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末随想

学期末随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辅导员考核,结果并列倒数,虽然掺杂着些“稀里糊涂”,外带新人身份,这种结果情理之中。但是,也不得不引起自己的反思。

作为新入职半年的辅导员,刚接手这个工作,真的是诚惶诚恐。我深刻知道自己对于处理学生事务没有丝毫经验,读书的时候,也是性格偏安静。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也真的是喜欢向内培养自己的情操,内秀于心,外化于形。但在与人交往上却偏居一隅,不喜欢站在“中心地带”,由此,承担必须有主心骨的“大班长”工作,内心多少是拒绝的,但是拒绝无效,既然选择了只有努力的去适应,去提升自己来满足现在工作的要求。

回顾半年来,对工作的自评满意度只能打到60分。一是自己确实没有把完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不多,开班会的次数不多。每天都在忙着处理学院各种安排的日常事务,违纪、奖助学金、考勤、宿舍、宣传稿、心理…活动与表格支撑着每天的工作时间,一坐到办公室,就有学生过来请假,然后就是各种和学生的纠缠,斗智斗勇,这…都是耗费精力的。由于对工作的熟悉度太低,每个流程都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二是工作效率低。最近熬夜太过频繁,记忆力严重衰退,进而演化成头疼、头晕。今早巡考,问了一个同学学号是几号,问完不到2分钟,又问了他同样一个问题,才恍然发现已经问过问题却不记得答案了……这种每天都要反复问好几遍才记住答案的情形,难道不是要中年后才出现的么……哦?难道我的初老症这么明显…三是内心不安定,迷茫、焦虑。最近,给学生开班会,让学生把自己困惑都说一下,反馈回来的都是各种的学生迷茫、没有激情与动力,焦躁、忧虑情绪难以自制。我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地给学生出各种治愈系的招数,其实,我更清晰自己都是这样“找不到方向”,又怎么去引导学生,简直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大道理都懂,小情绪难控。

      2018年,年满28岁,离18岁的第一个10年。冯小刚的《芳华》,让“芳华”一词大躁。冯小刚的电影多是反映他自己内心久久难以割舍的情结,像《老炮儿》,反映个人英雄精神与情怀,人活儿一种心气儿;《芳华》则是父母一辈对青春的祭奠。这让90后的我,突然想到了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题材与情节都不相同,艺术高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主题是一样的。言归正传,我的芳华呢?有时候感觉过得太过“心虚”,总觉得日子不踏实,飘儿…有理想付出不了实践,有目标充满着借口…颓废的生活,犹豫不决地徘徊…为什么毕业两年了还是找不到方向,慢慢认清了现实也慢慢看清了自己的弱小…我的芳华简直是一张白纸,感觉青春的一腔诗意喂了狗…呵呵呵…

      闲逛朋友圈,偶看一同学朋友圈状态出现“委顿”二字,看了半天愣是没看懂这俩字怎么会组合到一起,一查原来是此种深意。才感叹自己只会用颓丧、疲乏二词形容…与之差距愈发明显,doctor 与master 的差距简直是一道鸿沟啊,交流快靠百度百科了…加之最近和学生交谈想帮他们有时感觉有心无力…越发感知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太少,想太多,想了也是瞎想…不能再懒惰与颓废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期末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