了。

后人都嘲讽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其实宋襄公是守规矩的,宋襄公坚守的是什么规矩呢?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不重伤,就是受伤了不再补一刀。不禽二毛,就是不俘虏上了年纪的人(头发斑白,黑毛和白毛都有,所以叫做二毛)。不以阻隘,就是大家选个开阔地干一架,守着一个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都是懦夫的行为,不上档次。不鼓不成列,意思是人家还摆好架势,不能偷袭人家。

你瞧这是多么好的制度安排啊,西周400年,大家真的是按照这种方式来打仗的。春秋时候就变味了,有些聪明人开始尝试各种诡计,比如《曹刿论战》,其实是不道德的。到了战国就更不择手段了,《孙子兵法》公开宣称,”兵者,诡道也“。到了秦始皇兼并战争时期,因为没有粮食养活俘虏,居然可以一夜坑杀降卒四十万。

所有这些祭祀、打仗、婚丧嫁娶的规矩都是礼乐的一部分,礼乐的目的就是建设和谐社会。

礼崩乐坏是一层层坍塌的,第一阶段是东迁以后周天子失去权威,诸侯争霸;第二阶段是诸侯国君失去权柄,卿大夫专权;第三阶段是卿大夫被架空,卿大夫的家臣把持国政。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已经十分严重了,正在从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

《论语》记载,“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那个时候的宫廷乐舞,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的团体操,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按照周礼的要求,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 季氏是鲁国的卿大夫,相当于分公司部门经理,按规定只能养一个32人的文工团,可是他偏要搞64人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才多大的事儿,土豪有钱,爱造造呗。

但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分封和土地兼并过程中,社会财富持续向中下层贵族转移,鲁国国君已经没钱养活64人的文工团了,遇到重大的祭祀典礼还得跟季氏借人,老尴尬了,所以孔老师气得够呛。

关键还不在这儿,孔老师看到了这些表象背后的核心价值的扭曲,俗话说就是“人心变了“,这才是他最忧虑的地方。

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意思是: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这说明孔子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分为2个层面: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东西,乐舞啊,礼仪啊,公侯伯子男,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现象、仪式、流程、与结构。深层文化就是那些人们意识不到的、深入人心的信念、知觉、思维和感觉。我们平常所说的”三观“就属于深层文化。


所谓“礼崩乐坏”,是从统治阶级的视角来看的,听起来很负面。但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动力。只不过历史通常不是在欢乐中进步的,而是在苦难中进步的。

礼崩乐坏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下行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什么是文化下行呢?

古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是跟等级严格挂钩的,比如“八佾”是周天子专用,”剑“是贵族的标配,这些东西小老百姓都是不能用的,如果擅自用了,就叫做僭越,那是杀头的罪。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总共就那么丁点儿好东西,只能满足一小撮贵族消费。

所以古代社会的消费体系是背负着双重枷锁的,一是用不起,二是不让用。反正你也用不起,干脆你就别惦记着了,倒也相安无事。

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物质丰富起来,更多的人用得起了,平衡就被打破了,那些彰显等级制的物品分配规定就尴尬了,开始还是偷摸用,后来就明目张胆地用了,再后来规定就瓦解了,主流价值观跟着就迁移了,这就是文化下行现象。

所以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进步。说明有某种东西原来专属于某个群体,现在扩散了,或者社会上的某些观念,现在扩散到组织内部了。如果我们固守过去的那一套,会认为这是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过去的某些执念,就会发现其中必定也孕育着机会。

京东已经做得很大了,为什么还能冒出一个拼多多,这也是一种伴随消费升级的文化下行现象。

我们今天整个社会解决了温饱问题,文化下行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是在2500年前就不一样了,那一场文化下行伴随着社会失序和动荡,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么在这场文化变革过程中,社会精英们都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呢?

下一篇我们就接着说说百家争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崩乐坏与百家争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