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当前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高职高专的“摸石头”,给本科以及其它教育层次找出一条“过河”之路。这种想法的起源多以姜大源为代表的高职专家的一系列指导思想为集中体现。其中有的想法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思路有着相当的启发作用,可见专家的名头不是白叫的,然而也不乏坐而论道之说。

 

在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中,以“工学结合 → 任务驱动 → 能力分解”最能够表达其希望高职教育能够学以致用的迫切。这是三位一体,从思想上到教学中是不可分裂开来的。“工学结合”是最终目的,“任务驱动”是教学中的指导,“能力分解”则是具体的实施。这样的指导思想中,强调了对技能的应用而淡化了理论,希望以此能够培养出实用型而非研究型,且智力思维和后续学习能力由于中职,职高和技校的大学生。

 

问题1:

 

如何去定位哪些岗位是适合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中职,职高和技校的呢?

 

举例来说,不少高职高专开设了连锁经营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方向中希望学生可以从事大型百货商场或购物摩尔中的工作。而实际上,这样工作场所的雇员通常职高就可以满足需要。而让高职学生与职高学生去竞争同样的工作岗位,要么是岗位的问题,要么则是学校培养的问题。

 

姜的指导思想中,有着非常强烈的“欧洲 → 德国 → 包豪斯”的思想体现。这是因为传统的手工业(夸张一点说是任何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从业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包豪斯的目的是要满足二次工业革命后,“手工业 → 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中小企业对雇员的需要。从而达到既然不能在短时间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那么则依靠大量只掌握某几个环节的工人所组成的流水线,借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而中国的sme呢,大多集中在与制造业相关的行业中,并且从事的并非生产制造,而是贸易和流通。[注]这样势必造成新的就业生岗位不足的情况。

 

解决思路:

 

正在想。。。

 

问题2:

 

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今年对应聘的高校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的高职院校甚至都已经打出了招博士的广告。需要吗?可行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class_Mem,教育,工作,任务,制造)