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引入百度的定义如下
普惠金融的提出是基于一批城市和农村的小经济体,在成长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传统金融体系的服务,这部分群体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金融要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把这部分群体纳入进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7月20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普惠金融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使命与路径”等三个主题展开讨论。专家们表示,应加快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破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过快,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审批难、用工难、用地难,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其中反映最突出的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然而,小微企业、农业人口等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客户恰恰又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群体。这些“金融弱势群体”跨不过信用审查的门槛,无力承担金融服务的成本。
在解决小微企业和农业人口的融资难问题上,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指出,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人人可得、惠及百姓。刘克崮表示,普惠金融的提出是基于一批城市和农村的小经济体,在成长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传统金融体系的服务,这部分群体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金融要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把这部分群体纳入进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马绍刚表示,在过去几年通过采取新型新式的办法开展普惠金融试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发展普惠金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100米”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让低收入人群获得小额信用贷款,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发展农村草根金融是金融扶贫的重要内容。多位专家指出,应探索建设适宜中国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活跃中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提高贫困农户的自立和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到实践上,要为农村市场量身打造保险、汇兑、理财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帮助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多层次组织体系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其中涵盖了大型国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以及与“三农”“小微”关系密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小微金融机构扎根基层、服务灵活、业务便利,与大型商业银行优势互补,是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近年来在提升金融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100米”,是许多小微金融机构的目标所在。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文表示,从过去的扶贫经验来看,给贫困人口、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时,贷款的金融模式,往往是见效快但不可持续。要在农村地区为贫困人口建立长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培育能够实现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点。传统金融机构将“金融弱势群体”拒之门外,原因之一是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银行拒贷也是在审慎原则下不得已而为之。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综合业务局局长梅世文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必不可少,所以这些方面需要在下一步普惠金融建设方面下大功夫。完善征信体系、健全信用管理机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善用科技手段发展普惠金融
当前,金融扶贫领域利好政策不断,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为普惠金融发展插上了技术的翅膀。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技术,授信额度可以精准确定、动态调整,交易成本随规模增长而分摊,单笔交易的边际成本近乎零,借贷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此外,互联网银行可以迅速扩大营业规模、不受实体网点限制,适宜作为普惠金融在全国广泛铺开的先行军。因此,应善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马绍刚介绍,人民银行注重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特别是规范推动数字支付方法,正在研究制定数字普惠金融的新兴政策与方法,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发展普惠金融离不开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随着互联网应用普及和推广,需要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社会各阶层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马绍刚说。
不过,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或业务模式,其风险程度尚待实践检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必不可少。2016年8月17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旨在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引导其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三农”、创新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实现互联网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互联网金融效率。“下一步应加强对政府各部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整合、协调,采取与时俱进的监管方法和监管科技,明确监管预期,优先推出可靠的数字身份识别机制,建立开放的数字金融技术平台。”马绍刚表示。
在风险防范上,技术也能发挥有效作用。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金晓龙表示,蚂蚁金服致力于帮助小贷公司在为小微企业和农户办理贷款的时候,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信用,通过互联网帮助小贷公司对客户开展评估。
专家表示,科技将有助于规避欺诈和商业经营风险,使得金融真正普惠大众,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断的支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