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火龙果里尿尿,将面粉倒到核桃里,把硬币藏到沙发下,将冰箱门全部打开……面对这个开始萌发自我意识,行(po)动(坏)能力越来越强的小男人,我开始暴躁、崩溃、焦虑。一面怀念那个刚出生时只会只喝睡的小天使,一面抑制体内随时会爆发的洪荒之力——这可怕的两岁。
某网17周年大庆,打开看到购物车里躺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放进去《养育男孩》,毫不犹豫的付款,买回来一口气看完。
原来这就是男孩,天生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史蒂夫.比达尔夫从生理到心理对男孩进行一翻剖析,立体呈现出受睾丸激素影响的、好动调皮的、精力旺盛的男孩,因大脑结构差异而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上弱于女孩的男孩。
男孩的成长,从年龄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第二个阶段是6~13岁,第三个阶段是14岁至成年。三个阶段里,男孩生理发育带来的心理变化,需要父母在每个阶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来应对男孩的成长。0-6岁母亲的重要性,6-13岁父亲的角色扮演,以及14岁以后榜样人物的关键作用,决定了一个男孩在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第一个阶段(0-6岁):温柔岁月
男孩在从出生到6岁这个阶段,是属于母亲的。这个阶段,父母索要做到就是让男孩在爱的包围下安全成长,让他度过一段温柔的岁月。
男孩在组织健全的环境中,才会有安全感。一旦男孩感觉自己处在不够安全的环境中时,为了保护自己,会动用武力来解决自己的忧虑,用粗暴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恐惧。
很多时候父母的打骂是因孩子的某个行为恰好为自己找到了发泄情绪的借口,将自己内心对工作、对生活的不满,借由孩子发泄出来。在情绪的控制下,忽略了男孩言行背后真正的诉求。
什么样的环境对男孩来说是安全的呢?所在环境是由谁来负责的,制定的规则是什么,规则能否得到公正的执行。有人负责、有规则、规则又能得到公正执行的环境会让男孩身心放松。
在6岁之前,如果男孩主要由母亲,母亲要求严格,并对男孩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并且从来没有大码、羞辱过她的男孩,那么这个男孩就会大踏步地向前前进。
男孩左右大脑的关联度小,他们很难将左右脑里的信息相互连接,这就导致男孩在表达方面弱于女孩。但这种先天的劣势并不是不可逆转的。
孩子大脑的发育是从谈话开始的。
从1岁开始,不断的和男孩聊天,给男孩读书、讲故事、描述所见所闻,这会使他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良好的表达会给男孩的成长树立一定的自信。
第二个阶段(6-13岁):学着成为男人
6岁过后,男孩开始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个阶段与父亲保持亲密关系,在父亲陪着嬉笑玩闹的过程中更易形成善良的品性。
在学着成为男人的过程中,父亲会是男孩首选的模仿对象,这一阶段,父亲的陪伴,让男孩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父亲的一切。
男孩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通过观察父亲的言行来学习如何爱别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这种陪伴对父亲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亲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与男孩一起运动,一起探险,一起体验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在和父亲打闹的过程中,父亲需要让男孩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喊停,让男孩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结束。这有助于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避免被情绪控制,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不是去理性,并敢于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承担责任。
这一阶段可开始尝试带着男孩一起做家务,教男孩做饭。做家务对于男孩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让男孩在未来的生活中摆脱被这些家务事儿困扰的可能,可以帮助男孩赢得自尊,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更是通过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创造更多亲近的机会,为男孩未来的婚姻生活中减少一些鸡毛蒜皮的争吵。
第三个阶段(14岁至成年):向男人转变
14岁以后的男孩需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这时候,父母在男孩生活中难以再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能给他推荐一个成年男性,与他成为知己,做他的榜样,这个人便可带领他打开他接下来的多才人生。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成熟男人来引导男孩的成长,他们可能就会在同样幼稚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
可见,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仅是由父母与他一起组成的原生家庭,还有原生阶层——父母生活的圈层。
男孩在向男人转变的这个过程里,能否遇到影响他的榜样,除了要看能不能在学校里遇到一个男老师外,还要看父母身边是否有充足的资源来为男孩推荐这样的一位或者几位成熟男性。如果父母身边资源充足,朋友圈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位这样的男性朋友,那就不用寄希望于在学校里恰好能遇到一位让男孩足够信任的男老师,来成为男孩的引路人。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里,无论哪个阶段作者都在强调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应该是不分男孩女孩的。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父母感情融洽,自己能在没有争吵的完整家庭中长大。
但总有一些孩子有着终生无法避免的遗憾——生长在单亲家庭。史蒂夫.比达尔夫在书中用了两个篇章告诉读者,不管婚姻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要抛弃孩子;即使是单亲妈妈,也有办法成为男孩的朋友,让他在三个阶段里顺利成长。
这本书的出现及时的提醒我,要理解男孩子好动调皮的天性,提醒我很多问题并非只有打骂才可以解决。
当然,养育男孩也好,养育女孩也好,这个过程都是动态的,需要父母对养育方法不断的进行调整。也要因孩子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